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艳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 100085)
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探究
谢盛艳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100085)
摘要:行动导向法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新理念和方法,经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本文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口语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并不乐观。高职院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口语课,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利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中有限的听说环节来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同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仍然是重听力,轻口语;重老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参与,而且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口语表达仅限于对课本上所给示例对话进行简单重复,这种重复经常以朗读的方式呈现,离开课本,学生连课本上的示例对话内容也无法正常表达出来。
此外,高职学生参与的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没有把口语考试列入正式的考试范围,所以尽管学生从认知上清楚地知道英语应用的重要性,但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书面的英语测试上。
这些形式单一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处于行动的主体地位,不再是一个个“受教”的个体。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成果,在德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和推广。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着重探讨认知结构和个体活动间的关系,强调人在主动、不断自我修正和批判性自我反馈的过程中实现既定学习目标。学习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要求教师创设一种仿真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氛围,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手脑并用,做学结合,身体力行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分6个阶段构成:信息收集→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
根据时代的不同,以及学生群体的多样化,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行为导向法而不是生搬硬套,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微调和创新。下面是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常采用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一)合作教学法
一个班级中5-7个学生分为一组,每个学生一张纸条,上面写好设定的问题。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一般是1人计时,1人记录,1-2人提问,1-2人结果演示。小组学生被要求在5分钟内写出3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学生写好答案后传递给其他学生,收到写好答案的纸条后,如同意前面同学的意见则写上OK,如不同意则先口头表达,负责记录的同学写上该同学的意见。依次循环,由每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由1-2个同学代表本组上台进行演示,并讲述理由。此过程中要求其他小组就该小组的演示结果至少提一个问题,最后由老师进行评述。
(二)站位法
站位法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回答问题的答案,选择站到教师指定的位置。如一个问题,有正确和错误两个答案,选择“正确”的同学站在教室的右边,选择“错误”的同学站在教室的左边。站在同边的同学一起讨论为什么自己选择站在这一边,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站位进行随机采访,这种方法既促进了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又鼓励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
(三)旋转木马谈话
所谓旋转木马谈话,指让学生站成内外两圈,面对面交流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圈(内圈或外圈都可以)的同学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面对下一位交流对象,以此类推,直至一轮交流结束。教师可以在谈话结束后进行随机采访,如采访跟他/她交流过的是哪些同学,这些同学都表达了什么观点,你自己同意还是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在谈话中是否有说服其他同学采取和你一样的观点,等等。旋转木马谈话不仅提高了交流效率,更让学生之间通过面对面地交流,学会了有效表达与倾听,让参与者碰撞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
(四)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旨在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处理问题,激发出学生典型的情绪反应进入更高层次的情感认知境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角色、了解角色内涵,从而出色完成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教师让学生从学习内容中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有利于学生深入体验学习内容,在英语课堂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通过体验文章或对话中的角色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其思考问题针对性的提高,也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过程的形象化。
(五)头脑风暴法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炼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敢于说英语,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在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时,教师不对学生言论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关注学生的英语使用情况。教师在学生有语言选择或表达问题时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完整且流畅地使用英语,有利于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项目活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使他们能适应教学需要。在项目教学法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师以实践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以此形成能顺利开展项目活动的具体方案。如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项目方案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话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信息,编写出英语剧本,分配每个学生要承担的角色,共同完成表演,做好项目教学的评价。
(七)学生讲课法
教师在本次课前将部分新的学习内容和辅助资料分配给两位学生备课,必要时加以指导。课堂的20-30分钟交给这两位学生,由他们向全班同学讲解相应的学习内容,学完后听众进行点评总结。这种模式使讲课的学生通过“教”对所讲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掌握,而听的学生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学习内容兴趣更浓,通过点评同伴的讲课,获得更深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潜在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觉得同学可以讲好一堂课,自己也没什么问题,这样就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和参与的动机。
(八)闪电总结法
在某项具体的学习或工作任务完成后,学习者在简短的时间内总结本学习或工作阶段的主要成果、不足及想法,主持人只做记录而不作评价。此方法让参与者共享成果、共享改进措施,以便各自在更高层面上进步和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教师把项目和任务分配给学生以后,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按照小组的思路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小组完善其方案。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而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项目进程,随时给予指导。
(二)注意项目或活动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安排项目和活动时,要考虑学生完成项目或活动的难度,尽量保证项目与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和职场文化等息息相关,这样既可以被学习者接受,学习者又可以连贯地、完整地了解和研究学习内容。
(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行动导向法重视过程的考核。对学生的进行考核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在项目的指导工作中观察学生表现来对其态度、能力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来检验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学习小组的组长对本组成员所进行的评价应该成为教师的最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更利于组长在课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信息采集和计划等一系列活动。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应以行为活动为导向,从培养具体岗位职业行动能力出发,借助于协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动嘴、动脑”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增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着力于在具体的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同时要认识到德国人与中国人的认知风格差异会带来教学适应和匹配问题,因此要根据中国师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9):92-95.
[2]杨妍.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82-83.
[3]甘娟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5(8):92-93.
[4]关红峻.基于主题式英语口语教学的行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11):92-93.
[5]罗益群.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应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5:63-63.
[6]吴文静,徐红霞,刘洪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用口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基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防系英语教学[J].太原市职业技术学报,2012,6:46-48.
[7]张越.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6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