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张燕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学习古诗对引导学生吸取古人智慧,站在巨人肩上迅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和家长必须从小学着手抓起。为了顺应小学生喜读爱背,形象思维占优势,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记。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古代诗歌词汇集了古汉语的精髓,其中有治国安邦之策,有教子理家之道,有托物言志之理,有启迪人生之谛。学习古诗,有利于训练记忆力,发展思维力,在反复诵读诗句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都可以得到发展;有利于培养语感,激起感情共鸣,对典范的诗句反复吟诵,从语言感,语意感上就能敏锐地识别语句在内涵和情景上的正误优劣,可减少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接受美得熏陶,加强语文素养。优秀诗文铿锵有力,节奏感强,韵味自然,读来朗朗上口,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学生可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有利于训练创新思维成语,提高写作水平,作文中恰当引用诗文,成语,警句或变通古语,可增加文采,加深文学修养和意蕴;有利于灌输理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阶段要‘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除诗文和儿歌外,平均每册要学习5~8首诗,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呢?本人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同仁探讨。
1.多层咏读法。已读为主要手段,教师在学生读以前提出要求并加以指导。如:一读读准字音、找出生词;二读了解诗意、品味感情;三读节奏旋律、体会语感;四读出问题、质疑问难;五读晓悟作者心声,陶制学生情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观”,好书不厌百回读“充分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
2.词语替换法。对于那些名言、警句中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可引导学生用意义相近的词来替换,要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如将”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试换成”吊“、”铺“、”挡“等词行吗?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挂“生动地、形象的、逼真的写出了瀑布从高处向下流动的特点及作者对瀑布的喜爱赞美之情。
3.讨论释疑法。对学生诵读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急于解答,让学生充分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独立意见,千万不要吝啬时间,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先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浅层含义,进而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意蕴。
4.比较阅读法。学完一首古诗,适当引入之相关的诗句,作比较阅读,可开阔视野,增大阅读量。如学习《赠汪伦》后推荐阅读李白的《送友人》等。
5.改写理解法。学了一首优美的诗歌,要求学生在自己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诗的意境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联想进行再创造,将其改写成一篇小散文或小故事,从根本上把握古诗含蕴、凝炼、跳跃性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来源于生活,反应一定的社会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6.接力背诵法。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或小组背诵接力赛,每人一句或一组一句,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绪高昂,精力集中,加快记忆的速度,还能培养机制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
7.理解表演法。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意境的前提下,将诗编写成一个小故事,一边说,一边表演动作。先自己想,小组说,同学帮,再演给大家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儿垂钓》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8.比赛激励法。高年级学生可以举行赛诗会,先确定一个主题,如李杜赛诗会,宋词元曲比赛会等,看谁朗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节奏、韵律、轻重把握得当,以使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复习,也可以举办诗文手抄报比赛。
9.想象描绘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把诗中的美景用画描绘出来,把文字信息还原成引起诗人创作欲望的画面,学生评价交流,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以训练学生同学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1)要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向父母同学朋友请教等方式知诗人,解释题,理解诗意,体会语感方面的障碍,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2)中低年级学生要先背诵,后理解。因为儿童的记忆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加之古诗句意深邃,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先背后理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通力合作,释疑解难。鼓励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解答问题。对于有分歧、争议较大的问题老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不要求作出统一答案。
(4)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教学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低年级以识字、朗读、背诵为重点,高年级则以朗读、理解、体会语感为重点。
(5)教学古诗切忌逐字句讲解分析,否则会破坏它的整体美。参考书仅供老师选用,不必全部教给学生,只要大致理解句意,读懂作者感情,掌握名言警句即可。
(6)注意杯水和桶水的关系。老师要全方面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对于本诗有关的知识内容要尽力多掌握,以保证教学质量,适应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