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广东 茂名 525000)
随着3G、4G服务的不断推进,手机阅读十分盛行。大学生因时间充足、文化素养高、喜欢探究新生事物等因素,成为手机阅读的主力军,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手机阅读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得出结论[1],以指导高校图书馆有效地引导和监督大学生手机阅读,同时也为手机阅读平台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更好地推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阅读的内容。
本次调查于2013年10月在广东省内高校展开,调查对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其中:男性占 52%,女性占 48% ;大一学生占 14%,大二学生 占22%,大三学生占25%,大四学生占21%,研究生占18%。
笔者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进行调查。首先,通过对广东地区各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着重从大学生对手机阅读的认知态度和使用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然后,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挖掘数据,深入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辅助定性研究。另外,还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1.2.1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是否通过手机进行阅读来设计,将阅读行为分成“手机阅读需求、手机读物寻求、手机阅读利用”三方面,具体包括手机阅读的目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获取途径、阅读时间和地点、付费意愿、手机阅读评价等,对于不进行手机阅读的大学生征询其原因。调查问卷生成时,曾在中山大学随机选50人进行预查,并咨询了若干专家,对问卷多次修改,最后定稿。
1.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包括现场问卷调查和在线问卷调查两部分。共发放500份纸质问卷,收回47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75份。在线调查通过在各大学校网站发布信息,随机邀请高校大学生在线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获取700份问卷。合计收集到有效问卷1 175份。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97%都进行过手机阅读。可见,手机阅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进行过手机阅读的仅占3%,大部分是大一新生,主要原因是“家庭困难、不需要、喜欢看纸质书籍”,也有的是“手机累眼、手机费用高、手机网速慢”的原因。
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主要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手机阅读目的
从图1可看出,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主要目的包括:(1)关注他人动向;(2)查看资料;(3)和朋友聊天交流;(4)打发无聊时光;(5)随时了解时事信息。也有的大学生希望随时随地学习或查阅信息等。总的来看,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磨其闲暇时间,通过手机上网联系到天南海北的朋友分享生活中的琐碎和情感。还有的通过手机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访客关注获得点击率,满足自我表现的需求和获得相关性信息需求,这反映出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休闲、娱乐化倾向。
大学生手机读物的获取途径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手机读物的获取途径
从图2可看出,目前大学生手机阅读主要通过“手机浏览器在线阅读”“校园网”等技术实现,占调查大学生总数的40.10%;其次是微信阅读,占大学生调查总数的21.20%;彩信阅读占调查大学生总数的15.70%,用阅读软件阅读的占调查大学生总数的5.30%,用电脑下载阅读的占调查大学生总数的17.70%。在付费方面,大多数学生不愿为手机阅读付费,希望免费阅读的大学生占87%,愿意付费的13%的大学生,也表示价格承受标准每月不能超过5~10元。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新闻和小说,特别是时政要闻、突发事件。阅读新闻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5.60%。在阅读新闻时,大学生之间愿意将信息传播给同学、家人、网友、朋友,实现相互交流。比如新闻资讯可以提供大学生和亲朋好友的聊天话题,网站和微博可以让大学生及时浏览日志,通过回复,实现互动。阅读小说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0.00%,他们在进行手机阅读时 ,一般是为了满足娱乐的需求。作为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选择高端智能手机,把手机娱乐功能最大化,大多数学生选择娱乐性强的小说进行阅读,其他阅读内容有微信、微博、论坛等上的信息。无目的随意浏览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23.40%。从阅读类型上看,文字阅读为主,占大学生调查总数的67.4%,多媒体(视频、音乐等)阅读占大学生调查总数的32.6%。在手机阅读篇幅上,49.7%的大学生喜欢读短篇精彩的美文,10.9%的大学生喜欢读长卷巨著,39.4%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在阅读形态上,网页浏览所占比例最大,占大学生调查总数的81.4%,特别是校园网站、社区网站、同学群等,能够使大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得到熟人的帮助。通过手机匿名制及其虚拟环境,大学生更加容易说出心里话,得到真正的释放。其次是阅读手机图书等。
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快速阅读、随意浏览”,只有少数选择“细读品读”。手机阅读的时间也是随机的,“睡觉前”阅读量最大,占调查总人数的54%,“课间休息时”阅读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5%,“等人时”阅读的占调查总人数的9%,“候车乘车时”阅读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排队时”阅读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吃饭时”阅读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每天手机阅读的时间不等,12%的大学生每天阅读不超过30分钟,18.9%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 30~60分钟,27%的大学生每天阅读1~2小时,42.1%的大学生每天阅读超过2小时。
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满意度如图3所示。
图3 大学生手机阅读满意度
上面深度调查显示,大学生手机阅读中,“新闻资讯”“手机小说”“微博微信”“SNS网站”使用频率最多,在深度访谈中,特地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手机阅读满意度研究[2]。如图3所示:42.30%的大学生比较满意,45.70%的大学生觉得手机阅读一般,“非常满意”仅占 5.10%,“不太满意”占4.60%,“很不满意”占2.30%。关于手机阅读的好处,92%的大学生认为是“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阅读”,78%的学生认为 “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阅读需求”,73%的学生认为“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手机阅读的缺点主要集中在“眼睛累、屏幕小、闪屏、辐射、操作不便”等方面。
3.1.1 手机阅读娱乐化倾向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以看到大学生在阅读时大部分倾向于那些娱乐性强的内容。娱乐化阅读内容让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精粹,不能用心思考、感悟,内心浮躁、不专心、急功近利。娱乐式阅读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使优秀文化不能得到有效传播。近年来,淫秽色情信息大量通过手机阅读传播,运营商为了追求利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大学生的危害是巨大的,长久下去,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对大学生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3.1.2 手机阅读依赖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手机,大学生每天阅读手机的频率也很高,有的大学生上课、下课、坐地铁都离不开手机。好多大学生表示,不由自主的随时随地想看手机,一会不看就像缺了什么,坐立不安,有时手机上没有信息,就觉得失望,没有安全感,一步不能离开手机,完全依赖。大学生对手机阅读的依赖性让他们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进行交流,大学生宁可对着手机交流,也不愿对着同伴交流。
3.1.3 手机阅读正面引导缺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因缺少正面阅读内容的引导,大学生不能从手机阅读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具有明确的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大学生从中能够自我确认,但手机阅读具有隐匿性、随意性、匿名性,没有部门对阅读内容进行把关,内容真实度值得怀疑,有时信息经过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甚至成为了谣言,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
3.1.4 过度阅读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过度手机阅读,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大学生频繁按动手机按键,会造成一种“手指过劳症”[3],由于手机的辐射,有的人引发头痛、恶心、眩晕等。还有的睡前或坐车进行手机阅读,引起视力下降。
3.2.1 提供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内容
图书馆应加强与网络内容提供商、传统内容出版商的深度合作,整合数字出版资源,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分类阅读资源,也可以按照专业信息细致分类,制定出紧凑、直白,带有一定图片说明的服务内容。在提供学术内容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可对用户进行统计,根据时间长短给用户标上等级标签,对用户的学术阅读也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还可以对内容提供喜好标签,供用户进行勾选或点击评分,提高学术数据的互动性,也是给其他读者提供内容价值评价,促进学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一些有主见、有自身热爱领域的读者应提供一个可讨论、可分享的校内手机阅读学术研讨分享平台,鼓励话题内容的扩散,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带起“蝴蝶效应”,增强参与研讨的读者自身价值,也激发了读者的学习热情。
3.2.2 减少大学生手机阅读依赖性
减少大学生手机阅读依赖性,可从四个方面进行:(1)图书馆方面。教育大学生要有规律地、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同时,让大学生清楚长时间手机阅读对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要求他们珍惜自己的健康,科学的使用手机阅读,不要经常地近距离使用手机阅读,不要在车上和床上长时间地看手机。教育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朋友多交谈沟通,缓解情绪减轻压力,控制和转移注意力,尽量不去想手机的事。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要定时举行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回到正常生活学习中。图书馆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发组织沙龙活动,如艺术、纸牌、聊天、摄影等沙龙活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场地,让学生自发发起宣传、策划、组织开展活动,通过活动降低手机阅读依赖性。(2)学校方面。要经常举办大学生参与性强的活动吸引那些手机上瘾的学生去参加,分散他们对手机的注意力,通过座谈会、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教育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不再沉迷手机。也可借鉴地球一小时,从环保健康理念出发,定期开展“手机停机一小时”活动,可以以图书馆作为开展方,让学生入馆学习的同时,要求他们关闭手机一小时,让图书馆拥有“宁静风”的同时也降低他们的手机依赖性。还可以组织手机危害漫画作品创作比赛,将比赛作品进行展览或者在校园餐厅显眼处张贴宣传,以一种幽默又带有一种警醒作用的宣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手机危害,自主降低手机阅读依赖。(3)运营商和制造商方面。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探索创新,降低手机辐射、频闪等危害,同时能够以适时信息提醒读者休息暂离手机阅读或推荐其他周边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保证大学生手机阅读中的身体健康,减少过量依赖手机。
3.2.3 提高大学生手机阅读自律性
首先,大学生要加强自律,提高对阅读内容的判断力,不能随意发表评论,不能随便转发信息,理性地对待自己阅读的内容。高校和社会应该对大学生不良信息阅读进行及时纠正,特别当有网络舆情出现时,手机的便捷性使得舆情传播迅速,高校和社会要及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手机阅读引导管理,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手机内容信息,还可根据学生分年级、分年龄、分阶段进行思想引导,帮助不同年级和年龄的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提高自律性。构建网络自律教育互动平台,开发各种特色的自律专题栏目、正面主题讨论区和自律之星俱乐部,界面友好、个性突出的主题自律教育互动平台,鼓励学生集体和个人创建自我教育、自律成果等的博客,让自律效果得到分享、得到认可。相关部门也要尽早制定和完善手机阅读管理的法规,规范手机阅读秩序,引导手机阅读方向[4]。其次,营运商要对网络进行把关,要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不让不健康的内容流向手机阅读,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手机阅读是21世纪阅读的流行趋势,手机阅读将成为最便利的阅读方式,大学生手机阅读的需要会更加的迫切。随着大学生手机阅读人数的增加,各大高校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引导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学术界也要跟踪研究手机阅读的新动向、阅读内容的建设、手机用户的行为和体验等。
[1]马君.微博文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32-33.
[2]贾佳.手机阅读视角下的出版模式创新[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3:13-19.
[3]周雅蕾.基于大学生手机阅读需求的手机出版策略[D].长沙:湖南大学.2012:21-24.
[4]梅华.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开展图书阅读推介[J].河北科技图苑,2011(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