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老妪形象

2014-12-24 13:50吴程玉
艺术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形象分析老妪儒林外史

吴程玉

摘 要:在《儒林外史》中,女子本是陪衬,目前对书中女性的研究更侧重于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对老妪的分析研究很少,老妪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更能体现出一个女子的一生,对老妪形象的分析研究,更有利于了解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

关键词:《儒林外史》;老妪;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中的老妪形象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以王冕母亲为代表的老妪,她们见识非凡,对现实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二是以范进母亲为代表的老妪形象,她们重感情,轻名利。三是以沈大脚为代表的职业老妪。四是以权卖婆为代表的老妪形象。

1 以王冕母亲为代表的老妪形象

王母在丈夫死后没有因家里济困难而不让孩子上学,而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供孩子继续读书,后因经济上实在无力让孩子上学,让其去邻家放牛,放牛得来的钱王冕用来买书,买颜料画画,王母也不反对。知县上门拜访王冕,王母独自应对毫不畏惧,面对买办的再三询问,只回到“不知在哪里”,后王冕因得罪知县要躲了出去,王母也极其支持。王母病故前的一番话更是鞭辟入里,“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墓,不要出去做官”。王母作为一个乡村妇人,却有胆有识,一句对“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1]的认识,更是与书中那些为了做官蝇营狗苟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鲁编修的夫人也是不以当官为意的人,鲁编修因慕蘧公孙的名,将其招赘进来,在发现其是个喜欢诗词歌赋且对八股文不甚在行的名士时十分生气,鲁小姐也因蘧公孙不作举业而眉头不展,只有夫人从中调解,不以为意,认为就算不中进士不做官也没什么,这和鲁编修因气女婿不肯做举业而中风,因升官高兴而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以范进母亲为代表的老妪形象

这类女性与第一类女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就是都不以当官为意,她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看不透世情,但是她们都发自本能的重亲情,认为若是当了官就再也见不到儿子,这官不当也罢。

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考,到五十四岁才考到个秀才,在这三十四年里,二十多次的应考都失利了,范母并没有任何不满,也没有阻拦。因为范进没有盘缠却执意要去参加乡试,范母在家饿了好几天,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喜的疯了,范母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什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在范母眼里,儿子考了三十多年不中、饿了三四天都不是“苦命的事”,儿子因为中了举而发疯才是“苦命的事”,中了举人这事在她眼里全不以为意,这时的范母只担心儿子。范母的思想觉悟没有那么高,并不像王冕母亲那样是因为了解儿子性情,认为做官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才不看中做官的,所以在范母得知自己有了丫鬟房子,金银器皿的时候欢喜死了。

书中还有一些老妪也和范母一样,重亲情轻名利。例如,匡超人的母亲,匡超人离家一年多归来后,匡母对儿子叙述自己的梦,“一夜又梦见你头戴纱帽,说做了官,我笑着说‘我一个庄农人家,哪有官做?旁一个人道:‘这官不是你儿子,你儿子却也做了官,却是今生再也不到你跟前来了!我又哭起来说:‘若做了官就不得见面,这官就不做也罢!”。王玉辉的妻子,王玉辉的女儿因丈夫死了,也要寻死,身为父亲的王玉辉十分鼓励,认为这是青史留名的好事,得了一个好题目死,王玉辉的妻子却强烈反对,极力劝阻女儿。

3 以沈大脚为代表的老妪形象

在《儒林外史》中,女性可从事的职业有媒婆、虔婆、牙婆等,她们牺牲女性、奉承男性,靠相互出卖,博得一个在男性社会里生存的机会。

沈大脚在王太太嫁给鲍廷玺的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王太太是有名的胡七赖子,没人敢惹,沈大脚却几句话就轻松地说成了这门亲事,足见沈大脚说媒的本事。在她的相公沈天孚提起王太太时,她马上就能说出其日常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要找何样的人家,所以她能很容易说成这门亲事。沈大脚说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她就编造什么,王太太的要求是“要是个官,又要有钱,又要人物齐整”,所以沈大脚便将一个管戏班的说成是个举人,不日就要做官,家里又开着字号店,广有田地,而且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的笃定,并一再保证自己没有扯一个字的谎,但沈大脚对鲍家关于王太太的情况并没有任何隐瞒,只因鲍家想取个有钱的媳妇,沈大脚夫妇想赚个谢媒钱,沈大脚就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王太太。但她做媒并不是一味地蒙骗,在杜慎卿纳妾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她通过跟杜慎卿的小厮闲聊来了解其喜好,在向杜慎卿说的时候也只是提了姑娘标志,并有一个同样标志且会唱戏的兄弟,而后面的章节确实说明了杜慎卿好男风且爱听戏。沈大脚对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不是因为她良心发现,因杜慎卿是世家子弟,名门之后,是沈大脚招惹不起的,即使是纳个小妾,她也是十分尽心尽力,这点从杜慎卿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杜慎卿极其讨厌女人,隔着三间屋都能闻到她们的臭气,但是他对新纳的小妾虽不喜欢,却没有不满,可见这个小妾是沈大脚用心找的。

来宾楼里的虔婆,虔婆本是嫁给个戏子,因家里的童养媳聘娘长得好看,便做起了这门生意。虔婆本身也是不幸的,嫁了丈夫,但其夫只是希望娶个老婆来替他接接气,接的是什么气?一个正旦,因长胡子做不得生意,取了一个又黑又胖的女人后“鬼也不上门来”,从第四十二回汤大爷、二爷和鲍廷玺的对话中,鲍廷玺要带汤大爷去戏子葛来官家,汤二爷便问“他家可有内眷?我也一同去走走”,鲍廷玺建议汤二爷去“十二楼”,第五十三回交代了十二楼就是乐户、官妓聚居的地方,以此可分析这个正旦本身做的就是皮肉生意,嫁了个这样的相公,虔婆的婚姻本就是个悲剧,可是她面对同样不幸的聘娘时,没有什么悲悯之心,只是想利用聘娘赚钱,无论是国公府亲戚陈四老爷,还是呆名士丁言志,对虔婆来说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聘娘从他们身上拿到钱财,至于嫖客是什么样的人,聘娘愿不愿接客,她不关心。

卖花的姚奶奶,她混迹于市井,靠卖女性用品过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游走于各种人物之间,她能陪着贞静贤淑的名门妇人杜娘子游玩,也能同当地的喇子一起讹嫖客钱财。

還有一些老妪,如杨执忠的妻子,跟着杨执忠在大年夜饿着肚子,在杨执忠严厉的训斥下,偶尔回嘴还会遭到丈夫的殴打,儿子只知赌钱吃酒,杨执忠妻子面对这一切时,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顺从。鲍文卿的妻子因为女儿、女婿的关系,不喜欢继子鲍廷玺,将其撵出家门。粗俗不堪的权卖婆,在方家老太太入祠的那天,一边同方六老爷说话,一边“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

还有一些心地善良的老妪,如鲁小姐养娘劝鲁小姐不要和姑爷生气;牛奶奶千里寻夫;杜少卿的奶妈劝她少喝酒;王三姑娘的婆婆劝其不要寻死,就算儿子不在了,公婆也会养着她;陈四老爷的房东董老太,苦口婆心地劝陈四老爷不要去青楼,这些人物在书中只是点缀,但也反映出了一些老妪的人生经历。

《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来讽刺那些围绕着功名富贵蝇营狗苟的儒林中人,对书中的女性的研究很少,对老妪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老妪作为女性人生的最后阶段,她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反映出她这一生的经历。对老妪的形象的分析研究,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下的女性的生存情况和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 吴敬梓(清).儒林外史[M].张慧剑,校(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刘坎龙.《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3] 梁效永.《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4] 张甜甜.《儒林外史》中的女性群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形象分析老妪儒林外史
石塘老妪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老妪
An Old Couple
《四世同堂》中老派市民形象分析
两个世界里的人
试析《诗经》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小议《项链》中路瓦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