胡妍蕊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
胡妍蕊
在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的浪潮下,互联网小微金融服务强烈冲击着传统小微融资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格局,一直被业界视为和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传统小微金融业务竞争已经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谋求发展,成为了业内共同面对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现状的探讨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分析,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如何与互联网金融思维对接和融合,为今后开展小微金融服务提供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融合;创新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小微金融服务的细分市场,是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小微企业信用等级低、抵押能力不强、市场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等原因,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合作并不尽如人意。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已申请的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不足7成,其中小微企业最低。2013年根据江浙地区对小微企业调查数据表明,其贷款满足率不足3成。2013年恰恰又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小微企业只需要在互联网上即可满足贷款需要,大大降低了融资门槛,服务了在传统融资渠道中处于劣势的小微企业,这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寻求外部融资时,74%的小微企业首选向银行贷款。选择中小银行作为首选融资渠道的企业占比(32.89%)远高于大型银行(12.44%),显示中小银行是当前小微金融服务市场当仁不让的主力。但是汇付天下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与研究中心共同发布“汇付—西财中国小微企业指数”(2014年),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有267万个资不抵债的小微企业,中国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仅为46.2%。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扩展小微金融业务,小微企业近几年的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旧没有走出“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其中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一)小微金融服务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居高不下
小微企业贷款具有少、频、急、短等特点,导致其市场交易成本比较大,规模不经济。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在中央乃至地方正在大力提倡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扶持的政策背景下,不给小微企业放款,显得银行跟不上政策;给小微企业放款,成本又居高不下,想盈利并不容易。以总部位于内蒙古的包商银行为例,包商银行是国内最早试水小微金融战略的银行之一,其2013年报显示,包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为75.30亿元,同比增额为7.66亿元,10%的营收增长在同业中并不算太低,可是,由于包商银行2013年业务及管理费的约7亿元的增额,其最终的净利润增额仅为1.6亿元,数千人的小微金融团队,正在蚕食包商银行本就微薄的小微金融利润。与此同时,包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正在攀升,2013年末为1%,2010年末该数据仅为0.45%。小微金融服务给城市商业银行仅仅带来了微薄的收益,却需要城商行付出大量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叫好不叫座”的金融服务产生了“惧贷”和“惜贷”的心理。
(二)小微企业信用等级低、抵押能力不强、经营风险大
小微企业管理粗放,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健全的制度约束,导致其经营波动较大,企业存续时间不确定,信用等级低,违约率高。《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29.6%的受访企业表示出现过无法按期偿还借款的情况。在这部分企业中,51.1%选择协商延期偿还,36.1%通过后期筹资偿还。经营1—3年、资产总额50—100万元的企业出现贷款逾期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少、价值低,缺乏可抵押物,难以达到银行要求的抵押门槛,更加导致其申请贷款的成功率降低。
(三)市场信用评级、担保机制不健全
传统银行长期发展以来,出于内在盈利要求,贷款去向容易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其配套的信用评级体系及担保机制较为健全,小微企业由于其间接融资的特殊性,长期受到“信用歧视”,“配套的信用评估市场缺失,市场缺乏对小微企业依据订单、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的定价能力,从而形成了以房产、土地为主抵押担保体系”。基于市场大坏境,城商行无法制定出既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又能管理自身风险的金融产品,使得城商行的小微金融服务陷入一个两难的局面。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和风险分散等优势,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中央人民银行在《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指出,“互联网金融业在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新渠道,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其集中表现为:
(一)基于商业信用,用数据替代报表,降低融资门槛
互联网金融平台依据自身电商平台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交易数据,“通过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资信调查方式,并运用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为小微企业提供相应贷款额度”。该种模式将供应链、物流、金融高效结合,区别于传统金融以抵押为主,逐步以订单、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等提供贷款,甚至是信用贷款,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
(二)应用高新技术,打破地域局限
传统的企业融资受地域限制较大,一般只能到本地区的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网络融资平台用“网页代替网点”,企业只需在网上提出申请,通过审核,即可完成融资,这无疑扩大了金融发展的辐射范围,便于小微企业打破地域局限,获得更为广泛的融资来源。
(三)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小微企业信贷有着周期短、借款规模小,贷款比较频繁的特点,以阿里巴巴为例,结合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和天猫三个平台,阿里金融推出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为客户提供长期的流动资金周转,既为中小卖家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更促进了中小卖家的快速成长。对小微企业而言,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正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小微金融业务的传统模式正在逐步被解构并重建。随着金融资源配置所要求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互联网技术在小微金融业务中的应用无疑给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冲击传统城商行的金融竞争策略,坚持个性化和统一化
传统城市商业银行“点对点”粗放分散的竞争模式使得其获取的信息碎片化,缺乏对小微企业的第一手信息,无法对区域内小微企业进行系统性管理,导致其金融服务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然而互联网小微金融业务客户服务口径大,同时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和运用技术,整合外部资源搭建的融资服务平台等,能够准确锁定并细分目标客户群,减少客户开发成本,冲击传统银行的零散营销模式,真正实现“用户至上与产品营销、私人定制与大众服务”的统一。
(二)冲击传统城商行的融资格局,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金融脱媒
互联网小微金融业务的一大特点就在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使得资金在传统银行之外循环。另外,网络融资平台不依赖于实体平台进行纯粹的客户集中与撮合交易,提高了资金匹配效率,但是却脱离了传统金融中介,削减了城商行的资源配置力,这无疑令城商行这个本来的金融媒介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大大冲击了城商行传统的融资格局。
(三)冲击传统城商行的盈利方式,抢占市场资源
互联网的应用使得虚拟网页替代了物理网点,支付终端虚拟化、离散化,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以批量化、集约化的多种金融借贷组合模式,满足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生命周期性金融服务需求”,增强了客户粘性,这抢占了大量小微金融业务的市场和客户资源,削弱了城商行的盈利能力,降低了城商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冲击着传统城商行的盈利方式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互联网金融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互相竞争的关系,如何将互联网金融应用于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才是我们应当重点思考的方向。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数据搜集及优化管理,挖掘数据内在信息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积累的庞大数据,以及从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使其金融服务能够直指小微企业最需要的部分。根据信息优势假说,城市商业银行相较于其他国有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在区域内人缘地缘关系上,在软信息收集、传递、使用上存在区位比较优势,风险识别能力强。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建立小微企业普遍登记制度,以便对区域内的小微企业的信息集中管理,并利用数据重构、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使海量的中小微企业与细分消费群体成为银行的主要客户成为可能,通过精准营销,增加有效客户群。另外,在基于对单个小微企业的数据把控下,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超越互联网的局限,对小微企业所在的行业进行经济周期分析,对小微企业所在的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研,甚至创造条件为小微企业增信。
(二)创新贷款方式,量化放贷
小微企业的信贷周期短、规模小,大多数贷款为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比较频繁。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基于数据分析针和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创新出新的金融产品,并根据用户互动与反馈及时调整产品设计,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真正有竞争力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如阿里巴巴尝试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订单贷款业务,以订单为质押,为客户提供长期的流动资金周转,信用贷款通过将各类信用进行量化处理来进行放贷,不仅能够与客户之间建立更牢固的信任,增加客户粘性,同时也帮助更多的小微企业规范经营,完善财务数据。
(三)把关风险控制,变事后控制为过程管理
小微企业规模小、经验波动风险大、可抵押资产少,城市商业银行应结合小微企业特征,不断完善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和小微企业风险预警体系。注意收集客户的各类信息,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以便对模型参数做出适度的调整,以求及时、真实地反应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变事后控制为过程管理,使得小微企业的风险可控。同时,银行也可以积极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如专业的数据处理公司或客户咨询公司,关注小微企业出现的贷款使用是否发生偏离、是否出现异常财务数据等问题并及时作出有效应对,争取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四)加强金融监管,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小微企业差异化监管政策
为了更好地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银监会通过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包括存贷比、单列信贷指标等,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容忍度,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大数据应用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充分考虑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有效避免其恶性竞争,保持市场主体经营动力。同时,要防控重点风险,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着力减小风险的扩散性。
[1]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
[2]汇付-西财中国小微企业指数(2014年).
[3]郑志来.互联网金融、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01).
[4]刘晓宇.地方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德州银行为例[J].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5).
[5]王岩.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机制改进分析[J].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孙杰.传统银行的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金融融合之道[J].北京金融评论,2014,(04).
[7]曹凤岐.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面临的挑战与颠覆[N].金融时报,2014-10-24.
[8]张惠.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5)(总第418期).
胡妍蕊,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学生。
F832.33
B
1008-4428(2015)03-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