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修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4-12-26 03:55王一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升国旗

王一林

摘  要:班主任是雕塑学生心灵工作,一个班主任如果懂得一点美学常识,将会使工作得心应手而富有特色。本文试举几例浅说之。

关键词:升国旗;衣着风波;剪头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38-01

一、升国旗

升国旗是学校定期举行的仪式,有的学生,班主任总要站在身边监督他立正,安静,敬礼,可班主任不在身边就乱套了。于是,班主任总是苦口婆心地开导学生: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红色是国家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升旗仪式应该严肃,每个人都要守纪律,每个人都要向国旗致敬。结果呢?效果有一点,但作用不大。

怎样进行升旗教育呢?我是这样做的:升旗时,提醒同学们说,升旗是很美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和欣赏升旗仪式的美。你看,在校园那高楼大厦的灰墙砖,周围的绿树和围墙上的爬山虎,以及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该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图画;你听,在静静的氛围中,义勇军进行曲那雄浑的旋律,铿锵的节奏又该是一种多么壮观的音乐。我们看到这壮美的图画,难道不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共和国的光辉历程吗?在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同学们的脑海里难道不会想起革命先烈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吗?不分昼夜,不熄灯火赶在敌人的前头攻险吗?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播放“永远的丰碑”时,难道不回荡起振心吗?要解放全中国,那炮声、枪声响彻整个中国,响彻整个世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激荡人心的声音吗?会的,当然会的!那时,我们会沉浸在雄伟、肃穆的美中,那庄严的国歌声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给我们极其强烈崇高的美的享受。由此,同学们的心中一定会升腾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说得多好啊!诚如高尔基所说的:“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我想,如果我们当班主任的的都这样,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处处满足他们的爱美天性,随时随地都注意用美育来引导他们,教育效果恐怕会更好。

二、衣着风波

有一次,一位学生和自己的家长为衣着问题争吵起来,一个说要脱,一个说要穿,双方疆持不下,这种现象,说不定有些学校也发生过。那么在服饰问题上怎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呢?我对这位学生讲了一段话: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描写一次舞会上两个女子的服饰:公爵夫人的女儿吉提穿了一身讲究的衣裳,在浅红裙罩外面衬上网纱,头梳的高高的,头上带的有一朵两片叶子的玫瑰花,脚上穿浅红的空心高跟鞋,金色的假髻密密层层地覆盖在她的头上,黑天鹅绒带缠在她的颈项。而另一个青年妇女是安娜,她穿一身黑色的天鹅绒长袍,长袍上镶了威尼斯的花边,她头上乌黑的头发—全是她自己的,头上梳了一个小小的三色紫罗蓝花环。她的发式并不引人注目,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颈上和鬓边那小小的执拗的发髻,增添了她的妩媚。值得注意的是穿一身黑衣服的安娜出现在舞会大门口时,竟把所有在场人的视线吸引到她的身上,对她的美丽惊叹不已。吉提看到安娜的装扮后,立即泄了气,强烈地感到安娜比自己美。简言之:“只要朴素的打扮,不要故意讲究服饰,人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你说:“对吧!”安娜服饰成功有三个要素,这就是得体、合度、协调,最后使这位同学点头赞同,自觉地脱下了衣服,并在以后的衣着上再也不胡乱打扮,追求新奇了。

我看只有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他们较高的审美情趣,才能解决学生的服饰问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高尚了,就能自觉地认识美,比较美,选择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三、剪头发

班里有两个同学留了很长的头发,作为班主任,当然早就知道了,怎么办?是利用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起来的威信下“剪发令”,还是进行说服教育呢?

我这位班主任只好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起如何审美?我说:“审美观具有民族特点。一个民族认为美的东西,另一个民族不一定认为美。例如:非洲一些国家的妇女以戴上鼻环,大脚环为美。如果我们的女同学也学着戴,你们说美不美?”一阵笑声过后,我又说:“同学们有自己的爱好,这一点我理解你们。但是大家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是非观和审美观,不能不良好的习惯在学校隐入。学校有明确规定男生不得留长发,女生不得烫发,戴首饰,同学们有什么看法?”讲到这里,教室里鸦雀无声,那两位留长发的学生低下了头,第二天那两个男生的长头发就剪掉了。

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光在传授知识,而在激励、唤醒、鼓励。我相信学生自己的力量,相信学生改正错误的可能性,所以才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说:“教,不能取代于这种直接的影响”。列宁同志这样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力量是潜在的,是无形的,其效果是特殊的,意义是深远的。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强,小孩在呱呱坠地的时候,什么也不懂,随着时间的增长,他的知识领域也就不断地扩大,无一不是大人的言行中模仿中来。儿童对大人的言行耳孺目染,潜移默化,日久成为自己的知识,自然的习惯。在进入学校以后,随时接触的是教师,教师在儿童心目中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同样是心目中的一块天,一切都是教师的对,一切向老师学习,对老师的言行进行模仿,效法,形成自己的习惯,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从这一点说教师的言行修养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假神”就是这个道理。“昔孟母,择邻处”为的就是孩子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总之,美学是架在班主任与学生中间的一座桥梁,在美学的感召下,师生间的感情会日臻融洽起来。从美学本身的性质来看,它既有哲学上的趣味,又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爱好和欣赏,因为很自然地对学生具有一种魅力。如果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中贯彻美学思想,那么师生的心灵就会在这座桥上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就可以找到许多相通的情感和共同的语言,让学生心悦诚服,以美学受到感化以此为范。

猜你喜欢
升国旗
没有观众的升国旗仪式
观看升国旗仪式
盛世华章
升国旗
九年如一日,每天升国旗
孙杨要求重升国旗
第一次升国旗
让升国旗唱国歌成为永恒的教育形式
升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