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凌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常州科教城是常州市产学研结合、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科教城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为其发展目标和灵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引进名院名所的科研机构,集聚科技资源,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常州科教城近几年在启动实施“校企联盟”行动和具有特色的服务地方行动方面,积极拓展了服务领域、创新了服务方式,在服务地方科学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但仍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推动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常州科教城独特的创办与发展模式源于常州市的自身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由于历史原因,常州区域内缺乏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高水平的科技资源相对匮乏。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些年,常州的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面临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的需要,对科教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鉴于此,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策,并积极建设以常州市科教城为主体区域的常州市大学科技园。常州科教城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多方合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化运作、滚动式发展”的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路子,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来常州科教城视察后充分肯定:“常州的这条路子走对了!”
这条产学研创新发展的常州之路,充分挖掘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较好地弥补了常州市科教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条“常州之路”,是紧贴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平台建设为载体、项目为纽带,推动校地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之路,是在科教实力相对薄弱地区有效集聚优质资源、构筑创新后发优势的跨越发展之路,是立足市情实际,大胆探索、奋力开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之路。
科教城的产学研合作要创新发展,一方面,要把现有成功的做法稳定保持、巩固下来;另一方面,在提升合作内涵,塑造合作环境上继续大胆探索,创新前进。努力做到全面共享、加快开放、柔性灵活、鼓励多元。
科教城产学研创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科教城现有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为专利许可与转让、共建开发机构、企业孵化器等,在这些常用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一对一模式的基础上,应尝试采用新型合作形式,如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基地、研发平台等的合作共建,这些研发和创新基地有利于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群策群力、联合攻关、取长补短,开发行业关键技术,为多个企业提供帮助。
还可以采用共建经济实体的模式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各主体以自己稀缺的资源为合作目标寻求合作伙伴。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势和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开发能力,集研发、中试、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组建紧密型的产学研联合体,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科技企业,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一体化。这种模式对企业来说,是在降低了技术开发成本的同时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或专利技术;对高校或科研机构来说, 既是新的科研基地又带来了长期经济效益。
创新的合作模式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密切合作,各展其长,分享利益,共担风险,可以全面提升常州各产业的核心竞争。
产学研创新发展需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就是资金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科教城产学研合作,应为常州科教城的产学研合作建立起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首先要确立企业在产学研多元化投资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用经济杠杆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调动企业风险投资的积极性。其次,加大政府科研开发的投入。一方面,政府资金应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另一方面,政府可设立产学研专项贷款或专项基金。再次,吸引学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投资,这些投资资金介入产学研活动,不但分担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学校与科研机构进行研发活动也更有动力。最后,建立健全产学研的风险投资机制。
加强科教城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在服务范围、服务层面、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创新建设。
(1)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健全和完善科教城的中介服务体系,使之能够胜任行业管理、扶助中小企业成长、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管理国家科技项目等重任;承担对企业进行咨询、信息服务、技术交易、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市场化等一系列服务。
(2)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提供高效的信息环境
为加强产学研各主体的沟通与交流,科教城应进一步完善科教城网络信息平台的以下功能:将最新科研成果、科研资源、政策法规等介绍给企业;将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难题等及时反馈给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信息资料库,使产学研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更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3)建立科技咨询服务体系,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完善的咨询体系
可以成立高新技术评估认定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市场竞争情报分析、技术评估等咨询工作。
常州科教城人才孵化工作应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提高院校培训效益,加快工学交替平台和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效果。
注重合作开发与引进一批优质的科技项目,科教城在项目孵化中要加强公共技术平台、资金支撑体系、技术支持体系等的跟进,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借助常州投资界、产业界等优势资源进行企业孵化,健全创业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市场策划、风险评估、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服务。
综上,常州科教城应以提供产学研合作资源和支持为核心,以营造合作环境为手段,以整合资源为重点,以制度完善为保障,做好发展战略、模式、方式三个提升,促进校企合作、长三角合作、国际合作三级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革新理念,积极探索校地多赢、校企互动的合作良性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迈上新台阶。
[1] 罗建锋,刘毅.高校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分析——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100-102.
[2] 霍妍,王幼芳,姜文达.基于成果转化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224-226.
[3] 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