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占 (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中心卫生院,陕西 府谷 719400)
儿童惊厥是临床上较多见的症状,惊厥的原因包括高热、癫痫、神经系统感染、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发作时全身性痉挛,意识丧失[1]。其发病持续时间在10 min左右,如果发病时间超过30 min则表现为持续状态,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会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有生命危险[2]。在治疗中多需要进行药物辅助治疗。其中静脉用丙戊酸钠作为广谱抗惊厥药,在临床很多疾病的应用上是安全有效的[3]。笔者为此具体探讨了儿童高热惊厥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2年3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儿童高热惊厥72例,主要呈全身性发作形式,表现为强直-阵挛性抽搐。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0岁,平均(2.34±0.35)岁;体温38.6~41.5℃,平均(39.12±2.11)℃。脑电图显示正常15例,异常57例。异常脑电图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慢波明显异常增加。其中单纯型热性惊厥42例(发作性全身性惊厥持续时间不超过10 min),复杂性热性惊厥30例(惊厥可呈部分性发作,惊厥发作持续15 min以上)。不同惊厥类型儿童的年龄、性别、体温与脑电图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儿童均先以5~15 mg/kg丙戊酸钠注射液的负荷剂量缓慢静脉推注,约30 min后,给予静脉维持,维持剂量为0.5~1.0 mg/(kg·h),根据惊厥情况调整剂量。同时所有儿童都积极服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药物治疗观察时间为7 d。
1.3 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控制,无惊厥症状;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惊厥减少50%以上;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同时观察两组儿童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预后疗效:治疗后经过观察,单纯型热性惊厥儿童的治疗有效率为100%,而复杂性热性惊厥儿童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惊厥类型儿童的预后对比(例)
2.2 不良反应对比:在治疗期间进行观察,所有儿童无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明显改变。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紧急症状,也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其中临床上常见的为高热惊厥,任何疾病或环境温度改变,导致体温上升,均可诱发高热惊厥[4]。短期的高热惊厥一般预后比较好,但是如果持续发作超过10 min,则有可能呈持续惊厥发作,即发展为惊厥持续状态,从而引起脑损伤,有一定的病死率。且存活儿童会遗留继发性癫痫、智力低下、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5]。大约20%的儿童以后会转变成癫痫,其中多为高热惊厥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发作后出现嗜睡的患儿。在药物治疗中丙戊酸钠注射液与其他传统抗惊厥药物比较,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方便。有学者报道了41例难治性惊厥状态的儿童,曾用地西泮和(或)苯巴比妥、苯妥因治疗无效,再用丙戊酸钠注射后,多数儿童在2~6 min内控制病情,预后比较好[6]。本组资料中单纯型热性惊厥儿童的治疗有效率为100%,而复杂性热性惊厥儿童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进行观察,所有儿童无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明显改变。
总之,儿童高热惊厥采用丙戊酸钠注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并且病情越轻,疗效越好。
[1] 彭 静,李翠红,邬 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注射用丙戊酸钠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57.
[2] 王少纲.地西泮与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87.
[3] 万婷玉,王 丹,王艳竹,等.丙戊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7):1000.
[4] 林小祥,蒋小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丙戊酸钠预防脑外伤后早期癫痫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58.
[5] 李 沛.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28例疗效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1):17.
[6] 王利萍,刘 辉,杜 卫,等.丙戊酸钠静脉注射治疗难治癫(癎)持续状态六例体会[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