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伟
目前,东南亚的老挝、缅甸和菲律宾等国家都已经被日本多家制药企业列为种植中药的潜在基地,并期望以此替代国内劳动力不足和人工费用高昂等问题。《日本经济新闻》称,生药的国产化实际上困难重重,因此寄望扩大在东南亚等中国以外海外地区的生产基地。
“‘新日本制药2014年春季在缅甸启动了生药栽培试验,日本最大的中药厂商‘津村公司也从2014年开始进口其在老挝农场栽培的生药。”
最新的消息令全球中草药使用者关注:日本的制药企业已经开始在东南亚甚至中亚等地区栽培中草药的原料——生药。中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这些生药即是日本生产“汉方药”的基本原料,原本主要自中国进口,但现在日本正在寻求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传统中药主要是利用植物根和叶加工而成的生药搭配在一起制成。2012年度,日本医生开出的中药处方已达到1312亿日元(约为68亿元人民币),比5年前增加了30%。与此同时,日本以西医为中心进行学习的医生选择中药的情况也在增加,多重因素注定了中药在日本的地位将更加稳定。
不过,伴随着近年来中日关系的种种冲突与不确定性,日本与中国的许多传统合作关系也陆续在改变,不但大量日本企业尝试寻找新的投资目的地,类似于日本中药业界等许多行业也逐步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不过,也有日本舆论认为这样的变化是“因中国生药价格上涨,因此日本厂商被迫分散采购渠道”。
尝试自产中药原料
“日本生药(中草药)要摆脱对中国依赖”,这样的情况在近几年里已经成为日本上下的一个共识,而“国内外并进培育”也同样成为大多数日本制药企业采取的策略。
由于日本国土狭小,无法大量提供栽培土地,因此,日本制药企业使用的中药药材中,国内生药产品占日本国内需求的比率仅为约10%,另外80%以上须依靠从中国进口。当然,日本制药企业决定自行培育中草药,希望摆脱依赖中国进口药材的情况并非突然出现,事实上由来已久。
日本《朝日新闻》在2012年11月报道称,中国国内的情况在2000年之后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一个原因是“乱采药草导致土壤沙漠化以及资源枯竭”,中国政府以此理由开始对具有镇痛效果的甘草等药用植物限制出口,这导致了日本制药企业进口中药材价格上涨。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甘草进口价格已经上涨至2000年代中期的1.6倍。
由于对生药的刚性需求,并且需求量逐年有增无减,令日本制药企业不得不考虑尽快解决这一困局,这种情况也迅速成为日本国内热议的话题。很快,日本企业便开始另辟蹊径,希望克服以往在本土进行生药栽培的难题,依靠自行培育中草药减少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同时对抗中国进口药材价格上涨等因素。
2012年1月18日,日本高知县牧野纪念财团和高知县政府宣布,已在县内种植了中草药植物“苍术”,将其作为中药原料投入了生产;高知县将通过改良种植方法来增加产量,并将其作为本县产的特色中草药开拓销售市场。此前,该财团发现高知县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与中国生产苍术的山区非常相似,于是从2006年度开始在高知县试验种植,在直营农场等地种植并收获了150公斤苍术,经过干燥和调制之后,将50公斤原料出售给了中草药经销商,据说其成色可媲美中国同类产品且广受好评。
2012年下半年,日本制纸公司宣布成功利用新型生物技术扦插了可用作中药原料的植物。《朝日新闻》报道,该实验依据插枝技术(即切断的枝干可以生根的原理)来培植药草,日本制纸公司表示还将利用该技术,继续培育作为整肠药原料被广泛使用的獐牙菜,以及作为健胃药原料被广泛使用的丁香等12种植物幼苗。
伴随着各种实验的初步成功,日本农林水产省计划自2014年度起,在全日本20多个地点启动作为中药原料的药用植物的栽培试验,具体为面向全国农业协同组合和地方政府等公开招募希望参加栽培试验的主体,并以10至20个团体为对象,向每个团体提供数百万日元的补贴。
日本首先选择了适合各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药用植物品种,希望能种植高品质的药用植物和稳定价格。农林水产省在2013年末宣布,将甄选适合各个地区的品种,并与厚生劳动省合作,尽快确立栽培技术。另外,还将开发农业机械,力争2016年将日本国内重要原料生产量增加至2010年的1.5倍,达到约1350吨。
自2013年起,日本已开始在栃木县、群马县和北海道等地种植对治疗食欲不振和感冒有效的三岛柴胡、起镇痛作用的芍药以及对治疗寒症和贫血有效的当归等,包括这些药用植物在内,还将甄选最适合的品种,以打造新的种植基地。在推进栽培验证试验时,农林水产省还在受援地区设置作为栽培场所的苗圃,将制作包含种苗采购地、栽培方法和价格动向等内容在内的栽培手册;而为实现低成本种植,并鼓励农业机械的改良。
赴东南亚中亚租地种药材
仅仅依靠在国内的种植努力,似乎很难彻底解决日本制药企业的需求,因此它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邻近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这些地区不但拥有广袤的土地,也有着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虽然目标是增加作为原料的中药材的采购渠道,力争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确保采购的稳定,但现实中,很少有别的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提供丰富的生药,因此大量借用当地的土地和劳动力进行种植便成为一项必须的选择。
2010年春天,在日本国内中药市场占有率超过8成的津村公司在老挝成立了专门的分公司,宣布其所种植的中药材面积为156公顷,到2011年将增至1000公顷,另外中药材加工工厂也将同期完成。与此同时,日本医药品原料制造商“宏辉公司”也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了加工甘草的合资公司。
日本媒体介绍,津村公司在老挝的分公司总投资额约为5.4亿日元(约为2800万元人民币),主要种植桂皮等中药。此前津村使用的生药80%从中国进口,5%从东南亚进口,15%为日本生产。分公司运行后,津村公司将不再进口印度尼西亚等国产的中药材,而是转为使用其老挝农场生产的生药。endprint
与此同时,津村公司也不忽视日本国内的种植,其位于北海道夕张市的子公司,力争到2020年把种植面积增至约14倍,达到1000公顷,将生产量提升约7倍,达到2000吨。津村社长芳井顺一在2010年表示:“北海道和(药材产地的)中国东北地区纬度接近,应该能够栽培成功,因此决定自己设立种植点。”
目前,东南亚的老挝、缅甸和菲律宾等国家都已经被日本多家制药企业列为种植中药的潜在基地,并期望以此替代国内劳动力不足和人工费用高昂等问题。《日本经济新闻》称,生药的国产化实际上困难重重,因此寄望扩大在东南亚等中国以外海外地区的生产基地。
宏辉公司于2011年秋天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了合资公司,宏辉出资49%,当地企业出资51%。宏辉又出借约4亿日元的生产设备,所开设的工厂每年可生产300吨甘草中提取的中间原料,这些中间原料将在位于三重县的宏辉工厂精心加工之后出售给日本国内的制药公司。
由于塔吉克斯坦的野生甘草丰富,宏辉公司认为其适合作为原料的采购和加工基地。此前,宏辉公司曾经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设有相同的自有工厂,但由于中药材价格高涨等原因而停产。
2012年,宏辉公司又在阿塞拜疆新设了药品及化妆品原料制造工厂,具体方案是与当地伙伴企业设立合资公司,预计设备投资额为4亿至5亿日元。该公司将生产用作药品和化妆品原料的“甘草酸”的中间原料,产能为300吨左右。这些中间原料将运往宏辉在日本国内的工厂,进行再加工提供给药品企业等。继2011年在塔吉克斯坦与当地企业合资设立了工厂后,阿塞拜疆成为宏辉在中亚及高加索地区的第二个基地。
鉴于津村公司和宏辉公司等成功的激励及现实压力,日本国内最大的非处方中药厂商Kracie Holdings公司也在2012年初表示,计划在东亚及东南亚扩大中药材的试验种植。
潜在的困难
自2013年起,由日本的中药厂商和批发商等组成的“东京生药协会”宣布将开始在日本国内采购作为原料的生药。日本的中药多由中小厂商生产,因此将在该协会主导下启动产地的培育,其将厂商要求详尽传递到产地,以在价格、品质和产量等方面满足实际需求。
东京生药协会将向地方政府提供栽培技术,然后由厂商购买收获的生药。2013年已经与秋田县的两个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开始甘草等的栽培,将用于润喉糖等食品。这些生药在经过成分检查等步骤后,力争在5年内作为医药原料得到使用,10年后力争将栽培面积扩大至约100公顷,作为医药原料投入实用化。该协会还表示,通过大力宣传日本国产原料的安全性,也有助于商品品牌号召力的提高。
2013年度日本中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日元(约为73亿元人民币),虽仅占药品市场10兆日元的一小部分,但不少日本民众认为,使用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要小很多,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或是一些西医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通过中医治疗可以起到奇特的效果。而据三菱总合研究所估算,中药在健康食品、化妆品等用途正日趋扩大,包括栽种、流通等相关业务在内,未来潜在市场规模约可达10兆日元。
进入2014年以来,日本医生开出的中药处方依然在增加,因此各制药企业希望通过在日本栽培生药确保货源稳定。除了津村公司将把其在北海道的栽培面积扩大至1000公顷,并将委托JA道央等生药生产者团体栽培能改善鼻塞的川芎和具有解热功能的苏叶等;东京生药协会还与新潟县新潟市和新发田市展开合作,新建植物工厂栽培高丽人参,其将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等人工照明,把栽培时间缩短一半(缩短到2年半)。
这些拥有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日本制药企业希望建立能稳定生产的工厂栽培技术,有助于抑制价格的剧烈波动。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无限商机的刺激下,日本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在积极进入生药栽培领域,例如鹿岛与千叶大学共同开发出了对有镇痛功效的甘草进行水耕栽培的技术,王子控股公司与北海道下川町签署了合作协定等。
《日本经济新闻》2014年11月报道:在泰缅边境地带的缅甸森林里,由新日本制药和日本财团共同经营的一座塑料大棚内,栽培种苗用的罐子整齐地排列着,里面培育着麦冬、黑生姜和桂皮等30多种生药;新日本制药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缅甸八个地方进行生药的试验栽培,将于2016年以后委托当地农民从事生药的商业栽培,收购后出口到日本。
另外,津村公司从2005年开始在老挝种植据称对退烧和镇痛有效的桂皮,已于2014年度迎来第一次收获,产品已出口到了日本。津村公司计划2015年将工作人员增加50%,并将农场面积扩大近40%,计划要栽培除桂皮以外的生药。
不过,由于日本制药企业的生药种植起步较晚,同时容易受到技术、天气,甚至东南亚、中亚多变政治、武装冲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短期内还无法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日本媒体也哀叹“必须继续忍受中国生药价格高升的现实”,指出2013年产的生药采购价格已经达到2006年产的两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