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奇,王 翀,叶 青(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牙周病骨缺损与附着丧失是造成患者牙齿松动、咀嚼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1]。致使出现牙周病骨缺损的原因主要就是中度或者重度牙周疾病。重度牙周疾病还会致使牙周部分骨质结构垂直吸收,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米胶原基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仿生产品,和天然骨松质结构类似,可以提高牙周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实现牙槽骨再生重建,价格低廉,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米胶原基骨治疗牙周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分析其临床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90例牙周炎伴随垂直骨吸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在观察组中,牙周病骨缺损患牙50颗,男25例,女20例,年龄30~71岁。在对照组中,牙周病骨缺损患牙49颗,男26例,女19例,年龄29~72岁。两组患者都没有严重的身体疾病,无吸烟、妊娠、哺乳等状况。两组患者患牙均测定2个位点,牙龈松动低于Ⅱ度,牙周袋深度不小于6 mm。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患者入院进行牙周基础治疗28 d后进行复查,并且记录患者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安排手术时间,制定手术方案。两组患者均进行了牙周瓣手术,观察组45例患者患牙均植入米胶原基骨,对照组45例患者患牙均植入Bio-Oss多孔骨。在完成手术之后,需要患者口服250 mg克拉霉素,2次/d,连服7 d;漱口液15 ml,3次/d,连续7 d。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记录患者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以及植骨价格。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牙周指数对比:术后患者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等均明显减少,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牙周指数对比(± s )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牙周指数对比(± s )
组别 治疗阶段 牙周袋深度(mm)附着丧失(mm) 牙龈指数观察组 术前 6.7±1.5 5.2±1.1 1.5±0.4术后6个月 3.1±0.9 2.6±0.7 0.8±0.3术后12个月 2.6±0.8 2.4±0.7 0.6±0.3对照组术前 6.5±1.4 5.1±1.1 1.5±0.4术后6个月 2.8±0.9 2.5±0.7 0.8±0.3术后12个月 2.5±0.7 2.3±0.5 0.6±0.3
2.2 植骨价格对比:观察组所用的米胶原基骨价格是350元,对照组所用的Bio-Oss多孔骨价格是97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米胶原基骨成分主要就是磷酸钙盐与Ⅰ型胶原蛋白,均是机体骨组织成分[2-3]。在机体骨腔缺损位置植入米胶原,可以帮助周围组织细胞进行繁殖与附着,同时为骨细胞提供所需物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治疗牙周病骨缺损中,米胶原基骨可以有效传导成骨活性,有助于机体组织的自我恢复。而Bio-Oss多孔骨是从牛皮质骨或者牛松质骨中去除蛋白而制成,和天然骨矿化基质非常类似,也适合治疗牙周病骨缺损。两种植骨的治疗效果差不多,但是米胶原基骨的价格要低于Bio-Oss多孔骨,更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米胶原基骨和Bio-Oss多孔骨的临床治疗效果差不多,而米胶原基骨的价格更加低廉,为牙周病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具有较强的临床治疗可行性。
[1] 李 睿,王春兰,范月静,等.纳米胶原基骨修复牙周病及根尖周病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34(30):6317.
[2] 王月升,王春兰,赵 彤,等.纳米胶原基骨治疗牙周病骨缺损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0):87.
[3] 闫永发,王春兰,范月静,等.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植入术治疗牙周病骨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