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摘 要】石油行业事关国计民生,在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资源意义,而建设石油储备体系则是石油行业的重点工作。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已有一定规模,但与理想状况还有一定距离。要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法律法规,科学理性地构建石油储备体系,多元化筹集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资金,以多元化石油储备方式来建设、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关键词】石油储备体系;安全
石油行业事关国计民生,在国民消费中具重要位置,对国家安全亦具重要的战略资源意义,因此保证石油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石油供给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甚大、意义甚大。而石油储备体系的健全对石油的稳定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力维护国家石油安全,对于平抑石油价格亦具重要作用,是应对自然灾害、战争打击等问题的可靠保障。
一、石油储备体系的定义
石油储备体系,即用于、适合、影响石油储备的全部物质元素和非物质元素。而要准确衡量石油储备体系的外延和内涵,需对其中关键词“石油储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国际能源机构(IEA)将石油储备定义为,石油企业、民间、政府等各方面所拥有的原油总量,以及包括中转站和管线的存量在内的相关石油制品的库存总和。就一般意义而言,政府石油储备具有战略意义和战略地位,民间石油储备则为商业性质。各国石油储备体系之构成和所承责任亦因国情差异而有所区别。对于石油储备之规模衡量亦无一致标准,一般据各国之储备能力、总体需要来判定。据国际能源署之相关规定,一国90天成品油或原油的净进口量可被视为其石油储备,但美、日、欧等石油需求量较大的国家对石油储备之相关规定和标准不同于此。因此,对石油储备体系,目前世界上并无统一定义,因不同国家所设定的石油储备的标准、定义而定。
二、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状况
我国石油储备油气资源相对贫乏,所需油气资源多依赖进口,目前在世界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进口国。据一般经验,某个国家石油进口量逾5000万吨,其进口政策就会与国际市场变化产生密切的交互影响,石油进口量逾1亿吨,则必须以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式保证石油供给。如今世界上影响石油行业之因素甚多,必须随时根据国际变化进行石油进口政策的调整。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因素增多和国内对于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推行石油战略储备计划,自2004年开始,建设中石油等三大石油集团,在镇海、大连等地建成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并于2008年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包括兰州、锦州、鄯善等城市在内的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于2012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达2.74亿桶。第三批战略石油储备在筹划建设,预计2020年三期战略石油储备项目完工之际,储备能力将至8500万吨和大约100天的净进口量。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1.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法律法规
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于产业安全亦有很大影响,资金需求大,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是必须进行严格规划的系统工程。而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法律法规,可以建立健全有关石油储备体系的管理机制、建设机制,有效规范政府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对于石油储备体系的管理方式、目标设置、资源配置、资金安排等,均能有条不紊,科学理性、高效稳步地推动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2.科学理性地构建石油储备体系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一定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应我国现阶段能源消费现状,要推行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精简机构、精兵简政,适度放权,国务院能源相关管理部门主管决策,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管理,具有独立核算权,石油储备基地负责具体操作,各个负责层面要在法律法规的规制下明确权力范围、责任范围、权利范围,并吸引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
3.多元化筹集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资金
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甚多。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资金的以政府拨款为主,但也要不断开拓民间筹资渠道。具体运作,可采取石油消费特别税方式,对每升石油消费设置一定比例的税款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资金,还可采取发行债券方式募集石油储备资金,以及通过国际金融机构获得条件较为优惠的贷款。此外,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在一定比例上转化为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资金,石油这种战略性实物储备,其综合价值和综合意义,绝不逊于外汇储备。
4.以多元化石油储备方式来建设、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要不断完善,就要采取多元化的石油储备方式,以科学理性的原则,不断探索、丰富石油储备方式。我国目前的石油储备基地为地上储备方式,而美、德等国采用盐穴储油的地下储备方式,此种储备方式成本低,采注快捷,便于管理,十分安全,环保省地,有利于保持油品质量。而我国地下岩盐分布广,资源多,品位较高,矿石易溶于水,此种地质条件十分有利于建设地下石油储备库,而我国亦具备盐穴石油储备库之核心技术和相关经验。理论上说,理想的石油储备方式不限于此。因此,要采取多元化石油储备方式来建设、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四、结论
石油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其相关产品不易替代,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世界石油储量地域性不均,这就使石油资源储备问题日益成为各国重视的问题,所有国家都将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密切联系起来。对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我国而言,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今后更是不言而喻。我们要不断强化建设石油储备体系的紧迫感,借鉴各国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集中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早日建成符合国情、安全可靠、调控有力、便于管理、保障有力的石油储备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琳.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与相关外交政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0(24)
[2]刘道信.中国石油资源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