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随着剖宫产安全性的极大提高,剖宫产已作为解决异常分娩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常用处理方法。剖宫产作为一种助产技术,要客观地衡量它的价值,分析其利与弊。目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稳定5%~20%,而我国多在40%~60%,有的甚至高达70%~80%,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5%的标准有明显差距,而其中无指征剖宫产及社会因素剖宫产占相当比例[1]。本文通过回顾去年剖宫产率变化,以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3年我院总共分娩2 985例,剖宫产1 217例,其中1~6月分娩1 312例,剖宫产682例,7~12月1 673例,剖宫产535例。
1.2 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逐月统计,分析月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构成比,显示剖宫产率与时间变化。
剖宫产下半年比上半年明显下降。其中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非常明显。上半年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占前两位,而下半年跌至四至五位。见表1。
随着剖宫产安全性明显提高,其已成为抢救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所带来并发症也在增加[2]。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Lancet发表对中国、印度、日本等9个亚洲国家的分娩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平均剖宫产率为27.3%,其中中国高达46.2%,而日本仅19%,中国已成为全球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显示,2013年我院平均剖宫率达40.77%,但下半年较上半年明显下降,主要因为下半年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剖宫产明显减少。本文分析显示,通过剖宫产指征严格把关,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新技术的开展,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行政干预,能降低剖宫产率。现将降低剖宫产率措施归纳如下,以供参考:①加强宣传,如开展孕妇学校、产检宣教,使人们认识到妊娠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一个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大多数孕妇都能顺产,形成一种自然分娩的社会环境及观念。②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 、细心,并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减少无指征剖宫产,另外提供更人性化服务,如陪伴分娩、分娩镇痛、心理疏导以减少不必要剖宫产。③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产科质控及检查,以降低剖产率。④加强低年资医师的培训,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来降低剖宫产率。另外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也能减少剖宫产。而我院通过严格把握剖产指征,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值得借鉴。
表1 2013年剖宫产影响因素构成比及各月份剖宫产率[例(%)]
[1] 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03,19(7):285.
[2] 邢淑敏.剖宫产的合理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50.
[3] 马润玫.中国产科的焦点问题—剖宫产[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