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12-29 13:36袁敏露费喜敏
科教导刊 2014年36期

袁敏露 费喜敏

摘 要 论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较高,但是“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很低。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家庭社会资本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发现,户籍或者家庭居住地在农村还是城市两个变量,对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能否接受到农村就业”和“是否更愿意到农村就业”均有重要影响,而专业是否涉农这一变量对“是否更愿意到农村就业” 的影响不显著等主要结论,并分析了隐含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 农村就业意愿 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Wish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to Work in Rural Areas

YUAN Minlu, FEI Ximin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This papers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higher forestry universities students "can receive rural employment" ratio, but "more willing to rural employment" ratio is very low. From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family social capital factors two factors,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und that two variables household or family living in rural or urb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receive rural employment "and" whether it is more willing to rural employmen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agri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whether this variable to" influence whether it is more willing to rural employment "is not significant, and other major findings and analysis of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mpli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rural employment wish; logistic model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三农问题的解决依然存在很多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农村人才匮乏。①在农村建设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态势下,引导大学生赴农村就业、鼓励大学生参与农村建设,是破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②然而,从大学生整体来看去农村就业的意愿不高,实际到农村就业的人数更是非常有限。如何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③本文以农林类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情况。并利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赴农村就业的意愿情况以及影响因素。

数据获取方式为网上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涉农院校,调查对象以大三大四的学生为主,包括少数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370份,其中有效问卷345份。

1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意愿及可能影响因素分析

1.1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意愿的整体情况

从表1 中可以看出,(1)半数以上(61.74%)的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可见,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是较高的。(2)大部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更愿意到城市就业,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很低(14.20%)。这一调查结果与上一题“能否接受到农村就业”的调查结果差距很大。可见,到农村就业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只是次优选择,如果在城市不能找到较满意的工作时才会考虑去农村就业。(3)大部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73.04%)更愿意到东部地区就业。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更加发达,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就在东部。73.04%这一比例之所以如此之高,部分原因是本次调查的样本中,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但即使去除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选择去东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是非常之高的。

2 各影响因素与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关系的基本统计分析

2.1 个人因素

性别等个人因素与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的关系,其统计结果见表2。数据显示,(1)性别因素对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明显,男生只是略高于女生。(2)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大大高于非涉农专业,而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二者的差距明显缩小。(3)户籍和家庭居住地在城市还是农村,对能否接受去农村就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户籍和家庭居住地在农村的,能够接受去农村就业的比例远远高于在城市的学生。更愿意去农村就业的比例,也是农村的学生高于城市,但是差距有所缩小。

2.2 家庭社会资本endprint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父亲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的,“能接受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能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最低。基本表现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能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越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最低,但是这里的基本统计分析无法看出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

(2)父母的职业与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父母的职业类型作了如表4中的划分,不同于较为传统的以及其他文章中常见的划分方法,主要是因为本论文分析问题的需要。做了这样的划分之后,发现父母亲的职业为“农村高薪稳定职业”的,“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和“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都明显偏高。而父母职业为“城市高薪稳定职业”的,“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和“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都是最低的。父母职业为“普通农民”和“普通工人”的,“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和“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都是介于二者之间。

(3)家庭年收入与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家庭年收入为“3万元以下”和“3-6万元”的,“能接受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比例最高,在这两个收入段,“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也是较高的。家庭年收入与“能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它们之间似乎表现出了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不明显。

3 主要结论及隐含的启示

(1)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相对较高。61.74%的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高于李海贞(2006)、马鹏鹏和张文雯(2010)以及范明和张静雯(2012)的调查结果,他们的调查未对是否是农林院校大学生进行区分,说明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是偏高的。

(2)大学生“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很低,并远远低于“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比例。说明农村人才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只是次优选择,当面临城市的就业机会时,他们更愿意选择到城市就业。要改变大学生的这种偏好,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因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差,是大学生更倾向于到城市就业的重要原因;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人才引进的投入,提高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的待遇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依然是非常传统的,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来选择所学专业,以及决定就业方向的大学生比较少。

(3)家庭居住地或者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高于在城市的大学生,因此引导这部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对容易,同时,这部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之后,也更容易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做出长期贡献,而不是仅仅把农村作为一个跳板,例如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希望到农村做村官,目的是以后考公务员可以加分,最终还是要离开农村。同时,回归结果显示在家庭社会资本越好的家庭,大学生就业受到父母的影响越大,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展开对父母的宣传也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迁的阶段。大学生就业决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受到自身情况、家庭状况以及观念的影响。我国很久以来就存在考大学是为了跃龙门这一观念,意思是说农村学生考大学是为了离开农村,那么城市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会愿意到农村工作。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等的发展,一些人改变了观念,但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很慢的,要受到路径依赖的限制,所以,能够接受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虽然比例较高,但是,和城市对比,更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如果统计包括非农林类院校的大学生这一比例还要更低,因此,要加快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步伐,需要政府行为的介入,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这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应有之意。

*通讯作者:费喜敏

本文受到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SCG119)的资助

注释

① 赵莉,张伏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交互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46-1848.

② 中国教育在线.2001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http://career.eol.cn/kusi _xun_4343/20131210/t201312100_1050496.shtml,2013.12.10.

③ 李黎明,张顺国.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J].社会,2008(2):162-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