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2014-12-30 06:54梁树广
商业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

梁树广

摘要: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需求、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家层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程度依次排序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在区域层面,东中西部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因此,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注重鼓励和扶持技术创新,继续鼓励各个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明确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并采取差异化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已从规模转变为结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十五”规划将产业结构升级确定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国家又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性很大,从本质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手段。产业结构升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本文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升级战略和对策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升级在本质上是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按照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发展内在要求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和发展水平,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活动。在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研究方面,近年来的讨论多应用技术进步原理来解释各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不同现象,如Arthur(1989)认为技术在产业进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技术创新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应,进而诱发收益递增。Metecaffe(2005)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系统转变和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Antonelli(2006)认为技术变革影响产业动态,而产业动态又会影响技术变革的速度和方向;这种影响不是瞬时的,而且会对经济系统的结构产生强烈的影响。Hunya(2002)发现外资公司大量投资的行业与该国出口行业相一致,外资的进入不能改变该国的传统优势产业]。Akbar和Bride(2004)认为以市场为导向的FDI有利于转型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而以资源为导向的FDI不利于东道国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福利的增长。

国内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是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如赵春艳(2008)认为经济增长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实际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如陈华(2005)、纪玉山和吴勇民(2006)。二是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部分学者认为人力资本积累对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效率具有积极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如冉茂盛等(2008)、张国强等(2011)。三是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强的相关性,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也直接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如江小涓(2002)、赵晋平(2002)、傅强和周克红(2005)。唐艳(2011)认为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是外资企业,而不是本土企业。四是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如刘启华等(2005)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产业结构变迁与技术科学发展,发现二者存在内在的相关性。黄茂兴、李军军(2009)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孙晓华、周玲玲(2010)考察了技术创新在产品成本降低和产品质量提升中的作用。龚轶等(2013)认为技术创新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企业物质成本节约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进化。另外,付宏、毛蕴诗等(2013)实证研究了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多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等单个角度去分析,而王翠华(2011)、綦良群和李兴杰(2011)则尝试从多个角度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资源供给、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等,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社会需求、FDI、对外贸易、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城市化和基础设施方面,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与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在本质上是对包括物质资源、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动态过程,而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人力资本之所以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关键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要素功能和效率功能。要素功能强调了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会造成其它生产要素(主要是物质资本)的集聚,使得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产业部门和地区具有使资源集聚到该部门和地区的比较优势,不仅提高了产业转化速度,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效率功能强调了人力资本作为技术进步的载体,会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诱发技术创新,并促进技术引进和吸收,有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就能发展技术集约程度较高的产业;反之,高质量劳动力的缺乏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当前劳动力的供给制约作用较小,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是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制约因素。因为未来产业发展趋向于利用先进技术武装产业,而这些产业的操作、运行都需要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才能完成。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表现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表现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作为支撑。

(二)社会需求与产业结构升级

需求因素主要是通过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产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产与生活需求的不断升级。因此,需求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原动力,需求总量的提高伴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需求结构变化直接推动生产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变化,由此导致了相关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进而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这些年以来,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一直偏低,由此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FDI与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产业结构的升级也需要资金的有效供给。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积累能力不足,亦即资本供给不足,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就成为发展国家弥补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理论研究表明FDI可以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其作用机制为:FDI可以通过资源、资产质量的改善,提升东道国投资结构;FDI能够借助于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提升东道国产业技术水平;FDI具有资本形成效应、市场扩大效应等,能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率提高,进而引起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四)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贸易也能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动力,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本国产业部门的技术和工艺流程的改造和提升,推动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当本国产业成长到一定程度,进一步利用本国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的状况,促进生产成本降低,形成比较优势,再进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通过出口,扩大国内需求,同时通过优化出口结构,促使资源、要素配置到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五)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

从理论上说,政府的政策和干预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适时适度的干预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之,产业政策制定、实施不当,过度保护本地区某些产业,限制市场竞争,则会延缓甚至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如何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采取适度的政府干预,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是现阶段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干预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出对企业生产经营,同时还会通过影响企业生产预期和投资激励,间接影响其生产经营。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市场的调节机制尚不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的干预力度较大,介入经济活动的程度较深。

(六)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资产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原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会推动各不同产业的发展,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将推动这些产业以不同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如加大对部分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从而改变原有产业结构;而对全部产业的投资会引起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当前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上,主要表现为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了发展这些产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不断加大对这些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加速发展这些产业发展,进而改变这些产业在所有产业中的比重,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七)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将导致产业效率大幅度提升,引致更多要素和资源进入这些产业,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靠技术,尤其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的调整,政府鼓励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在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不成熟、市场空间较小的背景下,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将导致这些产业效率迅速地大幅度提升,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资源流入这些产业,促进这些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由此也将带动与这些产业相关联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可以利用这些产业技术对一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达到推动整体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八)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直接紧密联系,城市化对于第二、第三产业呈现出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呈现出较微弱的抑制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引起了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导致了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交通、通信、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这些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九)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的状况还取决于一国的基础设施是否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包括硬性基础设施和软性基础设施等(林毅夫,2012)。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基础性影响,一个省份交通便利,吸引外部投资多,要素容易聚集到此地,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地降低运输成本,从而使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更可能在该地区发生集聚(Krugman,1991)。因此,在那些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规模经济较高的行业能够得到更快的成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大,且东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硬件基础设施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模型、指标设定与数据描述

(一)模型构建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资本、社会需求、政府行为、引资开发、技术创新、城市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故在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时,构建计量模型时加入这些变量,形式如下:

ISUit=α+βLnHRit+γKit+δFDIit+ζCit+ηGit+θXMit+λLnRDit+μRit+νTRitit(1)

方程(1)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其中ISUIit为第i个省t年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α为常数项,β、γ、δ、ξ、η、θ、λ、μ、ν为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HRit、Kit、FDIit、Cit、Git、XMit、RDit、URit、TRit、分别表示i省份t年的人力资本、全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消费、政府支出、进出口总额、技术创新、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εit为扰动项。此外,为消除回归模型异方差,对人力资本、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指标取对数。

(二)指标设定

指标设定的基本依据是所构建的方程1,结合数据的获得性来选择对应模型变量的对应指标。其中,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1.因变量巧ISUit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可以用非农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层次系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Moore结构变动指数,或者K结构变动指数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指标。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一般表现为第一、二次产业产值比重趋于降低,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因此,本文利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指标。

2.自变量HRit是人力资本指标,表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用各省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表示。

3.自变量Kit为固定资产指标,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重表示。

4.自变量FDIit为外商直接投资指标,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用FDI与GDP的比重表示。

5.自变量Cit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人民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

6.自变量Git为政府支出指标,表示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干预和扶持力度,用政府财政支出与GDP比重表示。

7.自变量XMit为国际贸易指标,表示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用各省的进出口总额表示。

8.自变量RDit为技术创新指标。一个省份技术专利越多,表明该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且更容易使当地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本文采用各省授权专利数表示技术创新。

9.自变量URit为城市化指标,城市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需求,而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城市化一方面引起产业结构变动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吸引人口流动。本文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城市化。

10.自变量TRit为交通基础设施指标,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基础性影响,一个省份交通便利,吸引外部投资多,且从交通成本考虑,要素容易聚集到此地,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本文用各省份铁路里程、公路里程和内河航道里程加总之后,与各省份国土面积比重表示。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以2000-2011年为时间跨度,选取该时间段主要是考虑中国21世纪以来主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发展方向,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以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利用当期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为了准确分析各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

(四)数据描述

本文依据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之比,计算了2000-2011年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图1),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第三产业比重存在持续上升趋势,且各省份差异较大。为了显示明显和方便对比,图1只显示了2000年、2005年和2011年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其中北京、上海、海南和西藏比较高,海南与西藏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发达,而工业落后,北京和上海主要是经济发展迅速导致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标领先省份与落后省份的绝对值差不断缩小。从表1来看,总体和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标准差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这表明在均值增加的同时,东部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存在扩大趋势。

从表1来看,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均值存在较大差异,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而西部高于中部,且中部也低于全国均值。在影响因素指标上,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方面,西部高于东中部,且东部和中部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低于全国的平均比重。从标准差上看,东中部西部区内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异不大,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地区差异较小。在政府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方面,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中部,这表明西部地区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大。在城镇化率方面,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且东部区域城镇化率差异较大。在进出口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方面,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在FDI方面,东中部地区大于西部,且差距较大,并且东部和中部区域内部各省份吸引FDI的差距也较大。在专利授权数方面,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且东中西部内部区域的差异较大。从交通基础设施上看,东部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且内部差距较大。在人力资本方面,东中部地区高于西部,而且三个区域内部差距较大。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为确定适用模型,本文采用2000-2011年31省(市区)面板数据,分别进行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并进行了Hausman检验。需要说明的是变截距模型可反映模型所体现的个体差异,因而本文并未对样本数据进行F检验,而直接使用变截距模型。经检验,Hausman统计变量相对应的概率是0,检验结果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原假设,所以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为了考虑省际间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的差异性,本文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固定效应分析,结果见表2。从估计结果来看,R2均达到0.85以上,且F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

从中国面板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的自变量有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其中影响强度最强的是交通基础设施,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交通里程每增加1%,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增加4.72%;其次,授权专利数每增加1%,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增加3.76%;第三,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增加3.41%;第四,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增加2.02%;第五,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每增加1%,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增加0.09%。另外,政府财政支出和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负向作用,而消费需求、进出口总额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统计效果上不显著。从实证结果上看,投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比较大的因素。

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同时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这三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在东部地区不显著,且对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比较大。消费需求对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起着正向作用,而在中部地区起负向作用。政府财政支出对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显著,而在中部地区起负向作用,而在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进出口贸易在东、中部地区起负向作用,而在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城市化对东部地区效果显著,而中部效果不显著,西部地区起负向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显著,而在中部地区效果显著,西部地区起负向作用。

在东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城镇化。在中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在西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消费。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例,验证了各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投资供给、需求、政府支出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共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如下:各影响因素通过供需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从而影响各种资源、要素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分布、配置和使用效率,产业结构也会随这因素的影响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互动影响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因这些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其中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物质基础,社会需求和城市化使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政府财政支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保障;交通基础设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外部环境支持。另外,应明确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最重要是应该清楚哪些因素在逼迫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良好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保障。

2.从国家层面来看,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机制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在东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技术创新,在中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在西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人力资本、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

(二)研究启示

1.鼓励和扶持技术创新,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是生产效率提高和效益的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变换,产业结构升级不能只靠投入了,而要靠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扶持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投入人力资本,应提高教育支出、扶持高等教育和技术院校发展,加大对创新人员投入,增加各个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2.继续鼓励各个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时应明确本地产业状况,应围绕产业链条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关注本地的生态容量,考虑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经济效益状况、生态效益、规模效益,使外资起到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各个产业的技术升级的作用。

3.提高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吸引优势生产要素聚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和网络工程,不仅需要核心技术和人才,不断加大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聚集人力资本的条件。目前,产业转移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利润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地区只有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不断吸引这些产业来本地,从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4.明确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采取差异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地域广阔,各个省(市区)之间经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各个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也有显著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主要还是靠加大政府财政支出、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推进城镇化和积极鼓励技术创新为主;中部地区除了像东部一样加大技术创新和固定资产投资外,还需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西部地区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外,还需要增加资本存量,刺激社会需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因此,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国应明确每一个地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因地制约加以完善,从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盐城市亭湖区固定资产投资现状简析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