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新 刘学智
摘要: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本文从评析国际分工、产业价值链及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入手,回顾和评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交集的研究成果;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新格局,探讨了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的特征,提出世界制造业的战略性重组致使制造业中心呈现多层次化、多极化的趋势,即产业价值链向新兴市场转移步伐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产业价值链重新布局,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复苏等;本文还总结了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和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策略。
关键词:国际分工;产业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产业转移;加工贸易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由国际分工而形成的产业价值链进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具有普遍性。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特别是从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看,不仅只是一个贸易方式的问题,而且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回顾近年来国际分工下的产业价值链研究,掌握新形势下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于认清国际贸易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很有必要。
一、从国际分工、产业价值链到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分工与产业价值链
国际分工理论是关于国家间分工合作的原因及其规律的分析论断。早期的分工理论主要从劳动与生产率的角度加以研究,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衍变与交融,主流的国际分工理论将其定义为:国际分工是国民经济内部的劳动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跨越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继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甚至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另一方面,国际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即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变化演进。从形态上看,不仅有有形产品的生产分工,也有无形产品服务的生产分工;不仅有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也有混合形态的分工(唐海燕、张会清,2009)。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方式逐渐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成为工序分工;二是贸易对象逐渐从最终产品转变成为中间产品。
近些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垂直专业化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分工也快速兴起。从国际上看,学者们对国际分工理论与政策的探讨重心也有大的改变,对不完全竞争的产业内分工、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理论成为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研究热点,从而替代了对传统的完全竞争的产业间分工、厂商间分工理论的探讨。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成为国际分工与贸易新的研究领域和对象。现代社会在生产制造品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生产服务产品,其中占比例极大的是对金融服务产品的生产。所以,学者们在分析国际分工的新形态时,将比较优势理论拓展为一个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情形。
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的全过程可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可以分为企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两类。企业价值链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它分别与上游的供应商价值链和下游的销售渠道价值链、买方价值链相联系,这种联系称为“纵向联系”。同样,一个产业按其价值也可分解为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6+1”产业价值链理论(郎咸平,2006)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7个部分。近年来,这一理论在国内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重视,不但普遍引用研究,而且一些企业在实践中也加以运用——从战略的高度找准企业处于7个环节中的定位,利用行业价值链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细化的演变过程中,因为每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所以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便逐渐呈现出在产业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在成熟型的全球价值链中,根据主导企业的作用不同,全球价值链可以分为生产者驱动型和购买者驱动型(李春伟,2013)。有学者从组织规模、地理分布和生产性主体3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sturgeon,2001)。全球化的价值链导致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或工序上的优势,是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的表现(任金玲,2011),促进了全球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的本质就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水平分工与交换方式(王子先,2012),各国选择最合适的参与主体融人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全球加工贸易的发展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系统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国际产业转移模式
学术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已较为系统,以国际产业转移实践为研究基础主要形成了“雁型模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循环发展模式”等比较完善的研究模式。
自1956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雁型模式”以来,之后的很多学者使用该模式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并不断对该模式加以完善。也有学者试图利用该模式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认为中国将出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雁型发展模式。事实上,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正是如此展开的。
梯度转移理论被广泛用于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研究,形成了经济发展“梯度转移模式”。该模式解释了部分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导致了低梯度陷阱,也就是说,如果按照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发展,我们必将会陷入“替代(引进)-落后-再替代(再引进)一再落后”的陷阱。胡宇辰2005年所著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分析和论述了产业集群对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梯度转移模式”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转移地区越来越落后,从而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现象。而在实践中,国内外区域经济——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均利用产业集群效应避免了转移陷阱,且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是Vernon·R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中的运用。学者们在对国际产业转移实践研究中发现,产业转出国通常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其产业发展的循环模式为:产品研发-国内市场形成-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产品进口-新一代产品创新开发。在此循环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经历了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最后向技术密集型的动态演变,并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该模式的研究视角与“雁型模式”理论相对应,产业承接国(通常是发展中国家)在这过程中经历了“雁型模式”所描述的过程。
赵张耀、汪斌(2005)等在综合研究了主要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制造行业价值链国际转移特点,提出“完整价值链转移模式”与“工序型转移模式”。他们认为,“完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基本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发生于资源禀赋或者先天性优势差异较大国家间的垂直顺梯度型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发生于资源享赋相近国家间的水平型国际产业转移;而“工序型转移模式”则是一种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即发达国家被安排跨国公司产品的研发、销售、核心部件生产等工序,应用技术方面存在竞争优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承接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制造工序,在熟练劳动力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则承接辅助零配件制造、组装等工序。
(三)国际产业转移历程
国际产业转移是研究国际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内容。二战结束后国际产业转移活动日益频繁,对于国际产业转移历程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认为二战以来国际产业共发生过三次转移浪潮(孙维乐,2013);也有学者认为经历了四次转移浪潮(张云,2011)。无论哪一种划分,每一次转移浪潮都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不论是对移入国与承接国(转移主体)还是对转移产业价值链(转移客体)都呈现出多元化与阶段性发展的特征。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推动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关联性与互动性不断增强,并逐步形成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有机体系。
学者普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制造业国际转移与国际分工发展紧密相伴,世界制造业中心历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转移(唐玉华、揭丽,2013),英国、美国、日本都曾经或仍然充当着世界制造业中心角色。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兴起,此之后100多年间,由于英国掌握着世界工业主产的1/3至1/2和世界贸易的1/5至1/4,奠定了其在史上第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由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取代了英国世界工业强国的地位,成为第二个世界制造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美国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逐渐削弱,开始向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品牌中心转型。与此同时,日本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凭借人力资本优势以及美国资金技术的强大支持,迅速成为了第三个世界制造业中心。21世纪以来,在世界科技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瞬息万变,消费需求多元化增加,因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逐步缩短,制造业利润不断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其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之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成为吸引FDI特别是其制造业的新热土,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不断提升。
综上,根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的诱因以及主要产业承接国与产业移出国的差异详细分析,对国际产业转移划分为四次较为合适。
第一次转移浪潮发生在二战结束以后的50年代。主要产业移出国是当时处于全球经济与产业技术领域领先地位的美国,其通过将纺织、钢铁、造船以及普通工业机械等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业向外转移,而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新兴通讯、电子、自动化工业等,并将军用技术民用化,集中发展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从而实现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当时,主要承接国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其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大规模承接了美国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也借机成为继英国与美国之后的第三个“世界工厂”。
第二次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转移动机有两方面: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迎来空前发展;二是工业发展推动石油、铁矿、铜矿等资源价格飞速增长,趋利性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劳动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转移路径主要是美国、日本与德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巴西、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形成“中心-外围”的国际产业结构升级布局。这一期间,美国、日本与德国集中力量发展能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精密化工、机械制造、汽车以及电子集成电路等;主要产业承接国发展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重化工业部门。
第三次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重创了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促进国际产业形成两个层面的转移,主要移出国与承接国呈现出多层次特征。第一个层面是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其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具有“重、厚、长、大”特征的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第二个层面是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新兴市场,一方面抓住机会承接了钢铁、造船、石化等重化工业和汽车、家电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将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市场逐渐开放的中国和东盟国家,形成东亚产业结构升级的“雁阵”模式。
第四次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发展核心,实现计算机产业模块化战略经营、标准化生产,发展微电子、生物工程、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将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价值链以及部分信息技术设备生产环节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东盟和发展中国家。此期间,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跨国公司内部化和产业链区域化,促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另一方面,也使中国成为了新的国际制造业中心,“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布世界。
二、国际分工下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一)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新格局
现今的国际生产体系与以往完全不一样,投资、财务、信息系统、技术等要素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通过产业价值链将所有的生产要素与制造业联系在一起,再通过国际产业分工形成相互分割的价值点(Elms,D.K.Patrick,L.,2013)。纵观产业价值链在国际分工中的转变历程,主要表现特点是制造行业在国家间的转移,对国际分工中产业价值链研究的重点普遍是制造业,制造业产品的贸易也是国际贸易的最主要成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唐玉华、揭丽,2013),因而对产业价值链在全球布局产生了新的影响。
1.世界制造业的战略性重组,使制造业中心呈现多层次化、多极化的趋势。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大量新兴国家崛起,如东南亚国家有着更为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国内环境也在日益改善,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乐园。产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中国家按照行业特征和资源优势竞先参与到新的国际分工中,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劳动密集型行业落户。目前,有不少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发展为新一代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倾向,世界制造业将呈现多中心的特征。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也面临部分生产线向这些国家转移的趋势。
2.世界制造中心与世界科技中心、世界贸易中心“三位一体”相分离。历史上,英国和美国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时,都是集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国之内,集世界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金融中心于一体的;当日本为第三代世界制造业中心时,便呈现出世界制造中心和世界科技中心相分离的现象。在当今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时代,大量发展中国家承接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发达国家从聚焦世界制造中心地位转向科技创新,形成以美、日、欧为首的科技中心;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的贸易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通过网络进行贸易往来的电子商务趋势在加强,另一方面,以商贸往来为支柱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涌现,如香港、新加坡,以及大量保税区、自贸区的建立,使得贸易中心不再同以往一样重叠于世界制造中心。世界制造业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相分离的现象由此产生,三大中心共同组成国际经济环境中的新主体。
3.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不对称性。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不断加深,中间品贸易几乎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3,全球中间品贸易的飞速增长体现了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付丽,2013)。第一,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国家不断增多,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通过全球价值链获得了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比较优势大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与发达国家所处位置具有不对称性。第二,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生产特点为大区域离散、小区域聚集,一方面,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各国企业日益扩散,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又日益集中在某些已成熟的区域,其生产集聚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和亚洲(包括东亚和东盟)。第三,全球价值链具有产业间发展不对称的特点,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有的产业价值链在延长,例如,近年来汽车、金属加工、电子机械、纺织和食品行业的全球价值链逐渐延长,为所有产业中最长、也是全球价值链发展最兴旺的行业。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特征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改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国际产业价值链加速重新布局,新兴市场产业价值链将逐渐提升,发达国家制造业出现复苏。在此背景下,国际分工中的产业价值链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产业价值链向新兴市场转移步伐加快。从目前来看,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推动者是行业中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新模式中,跨国公司虽仍然扮演着全球生产和贸易组织者的角色,但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产业价值链在全球的布局有所转变,即在仍然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迎来承接更高层次产业价值链的机遇。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路径一般为:从最初的购买者驱各国在不同时动价值链的制造环节,随着外资进入和国内技术进步,逐步加入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而后向价值链增值幅度更大的环节升级。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原本拥有的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不仅能得以有效的开发利用,而且产品内分工还为其加速积累如技术、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提供新的渠道(张纪,2009)。因此,可以说,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加速了发展中国家承接高层次产业价值链的进度。在后危机时代,新兴国家充分利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流动中产生的学习机会,为承接新的价值链做好准备,获得并累积一定的国际分工收益,进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国际经济的实际来看,新兴国家劳动力素质逐渐提升,国内经济环境趋于完善,消费市场也逐渐活跃,已经有跨国公司在新兴国家建设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以及售后服务中心。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各国的贸易史来看,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始终是其交替采用的策略。一般来说,在经济繁荣时期大都高唱自由贸易的主旋律,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稳定内需、扩大就业的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少国家频频使用的对外工具。
在后危机时代,各国在保护本国市场和开拓他国市场时,经常提出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失衡理由,而跨国公司母国政府也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采取种种显性或隐性的政策措施。这种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体制震荡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其金融创新和政策取向,对金融市场也更倾向于采取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孙绪鑫,2013)。从数据统计来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衰退,是导致世界各国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引发的贸易保护体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各国更多地是在wto允许的框架下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运用手段和保护程度都相对有限;二是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遭受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的领域已从货物贸易扩展至服务贸易、对外投资、知识产权和汇率等。后危机时代,各领域的保护同时抬头成了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大特色,使得全球分工调整超越单纯的国家比较优势,全球化调整过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国政府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