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3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2014-12-24 08:23龚筱芳万咏梅黄弋芸
图书馆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论文

熊 英,龚筱芳,万咏梅,黄弋芸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1 前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幸福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特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指大学生从自身的标准出发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主要包含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其中,生活满意度是大学生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而情绪体验则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主要运用一些测量工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研究。如段建华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施测分析[3],景淑华等探讨年级、性别及专业等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4]。最近十年,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都有了较大突破。研究者们主要围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升主观幸福的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已发表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厘清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选择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作为数据源,以主题为途径检索,检索出2000~201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1 262篇。检索时间是2014年9月8日。

2.1 作者分析

十余年来,一些学者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并潜心研究,产出了不少成果。华南师范大学郑雪发表相关论文23篇,华南师范大学邱林发表论文10篇,长江大学甘雄发表论文8篇,他们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另有2人发表论文7篇,4人发表论文6篇,5人发表论文5篇,9人发表论文4篇,17人发表论文3篇。从作者的所在机构看,作者所在单位基本在大学院校,尤其是师范大学对该研究的关注较多。在发表了7篇以上的论文的40所高校中,西南大学发表相关论文44篇,数量最多。详见表1。

表1 论文作者机构统计表

2.2 发文途径分析

从发文途径看,作者发文主要集中在期刊上,期刊发文833篇,占到了总文献量的66%;其次,为学位论文,此外会议论文及科技成果也有涉及,详见表2。

表2 论文发文途径统计表(含复分)

2.3 学术期刊分析

在771篇学术期刊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有147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有64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发表比较散落,其中以医学和心理学类期刊为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载论文70篇,是刊载数量最多的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载文28篇,排在第二,《中国学校卫生》载文23篇,列第三。

2.4 时间分析

随着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学者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注也不断深入,反映在科技论文上,其数量有较大增长。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论文发表时间情况表

2.5 学科和研究层次分析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论文集中在心理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这两个学科,各有论文800多篇,因为1篇论文往往涉及多个学科,所以在学科分类上有交叉,即1篇论文既可以在A学科,也可以在B学科。具体见表4。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层次主要是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层面,论文数达962篇,占比76%。详见表5。

表4 论文所属学科分布表

表5 论文研究层次表

2.6 基金资助和研究关键词分析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的不算多,仅占论文量的6%。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有20篇,数量最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资助有17篇,其他多为省级基金资助,且资助的论文较少。资助论文数量较多的基金详见表6。

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热点关键词主要是“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及“影响因素”,除了符合“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这个主旨外,更多的是集中在“社会支持”范畴进行探讨。笔者呼吁对大学生幸福感研究要考虑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论文的研究关键词分析详见表7。

表6 论文基金资助表

表7 论文关键词表

2.7 论文影响力和论文传播度分析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论文的影响力较为突出,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十年来的论文被引频次高达412次;有3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300次,9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200次,21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超过100次。影响力较大的论文详见表8。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的传播速度较快,论文《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已经高达8 153次,205篇论文的下载量超过了1 000次。传播度较广的论文详见表9。

表8 影响力较大论文表

表9 传播度较广论文表

图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论文H指数

相关论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H指数来进行分析,笔者选取被引频次靠前的150篇论文,这150篇论文的平均H指数达到了49。H指数如图1所示。

3 研究不足与发展展望

综观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研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单一因素研究多,和其他变量结合研究少;研究方法单一,要么侧重于文献综述法,要么侧重于调查分析法,缺乏多种方法的整合、质与量的统一。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在研究内容上,泛泛而谈多,深入研究少,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较少,特别是区域性研究不多,影响因素研究多,干预对策研究少;在研究工具上,不统一、不全面。目前,国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具,一方面来自国外量表,另一方面自编量表,前者版本众多,缺乏本土化,后者缺乏统一标准和结构,导致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结论模糊[5]。

3.1 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注重研究深度和广度

事实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仅和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还和文化生态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要注重多学科的整合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社会不断深入发展,新媒体环境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视野要不断扩大,研究工具要不断拓展,不断开发和编制一些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试量表。研究方法要进一步多样化,打破传统的机械化研究方法,以开放系统的概念,从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多层次等复合视角,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生态效度。

3.2 加大实证研究的力度,强化应用

以往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研究的多,实证研究的比较少,有针对性的对策性研究更少。应结合地缘优势,进行实地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样更容易深入挖掘研究对象,也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日益深刻,如何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提供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手段与方法,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3.3 重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目前,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一些人口学变量、生活事件、人格、自尊等方面,另外一些较为重要的因素如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认知模式等很少涉及。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这些角度着手进行,从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研究,并就各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为以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构建可操作的理论模型[6]。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1.

[2]樊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使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56-57.

[4]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青年研究,1997(1):21-25.

[5]唐蕾.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18):55-56,58.

[6]谷莲莲,凤林谱,刘新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综述[J].科技信息,2012(36):519-520.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论文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