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荣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4月,扬州市召开政协七届十六次主席会议,主题为“加强我市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扬州应该如何围绕基本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实施和完成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驱动能力逐渐突显,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强国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已明确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了“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也把“创新驱动”作为本省“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江苏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战略之首。同时,作为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和全省推进“两个率先”的先行区,即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无疑成为本地区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和“指示灯”。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扬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决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的应用日渐深入,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效应日益突出,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扬州是一座具有2 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在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扬州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重要的资源,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扬州发展要实现更大的突破,迫切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因此,产教融合即将成为扬州经济转型、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扬州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更加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推进教育改革、紧密产学结合、开展与企业的联合创新。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使高等职业院校快速追赶,适应乃至引领产业发展。
扬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以及“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虽然扬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环境优越,但由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没有进行很好的资源整合并形成产业优势,旅游对城市经济的推动存在一些滞后之处。如何将巨大压力转换为动力,激发自身潜力,是扬州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政府要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与扬州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建立并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在基于产教融合的基础上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强化国际战略合作,全面推进扬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快扬州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路径。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只有搭起基本框架,才能统领整个战略的全面实施:一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扬州市在2010年8月就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实施意见》,但是这个转变进程却非常缓慢。实践证明,推进自主创新可以成为加快扬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另一方面,要形成创新驱动的基本框架。创新驱动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创新是以科研院所、高等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创新。技术创新则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通过科研人员和企业骨干的协同合作,实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合理对接。因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的瞄准定位不同,其前沿技术取决于知识创新,而市场需求取决于技术创新,两者融合可以使研发的新技术既有产业价值,又有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目前,扬州创新驱动系统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无缝对接,助推企业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实现软着陆,就必须搭建好创新驱动平台。通过重要载体集聚创新要素,充分激活各类创新资源,有效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当前,加快建设“创新扬州”的首要前提,就是在充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搭建好三大平台,即打造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最终实现扬州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顺应扬州人民创新发展愿望的内在需求。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审核认定,2013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252.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增长量高于省均2.4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基本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因为扬州有着近2 500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机制的运行、推动、保障和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如图1所示)。通过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推动扬州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扬州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图1 创新驱动发展机制
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强。跨国公司旨在集合全球的开发资源,整合在公司运营过程中所有的相关资源以及技术,使得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创新主体的活力。相对于科研院所和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的创新活动更贴近生产领域,更加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目前,扬州地区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研发实力普遍不足,市政府除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校企战略联盟,形成校企合作关系;还可以依托扬州碧波荡漾的瘦西湖5A级风景区、千年古刹大明寺等著名旅游胜地,以及“4.18国际经贸旅游节”这样的契机,加强国际战略合作,引入高端产业,实现科技资源共享[2]。
总而言之,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下,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加强国际战略合作,既是扬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扬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支撑路径。
[1] 陈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2013,(3):42-45.
[2] 黄晟.宁波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路径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出版社,2009.
[3] 周立德,周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253-255.
[4] 苏源泉.基于十八大精神的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4):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