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俊才
摘 要:高中语文中蕴含着及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的价值、尊严、追求等,引导他们关注人性的自我关怀。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通过合理安排好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美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丰富教学形式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47-02
人文精神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人性的自我关怀,也常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和追求等的维护。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塑造理想的人格,它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构成相应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渗透是不可被忽视的。
一、人文精神基本内涵
1、人性的展现
人文精神基本内涵之一就是人性的展现。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一个探讨有关人类生存价值及生命取向的哲学问题,它推崇人性的真善美,而摒弃人性的假恶丑。它展现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人生。
2、人与人、社会、自然
人文精神的另一内涵应该是注重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与统一的发展。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连结是通过“爱”来实现的,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对自然的爱,这就是人文社会所启迪的人类生存的智慧。
3、人类的文化
人文精神还有一个内涵就是人类的文化。人文精神的形成是经过人类文化所教化过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和思想。它包含了人类文化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宽容、和谐、博爱等优秀的精神品格,是对优秀精神文化的良好传承与发展。高中语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非常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对课程本身的内容进行理解,而且也要对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吸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1、语文课程的合理安排
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就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目标,因此,绝大多数的教师也都采用题海战术,将学生淹没在各科各种的习题练习中,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幸免于难。但实际上,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语文涉及大量优秀文章的阅读、赏析和自己的写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优秀的文章,培养自己的兴趣,对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刻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师就需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语文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有效、合理的整合学习资源,将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进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中,这样既有利于他们理解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也有利于他们自身人生价值观的建立。
2、重视美文阅读
高考作为高中学生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失去了太多可以按照自己意愿进行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仅有的一些时间的缝隙也被大量的习题填满,学生缺少交流、沟通,也缺少了课外书籍的阅读,知识面很窄。作为语文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提前帮助学生筛选一些优秀的美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不少优秀的美文都以大量的人文精神作为思想上的支撑,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这些美文,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受到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影响,获得思想上、情感上的熏陶,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古至今,贯穿中外。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师,就应该将充分利用好这学习资源,将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来对学生的自身精神体系进行培养,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教材中《伶官传序》为例,其中青蛙效应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一只青蛙被扔到了开水里,它立马就跳了出来,因为滚烫的热水给了它很大的刺激,但当把青蛙放进一池温水中,青蛙并没有立刻跳出来,当水温慢慢上升,青蛙也没能感受到危险的来临,直到最后,水温到达了一定的程度,青蛙终于因无法跳跃而被滚烫的热水所烫死。这一个寓言故事包含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人文内涵,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学习到蕴含在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堕落的道理。
4、丰富授课的形式
在应试教育这一大背景下,语文的教学往往会出现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或讲解,这就常常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此时就要丰富授课的形式来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据有关心理实验的证明显示,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内,既有兴奋的时候也会有低谷的状态。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一特点,在上课时动静结合,既要有与学生互动讲授的环节,也要有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以《窦娥冤》为例,文章不少地方充分表现了窦娥的遭遇的悲惨,如在刑场的那一场泣天地鬼神的情节就是充分的体现,在进行这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模拟情节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或是情境再现,再让其他学生谈一谈各自的感受,使他们最大化地感受和体会书中人物真实的遭遇和情感,以此来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人文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应采用情境交流的方式,即在对文章的理解上要结合时代的背景,这样,在对一些人物的评判上就可以更加的全面,如果单纯的从我们的视角出发,就往往会显得狭隘,同时也难以挖掘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忽视了文章所处时代的特点。采用情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转换立场,对文章中的人物重新审视,
加深对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应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先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一系列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重视学生的美文阅读、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和丰富授课的形式等。希望对教育者优化教学质量能产生一点帮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 乐.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廖朝晖.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养成[J]. 语文天地,2014,19:77-78.
[3] 刘景祥.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学周刊,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