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黛玉之“小性儿”

2014-12-30 01:14:13罗璇
考试周刊 2014年89期
关键词:安全感林黛玉

罗璇

摘    要: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有“小性儿”的评语。大观园中人对她抱有如斯印象,曹雪芹也慨叹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事实上,小说常明褒暗贬,虚实相间,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评价亦是复杂多面的,这是因为人物形象被塑造得饱满而丰富,生动而鲜活。那么,林黛玉所谓的“小性儿”真的名副其实、彻头彻尾吗?她就是一个心胸狭隘,没有度量的人吗?本文沿着小说的相关脉络,辨析林黛玉“小性儿”的真实涵义。

关键词: 林黛玉    小性儿    安全感    雅谑

林黛玉是拥有人物原型的经典小说角色。她留给贾府众人乃至世人的印象除了“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娇弱美丽外,还有哭哭啼啼、伶俐挑剔的“小性儿”形象。

“小性儿”就是小气,器量不宽宏,对人对事缺乏包容。作者通过小说其他人物之口说出这个评价,看似下了定论,但事实就像作者一贯的手法,没有这么简单。作为第一女主角,作者又岂会仅以这样一个词儿就定下她的性格基调呢?而且所谓时人的眼光在今时今日看来,又岂会全都一致呢?

以下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和辨析林黛玉的小性儿。

1.少年的林黛玉与安全感的匮乏

第七回讲薛姨妈着周瑞家的送宫花给众人,“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这是公认的反映黛玉小性儿的一个重要片段。

黛玉因这一句冷傲不屑的回答,令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感到有失颜面,再加上送花的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姊妹,遂不答言。引起这个高等奴婢的不满,对黛玉在贾府的口碑是有害无益的。

然而,这其实并不能证明林黛玉就是小心眼。

首先,黛玉正和宝玉一起解九连环为戏,她在亲密玩伴面前这样表现,是一种任性撒娇的小儿女态。宝玉深知这一点,因而不以为意,并岔开话题与周瑞家的闲话,化解尴尬。

其次,周瑞家的作为下人,答话不妥,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容易给人挑剩下的联想,何况说话对象是寄人篱下、敏感纤细的林黛玉。下人对主子言语不周,落句埋怨实属正常。

周瑞家的这样回话,不知是语言技巧不够,还是并未把林姑娘当重要主子小心应对呢?想来是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她是管事的精明奴婢,这点交际的功夫必不会差;且明知林姑娘心细要强,何以不知要维护她的自尊。然周瑞家的因系王夫人陪房,受其倚重,自觉地位颇不一般,对寄住于贾府的林姑娘根本未放在心上。这一点正可以从这一回的前文中看出。她女婿惹了官司,女儿急来求告,周瑞家的浑不当一回事,因自己够体面,主子会轻松帮她摆平。

林姑娘借送花之机这样敲打一下,其实也是对这种不够受尊重情况的反抗,表达了对一些下人看人下菜碟的愤慨。

再次,少年的林黛玉年纪尚小,痛失怙恃,过着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生活。偌大一个贾府,只有外祖母真心疼爱,宝玉引为知己。可是,贾母虽享权威,却年事已高,恐终不能为其做主;宝玉虽唯一挚爱黛玉,却拥有一副博爱心肠,对女孩子们都不坏,尤其在宝钗来后金玉良缘的说法亦渐次甚嚣尘上。

在生活中和感情上的不安全感,对于多思虑的林黛玉来说,真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因为她是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又极为敏感自尊。

日常生活中若有一点半点委屈,她不愿告人,避免有人觉得她和奴才计较。而且这种有损其大小姐体面的事,自重如她又怎会讲出来惹人笑呢?爱情和婚姻大事更是碍于严酷的封建礼法所囿,根本无从倾诉。

对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骄傲的小姑娘来说,有了压力总会寻找发泄渠道。林黛玉当然不会哭闹撒泼,只有借伶牙俐齿犀利褒贬一番,维护小小的脆弱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送宫花者恰是情敌宝钗的母亲,也是金玉良姻的坚强后盾。在感情中尚没有确定宝玉的专一和坚贞的情况下,小姑娘在青梅竹马的二哥哥面前发泄不满,似乎很好理解。

总之,书中黛玉在证情之前,还和宝玉数次因情而闹,因而被众人视作小心眼使性子,皆可循此而解。

在黛玉和宝玉互相确认了真心以后,她所忧虑的只是谁能做主,进而自伤自叹,然二玉之间已再无疑猜。彼时,善良天真的黛玉和宝钗的关系更加融洽,她甚至还认了薛姨妈为干妈。

2.潇湘子的雅谑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这一回充分展现了林姑娘的文雅俏皮、幽默诙谐,可见她本性亦是很开朗愉快的。黛玉和大观园的同龄青春男女一起玩耍嬉戏的场景所占篇幅较多,也很精彩,无论是围绕诗会活动的开展,还是节庆生日的相聚玩乐,都充分流露出了她轻松爽朗的性格特征。

只是,对于亲情爱情的缺失和不安全感,使她有时陷于自伤自怜的忧郁和深沉的风露清愁。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黛玉独处之时,往往也是与宝玉吵吵闹闹、互相求证和感受感情的时候,以及她为理想如若不能实现而忧虑,甚至立志“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时候。

品孤独之味,让她身上不自觉地沾染上了淡淡的忧愁,而这种忧愁正是哀而不伤的,与她乐而不淫的一面正好完整构成了一位古典幽淑女的柏拉图式的爱情。

总而言之,读者和研究者如果因为有了林黛玉“小性儿”的所谓定调,就否认了她性格中真实鲜明并占重要比重的另一面,显然不客观不全面。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安全感林黛玉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出“安全感”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09:50:07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一生漂泊所为何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4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20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小说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12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