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过程性评价的科学、规范,减少随意性、主观性,十一学校强调评价指标的描述要具体、可操作、可量化。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有分数的评价,又有描述性语言的评价。以思想政治Ⅰ为例(见表9),这门课程是十一学校课程体系中人文领域的Ⅰ类课程,适合于工程经济学和数理方向的学生学习,达到毕业要求水平。由于摆脱了高考所需大量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Ⅰ类课程有了较大的拓展空间,实施“话题”式教学,注重学生对观点的提取、呈现、辩论等能力的培养。“话题评价”占这门课程40%的权重,分四个层级的分值,每个层级从观点的创新性、论据的支撑情况、语言的表述情况和书写字数四个方面赋分,形成各等级的评价标准。当标准进行这样的描述之后,老师容易操作,学生也心中有数。
表9 思想政治Ⅰ过程性评价“话题评价”指标表述示例
当过程性评价与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联系起来的时候,将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一定需要技术支撑,才能够真正实现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与管理。为方便教师的观察和随时记录,过程性评价应该简单易行,方便实际操作。每门课程确定过程性评价方案后,在平台上按照学年——学期——学段——单元——评价指标和分值逐级呈现。每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与每个教学班的所有学生对接。任课教师登陆平台,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教学班的学生名单,随时登录每位学生过程性的表现情况。每位学生登陆平台,可以随时查看到自己各门课程的过程性表现情况。为方便教师使用,平台上的数据可以与Excel 表直接导入、导出。依托这个平台,过程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及时记录、及时反馈,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状态,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推动器。同时,过程性评价平台具有记录保存和多维度呈现的功能,方便老师和学生分析、比较,也便于使成绩管理程序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