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丹 赵琼
摘 要 本文结合民办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利用PDCA循环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供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PDCA循环 高职教务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HUANG Yandan, ZHAO Qiong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5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deep-seated reason generated by the PDCA cycle to find out problems, and provide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Key words PDCA;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1 PDCA循环的内涵和特点
1.1 PDCA的含义
PDCA循环(PDCA cycle),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如图1所示),最早是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
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图1 PDCA循环的意义
1.2 PDCA循环的特点
(1)大环套小环,一环套一环,小循环推动大循环。PDCA循环不仅适用于整个组织,也适应于组织内各个部门甚至个人。各级部门根据组织的方针目标,都可设置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组织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组织上下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管理的效能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3)门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进步一步。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管理的车轮滚滚向前。
2 PDCA循环的管理步骤和方法
管理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持,维持是遵照标准来从事工作,并针对结果的异常状态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状态;另一类是改善,改善是打破现状、创造变化、提高实力、将目标放在水准高的地方,拟定达成计划并确实执行,并随时掌握实施结果,若未能达成预计目标则须再深入检讨,采取处置措施。
不管是维持活动还是改善活动,都可以使用PDCA循环,使整个组织或部门在稳定中求得发展,不断得到提升、进步。
3 PDCA循环在高职教务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高职院校中的教务管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遵循高校教学管理规律,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并最终顺利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教务管理主要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教学改革和建设等诸多环节的管理。
教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系部的教务管理更是体现了繁杂性、连续性、严密性、规律性、服务性的特征,教务管理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决策的科学性。
3.1 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一级教务管理机制落后,缺乏创新性。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基本延续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的管理方式,以班级和专业为单位,以教师、学生和课程为关注点进行校内的封闭式自我管理。教务管理权力集中在教务处,教务处直接受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领导,各系部教务管理人员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下命令的权力,相对被动,工作过分强调规范性和服务性,管理水平停滞不前。(2)二级教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缺乏工作热情。系部教务管理人员日常性事务多、任务重、待遇低,又要准备教学材料,又要迎接检查,使得基层教务管理员工作压力非常大,而且经常需要向教师催交材料,容易引起教师不满。因此,有相当比例的教务管理员厌倦了日常的工作琐事,民办院校教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少,职称晋升更是遥不可及,不免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的前途表示担忧,工作满意度非常低,缺乏对工作的真诚和热情,人员的流动率较高。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近些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发展到了万人规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激增,而教务管理人员数量、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基本维持不变,导致了问题的凸显。(2)民办院校为了突出办学特色,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校企合作,增加实践、实训环节,给教学安排、学籍管理等工作带来了难度。(3)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薪酬和职称挂钩,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教师无教学积极性、无心科研,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对教务人员的管理应付为主,很少能认真对待。(4)人事制度不完善。学校组织结构过于官僚化,权责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完善或完善却执行不力,制度不能激励人,工作效率明显降低。endprint
总的来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体制出现了问题,因此,要想治标又治本,必须改革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
3.2 解决问题的措施
要改革民办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就要去行政化,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以下改革:(1)转变管理理念。教务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可以切实提高系部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素质教育。教务管理应该从原有的静态、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开放的管理模式,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革。(2)改革人事制度。民办高职院校的人事部门应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遵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精简机构,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要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还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专任教师参与到系部的管理中来,有效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量。(3)要学会集权和授权。在学校创立的初期,集权模式的确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仍然采用集权就会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爆发,要适时采用授权,将部分决策权长时期地留在下级管理人员手中。教务管理的不同层级要权责明确,可将调停课的办理、外聘高职称和企业兼职教师管理、教师超工作量酬金核算权、继续教育学院课程安排等权力下放到各系,学院教务处主要负责宏观管理与服务功能,稳定教学秩序,积极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3.3 教务管理的检查与评估
学校和教务部门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分工协作,按照制定的解决方案去实施,避免因“教务计划”和“教学执行”分属不同的主体,导致上下级沟通不畅,执行力不够,更多地要求一级教务人员不断地监督和检查实施的效果,必要时制定评价量表逐项进行检查,出现问题或偏差时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上一级,提出解决办法。在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中,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班级—系部—教务处—学院”逐层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保证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分别由各班级学委、系主任、教务处长、教学副院长对各系统负责。
3.4 总结经验、制定标准
根据措施对执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清楚问题的类型,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就是常态问题,应将解决方法制度化,今后出现类似情况可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出现频率较低的属于非常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靠教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其解决途径是通过日常的岗位培训加强两级教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基层教务管理人员,他们的素质是确保教学秩序良性运行的关键,通过他们的成长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最符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管理流程;对于已经发现但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纳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继续研究。
总的来看,利用PDCA循环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教务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学校发展的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教务管理的内容产生影响,在现有阶段上解决主要问题后,教务管理的水平就会得到提升,在新的阶段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再通过PDCA循环加以解决,不断地优化教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务管理水平,与时俱进,从而保障高职院校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礼管.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研究[J].科教导刊,2013(5):16-17.
[2] 韩军荣,郎涛.改革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及优化办学环境的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8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