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宁 by Zhang Yongning
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m 的窄轨铁路。昆明火车北站原属于滇越铁路在中国境内的终点站,它的开通运营,让云南人见到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先进步伐,促进了云南现代文明的历程,激发了云南现代工业的发展。百年沧桑,这条铁路记载着法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与中国人民反压迫的历史,记载着革命先驱在走向共和之路上艰苦卓绝的斗争。
滇越铁路从1903 年开始修建,1910年昆明至河口全线贯通。从我国云南省河口至昆明称“滇段”,越南海防到老街称“越段”。滇越铁路全长855km,越南国内段长389km,中国云南境内段全长465km。滇越铁路以险、奇著称,80%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其间高山耸峙、深谷交缀,海拔落差达1800 多米。其中、河口海拔76m、芷村海拔1640m、开远海拔1063m、宜良海拔1635m、水塘海拔2019m、昆明海拔1886m,昆明至河口的海拔相差1800 多米。滇越铁路上有桥涵3422 座,桥涵总长50km;隧道172 座,总长17.8km。平均坡度达到2.0%,这在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绝无仅有。100 多年前,滇越铁路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号称世界三大奇迹工程。现在,它又以新的面目活跃于工业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话题之下,曾经听闻政府正在积极申报“世遗”,那滇越铁路或将成为中国首条世界文化线路遗产。自1910年全线通车至今,滇越铁路经历了百年风云变幻,目前己渐渐淡出实际运营。
滇越铁路全线多为风化严重的石灰岩、页岩、砂岩地形,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据史料记载,滇越铁路经过的红河、南溪谷地,自古便是有名的瘴疠区,恶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80%,发病死亡率高达90%,参与筑路的8 万多劳工,死亡1 万多人,为这条铁路付出生命代价的中国劳工,曾有上千人的尸体葬身于南溪河,随水流走。当地人相传,当年在此筑路的工人,到1910 年铁路修好时已经所剩无几,大多因为感染瘴疠而亡,除了为生活卖命的中国劳工,还有数百名为修路而来的法国人和其他欧洲工程师也逝去在这些高山深谷之中。
北京路是昆明市区的南北交通主干道,北京路全长17km,北站隧道位于北京路中段,整个隧道含敞开空间全长近400m,宽度41.4 余米。属于双向6 车道,两侧并附带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分为北向南入城部分和南向北出城部分。北京路是昆明市区的城市发展中轴线,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视角的交汇点。
昆明火车北站隧道是由火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构成的复杂的交汇点,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现今已形成了一个以“滇越铁路”文化元素为地域特征的代表性文化商圈。
由于城市的总体布局,北京路形成由北向南的新城区与老城区的一种布局形态,再加之昆明火车北站与滇越铁路息息相关,隧道上部的昆明火车北站原属于滇越铁路在中国境内的终点站,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装饰雕塑内容都是在围绕滇越铁路及云南铁路发展史的文脉传承基础上进行思考的。用滇越铁路的文化元素、用金属装饰浮雕的手法来打造北站隧道装饰景观,火车和金属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不仅仅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生活的一种标志,更是一种不断探索、寻求发展的表现,使其形成昆明的新地标。寻找当年昆明火车北站,记忆回来的是一张昆明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蓝图,其凝聚了昆明独有的文化特质和情节。随着北京路道路恢复提升工程的不断深入与进展,我们参与了北站隧道部分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北站隧道装饰雕塑的项目主题确定为《路贯东西、情系南北》。
装饰雕塑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
②仿砂岩装饰浮雕
③铁路风光锈蚀钢板装饰雕塑
④“人字桥”造型护栏
第一部分:《滇越情怀》装饰浮雕,由北向南(入城)方向。
1.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
由于北站隧道的总体布局,形成由北向南,即新城区到老城区的一种交通形态,加之北京路火车北站与滇越铁路息息相关,所以这一区域的装饰雕塑主题定名为《滇越情怀》。
《滇越情怀》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的设计元素来自于法国原产车型结构图、按照1: 0.45 的比例进行再次设计造型,为体现车型结构图的工业造型感,金属装饰浮雕用粗细不一的钢条锻造、焊接制作而成。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上,又赋予了一些特殊变化。将火车造型的一部分车厢进行切割,在表现火车内部结构的同时,经过反复的查阅资料和细致的调查研究,寻找到了当年只有在滇越铁路火车车厢上发生过的一些特有的动态,再现当时机车上特定的车厢空间中乘客的特有动态,例如:抱小孩儿、挑担子、赶羊等一些具有云南当地特色的人物形态。整个装饰浮雕由20 节车厢造型(含车头)构成,长度为120m,高度为1.8m,面积为216m2。
2.仿砂岩装饰浮雕
在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的7 个连接点上,运用仿砂岩材料,分别设计制作了7 块装饰浮雕,每一块装饰浮雕的尺寸均为16m2。装饰浮雕的内容表现了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风光及铁路建设过程。由于地型的特殊,滇越铁路沿线隧道桥梁极多,火车宛如一条气势磅礴的蛟龙在滇南的崇山峻岭中穿行,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险峻的一条铁路,也被称之为历史上最危险、最可怕的铁路。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既有仿砂岩浮雕画面的连接,又有从视觉上形成类似火车穿越隧道的景象,充分体现出了滇越铁路这种特殊的地域特征。
装饰浮雕的主题名称分别为:①滇越沧桑;②梦祭滇越;③东西交融;④滇越兴衰;⑤抗战风云;⑥滇越风物;⑦秀拥滇南。
3.锈蚀钢板装饰雕塑
为了配合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设计方在人行道一侧的墙面上,以滇越铁路沿线主要站点、铁路路线图、代表性建筑、风光等为符号,用艺术化的手法对其进行再创作,形成一个个精致而又别具一格的图案;采用钢板激光镂刻的工艺进行雕琢,用锈蚀的方法对画面进行处理,使其在与整个环境相协调的同时,与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仿砂岩装饰浮雕等形成鲜明的视觉感受;再利用几何线条、根据滇越铁路的线型大致走势进行点与点之间的串联,形成点、线、面相辅相成的整体视觉感受。画面中不仅仅有蒸汽火车,具有代表性的风光与建筑,就连衬托画面的山体、植物、河川等元素,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让受众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例如:滇越铁路的人字桥、白寨大桥及边境口岸城市河口等著名人文、景观。这些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受众以当今世人的观点,去审视这一段历史和对现代云南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百业俱兴》装饰浮雕,由南向北部分(出城)方向。
1.火车造型金属装饰浮雕
根据北京路周边城市的布局形态而言,形成一种由南向北的老城区向新城区过渡的一个交通形态和发展状态,故这一区域装饰主题被确定为“百业俱兴”。
火车金属装饰浮雕造型取自现代火车诸多车型中的机车造型,按照1: 0.45的比例进行缩放,为体现车型结构图的工业造型感,金属装饰浮雕用粗细不一的钢条锻造、焊接制作而成,火车金属装饰浮雕放置于机动车道左侧。在尊重整个火车整体原型的基础上,将车厢造型进行剖切,表现现代人在乘坐火车时火车内部特有的一些动态,按照该车型上应有的环境对人物及物件进行刻画,例如行李架、座椅、桌子、旅行箱等,丰富了火车金属装饰浮雕造型的艺术效果。该火车由12 节车厢造型(含车头)构成,长度为135m,高度为1.8m,面积约216m2。
第三部分:“人字桥”造型护栏。
为突出整个北京路北站下穿隧道的以铁路文化为主要元素的设计主题,在机非隔离护栏造型的选取上,采用滇越铁路的著名人文景观“人字桥”为结构造型进行设计制作。“人字桥”在滇越铁路上所占有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仅代表了当时桥梁建设方面最高的成就,更富含了云南人民的血与汗,其修建难度之大,时间之长,代价之高,在今天的我们也叹为观止。机非隔离护栏造型的设计制作除了具有适用功能的同时,又呈现出艺术化的装饰效果。
昆明北京路北站隧道看似简单的一座桥梁、一个普通的涵洞,却有着这样或那样非凡的背景和蕴含于其中数不清的历史故事。更加引人深思的是:这条铁路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从经济上来说,滇越铁路抑或是火车带动影响的不仅仅是其周边一座座城市的兴起,对当时还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云南来说,他们带来的是西方工业革命,是生产、生活的巨大改变。随之而来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对这个“蛮夷之地”的渗入。洋火、电灯、马桶等一系列的“舶来品”,被这条铁路运输线一股脑地进来。一点一滴的改变,促使当时的云南在迅速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审视自身民族的前景。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文景观的设计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文化传承的问题代表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灵魂、一种文化、一个代表物。
如今,各式各样的雕塑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出现。这些雕塑所折射的内容也各有不同,城市雕塑表现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应该的是体现一种城市形象及风貌、是艺术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
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城市雕塑的艺术形态也趋向多元化,城市雕塑也以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3 种类型呈现。由于昆明北京路北站隧道的历史特殊性,装饰雕塑的创作就以主题性雕塑和装饰性相结合的表现手段,即强调了这个特定地点、环境的主题特性,使这个特定地点具有纪念、教育、美化、说明等意义,表现了装饰性雕塑的轻松、欢快、多姿多彩艺术形式,引发艺术感受和视觉美感,发挥了城市雕塑的欣赏价值。
城市雕塑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进程中,起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发挥的作用,它不仅为我们的时代留住了青春,也以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参与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市民的文化生活和审美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