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文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功能科 定西7430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且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1]。宫颈癌手术往往对患者造成膀胱功能障碍,常出现尿潴留的病症。尿潴留会对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给患者经济和精神上带来压力[2]。本文对我院68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综合防御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69岁,平均43.3岁;实验组患者年龄33~75岁,平均46.9岁。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均为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包括子宫、子宫周围韧带、子宫颈旁和阴道旁感染的组织部分、腹膜外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术后两组患者均用16号双腔气囊式导尿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况和身体现状制定护理措施;在手术前2 d和术后5 d指导患者进行尿道、阴道、肛门部位收缩与舒张锻炼,3次/d,每次5~10 min;术后7 d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导尿管定时开放,鼓励患者尽可能每4小时排尿一次,使患者术后的排尿反射恢复正常。术后15 d将尿管拔除,拔尿管前嘱患者饮水400 mL,在肛门内注入开塞露20 mL,嘱患者在排尿时深呼吸,在排尿器内倒入适量的热水;患者拔除尿管7~10 h后再次排尿,彩超下测残余尿量;对患者自行排尿情况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对患者拔除尿管后出现的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因素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1.2.2 对照组 常规进行术前注意的相关问题以及简单的心理疏导;术后7 d定时开放放置在体内的导尿管,3~5 h开放一次;术后14 d拔除导尿管,嘱咐患者饮水排尿;患者自主排尿7~10 h后再次排尿1次,彩超下测残余尿量。
1.3 护理方法 手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引发了尿潴留,因此在护理中要采取预防尿道感染的措施。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导尿管放置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选择适当材质的尿管;使用一次性导尿管,熟练操作尿管的放置与连接,在短时间准确无误地完成尿管放置,减少污染;在尿管放置期间要严格护理尿管,对患者的会阴部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擦洗,2次/d,保持其外阴及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并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与清洁,防止患者在活动时尿袋中的尿液流入导管进入尿道引起感染;每天留取尿液的样本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尿液的异样和尿路感染;患者的饮水,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在2 000~3 000 mL,适当地增加饮水量可以提高排尿的次数,有利于尿道的畅通,减少尿道干燥引起的感染[3]。
1.4 尿潴留的临床诊断标准 宫颈癌术后尿管留置一般为12~15 d。尿潴留是指患者在拔除导尿管之后自主排尿或者排尿后在膀胱中留有残余,残余量≥100 mL。检测方式:拔管5~6 h后排尿1次留下的残余尿量,如果残余尿量<100 mL,则视为正常;如果残余尿在100~120 mL,经处理不能正常排出,则为尿潴留;如果残余尿>120 mL,再次插入尿管,尿管放置4~7 d后拔管测残余尿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1次残余尿测定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第1次残余尿测定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情况比较 例(%)
3.1 宫颈癌术后容易引发尿潴留 宫颈癌手术时,为了彻底根治病毒,将膀胱和输尿管上段的神经部分切除,或将膀胱及尿道上的副交感神经同宫旁组织主韧带及盆腔淋巴结一并切除。神经切除必然引起膀胱麻痹和肌肉萎缩,导致术后发生常见的尿潴留。宫颈癌手术创伤面比较大,涉及神经的切除,使血液循环减少,加上麻药的作用,使患者神心紧张。伤口愈合时间长和导管排尿的原因,很容易形成尿潴留。
3.2 腹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作用 排尿的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膀胱、阴道、尿道、盆底和会阴等多部位肌肉协同来完成的。宫颈癌手术对完成排尿功能部位的神经造成了损伤,使排尿功能减弱,因此对部位肌肉舒缩锻炼有利于恢复功能。
3.3 定时排尿结合个性化排尿有利于排尿功能的恢复 在手术后7 d,嘱咐患者在间隔3~4 h开放1次导尿管,同时也根据患者膀胱充盈程度和排尿的意识安排排尿时间,指导患者尽可能地按照正常方式排尿,有利于膀胱中残余尿液的排空。在排泄器中放入热水可以使外阴部肌肉受热而松弛,帮助尿液排泄,提高排尿的几率,减少尿潴留的发生[4]。
3.4 插入和拔除导尿管与呼吸动作协调的意义 在导尿管的插入与拔除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心理紧张,加之在整个过程中对尿道黏膜产生的损伤,会使患者有疼痛感。患者在插入和拔除导尿管的瞬间,神经极为敏感,大脑处在高度的兴奋状态,失去对排尿意识的控制。严重者可以使尿道和膀胱附近的肌肉痉挛,排尿失控,以致发生尿潴留。在导尿管插入和拔除的过程中,患者的深呼吸可以减轻紧张的心理,使肌肉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下,对插入和拔除的物体不够敏感,使插入和拔除尿管的阻力减少,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
3.5 开塞露的作用 开塞露成分为山梨醇(45%~50%)、硫酸镁(10%)或含甘油(55%),此药物能够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同时也能刺激膀胱收缩而引起排尿反射,可以提高排尿的成功几率。
3.6 心理护理的作用 导尿管在患者的体内长期滞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使患者不能自由活动,而且感觉到非常不舒服,产生失落、悲观、紧张和焦虑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抑制排尿意识的产生,也会造成尿潴留出现。因此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醒患者注意排尿时间,提高及时排尿的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本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9.41%,实验组为8.82%,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3例尿潴留患者再次放置导尿管帮助排尿后,尿潴留消除。因此,在宫颈癌术后使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护理效果,减少尿道疾病等病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康复。
[1]李惠年,黄霞,罗予玲.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10,20(3):55-56
[2]王晶,朱娜,陶岚.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实验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7):60
[3]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410
[4]吴婉如,黄柳华,杨小巍.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2,9(31):2 869-2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