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晔(内蒙古财经大学 商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向北开放战略和能源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是中蒙经贸合作的主要省区。国际道路运输作为内蒙古对蒙运输的重要模式,已随着两国间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交通集输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需求成为了内蒙古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公路口岸共有9个,分别是策克、巴格毛都、甘其毛都、满都拉、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阿尔山、额布都格和阿日哈沙特,其中巴格毛都、阿尔山口岸未正式开通。内蒙古自治区对蒙运输合作主要为通过策克和甘其毛都口岸的煤炭运输合作、通过珠恩嘎达布其和额布都格口岸的原油运输合作、通过二连浩特口岸的商贸运输合作,已初步形成了西煤、东油、中商贸的中蒙国际道路运输合作新格局,有力带动了口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国际道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7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 244万人公里、货运量3 581万吨、货运周转量140 078万吨公里,较“十五”期间分别增涨98%、64%、801%、751%。其中,中蒙货物运输量占内蒙货运总量的70%。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国际道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123万人次、货运量1 732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双边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陆路运输,而作为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的公路运输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各对蒙口岸从事物流活动的主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内蒙古自治区相关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各公路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有效地提升各公路口岸的集输能力。
(1)策克口岸。策克口岸—达来呼布一级公路83公里,总投资17亿元,已于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建成。该公路建成后将连接于拟建的京新高速临河—哈密高速公路。
(2)巴格毛都口岸。由于巴格毛都口岸尚未正式开工,目前巴格毛都—赛乌素122公里为四级砂石路。待巴格毛都口岸正式开通后,将适时开展前期工作,升级改造该段公路。
(3)甘其毛都口岸。甘其毛都口岸主要通过S212线甘其毛都—海流图—五原—刘召连接已建成的京藏高速公路。目前,刘召—五原51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9.2亿元,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建成;五原—海流图45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8.1亿元,已于2012年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建成;海流图—甘其毛都口岸现为一级一幅公路133公里,目前该公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十二五”期开工建设另一幅,届时将构成一级全幅公路。
此外,甘其毛都口岸—临河段公路已初步纳入国家新调整的普通国道,正在按一级公路标准开展前期工作,建设里程约185公里,计划在“十二五”期开工建设。
届时,甘其毛都口岸可以通过两条一级公路连接到京藏和京新高速公路进入干线路网,即:甘其毛都—海流图—五原—刘召、甘其毛都—临河。
(4)满都拉口岸。满都拉口岸主要通过省道211线满都拉口岸—百灵庙—固阳—包头连接已建成的京藏高速公路。目前,包头—固阳51公里一级公路已于2011年建成;固阳—百灵庙88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13.1亿元,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建成;百灵庙—满都拉口岸现为二级公路142公里。
(5)二连浩特口岸。二连浩特口岸主要通过国家高速公路网G55二连浩特—广州公路连接其他干线路网。目前,二连浩特—赛汉塔拉段116公里已建成一级公路;赛汉塔拉—集宁段230公里已建成高速公路。根据国家对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总体安排,拟在“十三五”期间将二连浩特—赛汉塔拉段一级公路改造为高速公路。
(6)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主要通过S204线珠恩嘎达布其—乌里雅斯太—巴拉嘎尔高勒连接S101线、S307线等干线路网。目前,珠恩嘎达布其—乌里雅斯太段69公里为二级公路,乌里雅斯太—巴拉嘎尔高勒段117公里为三级公路。计划“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珠恩嘎达布其—乌里雅斯太—巴拉嘎尔高勒一级公路。
(7)额布都格口岸。额布都格口岸主要通过S201线、S203线连接其他干线路网。目前,额布都格口岸—阿木古郎22公里为三级公路,S201线阿木古郎—海拉尔172公里一级一幅公路已于2011年建成通车;S203线阿木古郎—阿拉坦额莫勒—满洲里246公里一级一幅公路,总投资31.3亿元,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
(8)阿日哈沙特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主要通过S203线连接其他干线路网和满洲里口岸。目前,阿日哈沙特口岸—阿拉坦额莫勒82公里为三级公路,S203线阿拉坦额莫勒—满洲里130公里一级一幅公路,总投资16.7亿元,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阿拉坦额莫勒—阿木古郎116公里一级一幅公路,总投资14.6亿元,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
在提升区内各对蒙公路口岸集输能力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还加大了对运输节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已提供更好的衔接和周转服务水平。
客运站建设方面,二连浩特口岸已于2006年建成一级客运站;策克口岸已于2007年建成二级客运站;阿尔山口岸二级客运站目前在建,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甘其毛都口岸三级客运站,总投资2 496万元,其中自治区投资200万元, 2012年开工并建成;满都拉口岸四级客运站已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四级客运站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货运物流园区方面,二连浩特市利众物流园于2008年建成,项目总投资9 800万元;甘其毛都内蒙古际誉仓储物流园区于2008年建成,总投资为3.38亿,全部为企业自筹;阿尔山市顺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中心于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为1 3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蒙古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深化,逐步建立起一套以例会制度为基础,以不定期会谈和电话、信函沟通为辅助的双边交流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间,双方就客运车辆统一进站发车、治理口岸地非法营运车辆、调整市场运力等多方面问题达成一致,有效推动了双方国际道路运输合作的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国际道路运输集输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有效保障了中蒙双边经贸水平的高效和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对蒙边境线较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均衡,且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发展较晚,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对蒙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运输合作的不断深化,中蒙国际道路运输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原有的基础设施已显示出其滞后性,成为制约发展的客观因素。一是口岸公路及客、货运站场建设相对滞后。内蒙古大部分公路口岸国际道路运输业务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设施水平较差,在对蒙运输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大口岸公路、客运站及物流园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衔接能力不足。目前,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基本仍是以单一的运输模式发展,并未融入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运输衔接作用。三是口岸一线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办公和执法条件较差。
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自治区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只能对口岸一线的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不能对其直接管理,致使许多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内部的协调一致性。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1〕468号)的规定:“承担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的机构应当作为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名称为‘XX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经批准对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XX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但由于管理体制等问题,目前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旧沿用了过去的管理模式。
由于办公设备较差、一线管理人员整体水平较差等因素的制约,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并未在口岸一线构建起较为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网络,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其他口岸联检部门相比信息化水平还较低,不能满足口岸“大通关”的需求。
公路建设方面,为了能够更快地推进对蒙口岸公路的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目前,自治区对蒙的9个公路口岸只有二连浩特连接有国道,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抓住国家正在开展国道路网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向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汇报与沟通,使这9个对蒙公路口岸均规划连接有国道,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口岸公路等级具有重要意义。
客、货运输站场方面,2007年,交通运输部在编制《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时,在全国共确定了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其中内蒙古共有9个城市被纳入,包括二连浩特和满洲里两个口岸。根据二连浩特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该枢纽共包括二连国际汽车站、二连新区汽车站,以及二连南环物流园区、二连欧亚国际物流园区、二连东区木材加工配送中心、二连公路口岸综合货运站、二连危险化学品公路储运站等2个客运站和5个货运站均将享受国家的投资补助。内蒙自治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面推进主要公路枢纽的建设,同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其他口岸的枢纽功能建设。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对蒙经贸交流合作的进程,以及各对蒙口岸过货量,应对口岸公路建设规划进行适时评估和调整,并加快口岸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以进一步适应和推动口岸经贸的发展。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本地区路网的融合以及与国家路网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
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客运站建设,以提升口岸对外形象,在制定客运站建设投资补助标准时,对于口岸所在地建设等级客运站,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根据目前标准,口岸所在地建设二级客运站自治区投资500万元,建设三级客运站自治区投资200万元。这个投资标准虽然均高于旗县所在地建设相应等级客运站的投资标准,但是对于补贴产生的推动力还是极其有限的。应在尝试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考虑按照客运站服务总体水平分阶段给予奖励性补贴,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
继续加强与蒙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在保障和发展现有运输模式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业务、开通更多运输线路,以不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市场的服务和保障能力,满足双边经贸发展需求。积极与蒙方协商开通呼和浩特至乌兰巴托等旅游客运线路,以推动双边旅游运输业发展;开通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至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等能源运输线路,以进一步满足双边能源合作需求;开通深入乌兰巴托等蒙古国腹地的货物运输线路,以满足双边零担货物运输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道路运输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全力保障我区双边经贸平稳、健康发展。
继续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交通电子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全力推进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工作。在提升各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硬件水平的基础上,开发包括自治区级、盟市级、口岸地三级公路电子口岸业务处理系统及公路电子口岸客户网上申报系统在内的公路电子口岸试点应用系统,进而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公路电子口岸系统。同时,组织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学习、培训,使其具备更强的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办公的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积极对发达省区的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吸收借鉴兄弟省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摸索一套符合本区国际道路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试点工作,进而全面推广。同时,积极协调人事部门、编委等部门,就相关管理模式的实际操作性进行沟通,以使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而保障口岸交通集输能力稳步提升。
[1] 骆斌生.三十年内蒙交通运输骤转乾坤——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蒙古道路运输的巨大成就[J].西部道路运输,2008(12):40-42.
[2] 路达.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3] 佚名.中国道路运输[C]//第三届亚欧道路运输大会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