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与“孔”——东西方雕塑“虚空间”之辩

2014-12-31 05:27闫松岭byYanSongling
雕塑 2014年2期
关键词:雕塑家孔洞摩尔

文/闫松岭 by Yan Songling

一件杰出的雕塑作品,所蕴涵的艺术能量是丰富的,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不同解读。吴为山先生的雕塑作品《天人合一——老子》,塑像的身体部分采用“虚空间”处理手法,对此我们是否可以用西方理论的模式来解读它?同样,在西方现代雕塑领域所出现的“虚空间”形式,是否也适用于东方的哲学空间观来解读呢?例如曹国昌先生在《雕塑的“朦胧”》一文中,就以东方老庄之学来解读亨利·摩尔雕塑中那些奇幻的孔洞的内涵,这样的解读是否恰当,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雕塑的“虚空间”,是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研究的重要领域。一般西方学者认为,雕塑的“虚空间”大致可分为两类: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物理虚空间即雕塑实体之外形成的空间形态。如雕塑实体与实体之间的空隙,在雕塑上打孔、镂空的空洞部分。空气也是一种物质实体,它与泥土、木料和石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也是雕塑的一部分,雕塑本身无论实体有多大,都与周围空间形成一个整体。所以阿恩海姆认为雕塑实体本身和其占有的空气之间形成“图——底”的关系。心理虚空间是物理虚空间以外的一种惯性空间,这时“虚空间”并不作为实体的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具备了独立的意义。观者能感受、意会这种“虚空间”所蕴涵的意义,但不是实际存在的空间。《天人合一——老子》塑像的身体部分采用“虚空间”处理手法,内刻《道德经》,从表面来看,这件作品的“虚空间”处理手法似乎与西方现代雕塑相似,实质却不同于西方,它根植于东方文化,其美学无疑来源于老庄之道,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的精神内核,是东方人特有的一种空间观——精神空间。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就《天人合一——老子》独特的“虚空间”构成而言,如果这尊老子塑像身体没有被挖空,或者做成穿孔的形式,我们将无法想象出它会成为怎样一件作品。

一、西方雕塑“虚空间”的发展

众所周知,20 世纪初在西方就孔洞“虚空间”而言,已经成为雕塑家们研究的对象,并且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提到雕塑“虚空间”的运用,现代立体主义雕塑家阿基本科首次在作品中运用孔洞,形成“虚空间”。这一雕塑语言的出现是对西方传统雕塑固有概念“雕塑是被空间所笼罩着的实体”的革命。1912 年在阿基本科作品《行走的女人》中,人物头部和上半部出现打洞透空的处理手法。他以透空、实体、正形和负形、凹凸形成非常优美的抽象形体,他把体量与空间的具体含意加以颠倒,丰富了雕塑语言,这一举动在雕塑空间形式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现代雕塑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代也产生更多的立体主义雕塑家,如利普希茨、劳伦斯、扎德金等,在他们的雕塑作品中,也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虚空间”的形式法则,从而丰富了这一理论。然而,他们作品还是以研究具体的几何性、曲线性、均衡性等立体主义为目标,“虚空间”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形式来研究。与立体主义同时代的构成主义代表艺术家佩夫斯纳和兄弟加波,他们也注意到“虚空间”并且专心致力于此项研究,作为一个构成主义者,他们雕塑手法的特殊性在于:他用板材、线材,弯曲或罗织出各种形态的空间,或实或虚、或封闭或开放,框起一个一个几何形的空虚部分。这种以结构型虚空间为表现的方法,实际上与建筑的观念是一致的。法国达达主义雕塑家阿尔普,他不像佩夫斯纳那样重视空间要素,而是按照传统观念,把形的塑造放在首位。从有机形态中寻找主题,形成抽象的虚空间艺术。英国女雕塑家赫普沃思,她像亨利·摩尔一样,从1931 年到1962 年期间,她在不断制作以“孔洞”为主要形式的抽象雕塑。与摩尔作品相比,她的作品更加简化,接近于布朗库西或阿尔普的抽象有机雕塑风格。严格意义上讲,初期阶段的现代雕塑家们,他们在“虚空间”的探索上,在本质上是技术的、几何式的物理空间。他们于形而上的层面共同构成了一种理性的冲动。

如果说以阿基本科为代表的雕塑家对孔洞的处理还有某种数学性、装饰性的实验性阶段的话,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则对形体的透空的研究有了自己的独特认识,进而把雕塑的“虚空间”推向了一个理论高度。他拒绝传统雕塑的“团块”表现,反其道而行之,在雕塑上面打洞,前后贯穿,大量运用凹陷和穿孔的语言。尽管如此,摩尔的整体造型还保持着体量的感觉,不像立体主义雕塑家们那样使用几何块状,以及棱角分明的形体。摩尔雕塑的作品里,空洞的形态是自然形成的,虚空成为雕塑作品呼吸的脉搏。不像现代雕塑那样,空洞或者被形体包围,或者在雕塑表面简单挖空、镂刻,虚空间仅仅从属于实在的形体,但没有形成真正的独立语言。

1937 年,亨利·摩尔发表了《雕塑家的观点》一文,提出“孔洞”在其作品中的意义。他说“我喜欢石雕,因为它严谨而必须综合形与形之间的关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发觉,空气无法在三度空间的世界里流动,于是我在雕塑上面打洞,前后贯穿。”从此摩尔运用孔洞的形式,在西方建立了雕塑虚空间的新理念。

另外,亨利·摩尔的“孔洞”还源于他的心理的暗示,在雕塑的虚空间表现上进行心理空间的有效探索。亨利·摩尔童年时代在地窖里产生过恐惧。在他的自传前言中说:他父亲非常喜欢烘苹果排,因此,亨利·摩尔必须到潮湿、黑暗的地窖里去拿苹果。可他又非常怕黑,所以他总是侧着身子走下阶梯,使他的一只眼睛看着明亮的入口。后来,每当他创作雕塑凿到深处的时候,又想起了那个地窖,总感到想找个出口。从这个事情上讲,雕塑上的空洞成为摩尔心理诉求的“明亮的入口”。(图1)

摩尔的贡献在于,他在若干实践中发展了“空洞”的概念,他把雕塑的虚空间赋予新的生命,有时像海水侵蚀,有时又像虫蛀一样,呈现出雕塑虚空间所特有的生命力度。它代表了一个象征和寓意,它丰富和扩大了人类的视觉经验,人们在感受这个新世界的时候,不仅看到它的表面,也不仅仅是凭着理性的判断,重要的是它唤起人类的想象力,即人类眼中在大面积中寻求通透的心理状态,从而创造性的产生新的理论升华。

二、中国文化下的“虚空间”之辩

中国的石窟造像有意无意地体现出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从远处望去,石窟本身就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洞”,里面虚黑一片。走进去,里面的佛像一般都是以浮雕或圆雕的“静态”形式慢慢展现在观众眼前。这种阴阳虚实空间的处理,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充分体现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佛学观点。给人的内心提供了更多的空灵感悟和精神的空间。(图2)

众所周知,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内涵是基于“无”和“空”的文化,重“无”的空间意境,“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正基于事物最本质的东西乃是模糊的、混沌的,所以,在中国的艺术精神中,老子的“空”理论,成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历来欣赏的太湖石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除了太湖石本身造型的奇特灵动外,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深邃的空间中透着光明,起伏的形体表面隐含着内部的幽深,大小不同的孔洞,给人以无限的思绪与联想。“空”蕴涵着生命的力量,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汇聚;“空”又如同一个玄妙的门,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宇宙间的奥秘。

《天人合一——老子》所表现的空并非真的“空”,他不是西方现代雕塑表现的穿孔式“虚空间”,而是“挖”出的空间,所以是“封闭式的洞”——犹如橐蘥、犹如空谷。所以不是透气而是聚气,聚气则“天地合气,万物胜”;“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生命之本,这种空间无疑具有灵性的、活的空间;同时,这种“洞”如同建筑艺术中的“窗”“门”是一种开敞的结构。没有“窗”“门”的建筑,人就无法生存,而有了“窗”“门”,就能像呼吸的人类一样,产生内外合一而交流畅通的美学价值。杜甫诗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可见“窗”“门”在审美中有多么重要。在雕塑中挖出空洞,就是开了一个窗口,他所表达了一个想象的虚空形象,这个虚空的空间并不完全“无象”,而是“空故纳万境”的包容。

《天人合一——老子》所表现的空,非真的“空”,它不是西方雕塑表现出的“虚空间”那样——空即透亮,所以表现的不是“孔”,而是“洞”,呈现出的状态是一片“黑”。它不是死黑,而是“虚黑”或者“玄黑”——似有似无的,氤氲混沌的,至远又远、至隐又隐。深不可测的虚黑之中,含藏着生育之机。它所表现的空,非真的“空”,它内刻《道德经》,字迹形象在“玄黑”的空洞中悠远模糊,或隐或现,似有非有,却于混沌中透发着圣哲……。这种接天地正气,幻化智慧之“虚怀若谷”的情怀,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成为恍惚悠然精神的“虚空间”。(图3)

结论:

纵观“虚空间”在雕塑艺术上的自觉运用,并不是某位个人的创造,而是千年以来雕塑表达的方法论,以及哲学、美学思潮等相互作用关系下的文化沉淀。中西美学和艺术之间的差异,是其哲学基础与生命情韵之不同使然,刘墨先生认为“西方艺术及其美学是建立在对‘数’的思考之上的,而中国人则是将美学与艺术的基础建立在‘道’之上”。所以,中西方在雕塑领域所表现的“虚空间”为“洞”和“孔”,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天人合一——老子》的“洞”构造,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美学彻里彻外的深层次融合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精神空间的表述,不能用西方理论模式来解读它,反之亦然。面对雕塑艺术走向现代多元化艺术的历史性趋势,理性思考自我传统文化资源,学古而不拘泥于古,融合而不缺失自我,根植于本民族土壤,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的,符合当代文化特质的艺术作品来,才能有效保持与国际雕塑界的对话与交流。

1 吴为山 .我雕塑艺术中的文化观 (见):在第二届中美文化高层论坛上演讲.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2010

2 吴顺平.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 [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3 刘墨. 书法与其他艺术 [M].沈阳: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M] .滕守尧等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5 曹国昌. 雕塑的“朦胧” [J].雕塑精选文集(1991-2011),2011

猜你喜欢
雕塑家孔洞摩尔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孔洞加工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简析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雕塑家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高应变率下延性金属中微孔洞贯通行为的数值分析
亨利.摩尔
亨利.摩尔雕塑展布展的启示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