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铿
第一,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是稳定、正常的。从2014年前三个季度的各种统计数据看,1月—7月经济运行正常、平稳;8月工业增加值下行较多,处于异常状态,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到6.9%,比7月回落2.1个百分点;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又恢复到了8%,走向正常。2014年第四季度经济运行比第三季度要好,从第四季度的趋势来看,实现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有可能的,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4%也是极有可能的。尽管8月、9月工业增加值统计数据偏低,但2014年以来有两个数据值得高度关注。一个是就业,前三季度的就业超过1000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就业增加并不支持工业运行有问题的观点。另外一个更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工业发电量。一般说来,工业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之间密切相关,过去几年,这两者的相关系数一直在0.9以上,呈高度正相关,2014年以来这个相关系数出现下降,降到了0.7以下。分析这种变化,发电量的增长在工业增加值增长之上,也就是向上偏,这可能是因为工业增加值的统计存在系统偏差,这个偏差不是指工业增加值高估,而只能是低估。因此,我们整个经济总体状况是比较稳定的。
第二,2012年以来经济下行是必然的,但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经济下行主要是过度投资的结果。从1998年开始,我国一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直到现在,由投资导致的资本形成一年比一年高,这种情况导致当前经济下行是必然的。而2014年在结构调整之下,投资率下降到了48%左右。从最终消费率看,按照一般规律,最终消费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约为65%,1998年之前我国是62.5%,跟世界平均趋势差不多,一直到2010年、2011年降到45.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014年恢复到48.5%左右。从这个角度看,经济下行并不可怕。
第三,应采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办法消除风险。过去,由投资过度产生的问题如同是“吃补药”吃过了头。要根治这个问题,不可以再用吃补药的方法,不可以再用加大投资的办法。可是,我们仍把扩大投资的办法用在扩张房地产上,这样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应采取一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办法消除风险:一是适时终止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一定要量入为出;二是努力稳定人民币汇率,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鼓励依法成立民间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想尽各种办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金融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三是继续减税,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已经提出的各种减税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只有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困难,就业才会真正增加,居民收入也可因此增加;四是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国有垄断行业,让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真正做到平等竞争,为了提高工业运行的效率,我们应该在改革过程当中有勇气推进民进国退。
第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是再把房地产弄热。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稳增长而急于救市,这是心态不稳的一个表现。心态不稳,宏观政策就不可能真正稳,稳增长就有可能演变成新的投资扩张,产生的问题将会比原来老的投资扩张更严重。当前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位置,房地产业的问题不是房价下跌过快的问题,而是空置房太多,炒房的人处于观望状态,有刚性需求的人仍买不起房。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要“去库存”,使剩余的房子慢慢让人能够买得起,而不是盲目地再进行开发。盲目救市、盲目开发有可能加快引发金融危机,这是当前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第二,房价是否回到了合理位置,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房价收入比。应该让我国房价收入比落到4~6区间,房价总体上应该回落30%左右。每个地方房价下跌多少,应根据当地的需求确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需求很旺,房价不可能跌多少,甚至会出现微涨。现在有许多观点认为,目前房市还是要“去泡沫化”,实际上泡沫也还没有真正解决,应想尽各种办法让房地产业真正去掉泡沫,这样才可以健康发展。
第三,救市是政府心态不稳的一个表现。房市既不能救,政府也救不了。救市的办法有几种。一是降低买房子的贷款利率。这个办法操作空间不大,因为现在银行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再降低房贷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积极性不大。二是财政补贴,或者是降低购房的各种税收。各级地方政府之所以急于救房市,是因为土地财政受到了影响,房地产税收减少,财政吃紧,因此财政拿钱救房市的可能性不大。三是央行提出将房地产资本证券化。这个办法风险很大,应慎重采用。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由次贷问题引起的,即把贷款证券化,再利用杠杆扩大资金量,最终资金链出现问题,相关银行全部亏本。社会资本考虑到风险因素,当前也不会进入房市。四是放松流动性。央行采取了一个SLF放松流动性的办法,即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较长期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是央行的一种流动性供给渠道。但因为混淆了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这种做法也不合适,危险性也比较大。这几个救市办法效果都不一定很好,当前,如果用这样一些措施把房地产又刺激热起来,后面出现的问题将会比现在更大。
第四,恢复之后,经济还有跨越发展期。近来,有一些人认为,达到人均收入11000国际元水平,是顺利渡过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的成功标志,经济增长速度将自然回落。据此,得出我国经济速度回落是正常现象,是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结论。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值得商榷的。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为第89位,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工业化水平也很低的情况下,我们还有较长的跨越发展期。而且我国农业也很落后,基本处在小农经济状态,需要进一步发展。所以,只要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三五年之后,我们还将有经济增速8%~9%的跨越发展期。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的农地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因而也制约了经济复苏。因此,必须加快农地制度改革,这样城镇化、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调整才能得以加快。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土地的处分权返还给农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农地制度改革,有三个亮点:一是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将土地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如果农民没有处分权,这个流转就是空话;二是保障农户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进行抵押、担保、转让,这也需要把宅基地、房屋的财产处分权交给农民;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如果农民没有真正的处分权,这也是难以实施的。因此,必须把处分权还给农民,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农地制度改革是当前一个极其重要的改革,若不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都将难以推进。
总之,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有要义。当前,应该放稳心态,既不能着急,也不必过于悲观,应努力使经济获得有质量、有效率的发展,这样我国经济应该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