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志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51-01
过去,不少专家、同行都在试图去探索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教学模式,什么“几步”“几环节”教学,最终无不因为过分呆板、教条而不了了之。今天,风靡全国的所谓的导学案式教学,较之当年的“几步”“几环节”教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认为,散文阅读教学主要是抓两件事,一是把握思路,即从宏观上了解作者写了些什么,领会文章的主旨及表达的情感,把握行文的思路。二是品味语言,即了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要深入到语言里头去,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把握思路固然重要,但不是教学的重点,不可占用太多的时间,尽量作简洁处理。品味语言是教学的重点,应该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功夫。
可以这么讲,纵观我们见到的关于散文教学的成功案例,不论形式如何新颖,花样怎样翻新,其教学流程都惊人的一致,都是从整体感受入手,进而结合整体感悟与理解深入细读品味课文的语言表达。散文的课堂教学大体如此,但具体到不同的篇目我们还可以有细微的调整,例如笔者往往会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采取两类课堂结构:
一是横式结构。即“总分总”式或“总分”式。如《荷塘月色》的教学,我先是通过三步诵读的方式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流程变化,体会作者郁结心头的那份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情绪,重点锁定文章中最为人称道的描写荷塘月色的语言,细细品味。而品味语言时,笔者则先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的标题是《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月色究竟是一个偏正关系的‘荷塘的月色,还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荷塘和月色呢?”这样即将学生自然引导到了课文主体部分4到6段的学习上来,同时又让他们通过辨析体会到了荷塘与月色二者并非相互孤立,而是兼容呼应浑然一体的关系,体味到了文章流露出的那份静穆素雅、恬淡朦胧、迷离柔和。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份理解放声诵读文章,寻找自己喜欢的词句与大家交流:“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语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来,并陈述理由。”如此由总而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相互交流,互为补充,加之教师穿针引线的点拨引导、纠偏总结,最终有效地达成了对作品语言的品味、对作者情感的体悟。
二是纵式结构。一般来说,对那些文化内涵较为深远、思想内容较为深邃、情感世界较为深厚、艺术境界较为深广的文章,我们可以分成“感知整体——感受语言——感悟文化(真情、思想、意境)”三个步骤,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渐入佳境。如笔者讲授《故都的秋》一课时,第一步是“感知整体”,让学生把握文章: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角度——秋天的“味”;体会“故都的秋”的整体特点——“清、静、悲凉”;把握散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以及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的写作特点。第二步则是“感受语言”,这一步重在细品语言。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漫步,笔者让学生从五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进行探究,说说作者是如何用景物描写来体现“清、静、悲凉”这一特点的.并通过诵读的方式加以体验提升。这一步是学习的关键,目的在于通过感受品味,让学生透过景物的描摹窥见郁达夫微妙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散文以情驭景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激情来选择景物的,是如何对这些景物进行情感过滤,最终使得其笔下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都自然地笼上了一层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细腻、隽永的笔触去描绘这秋景,从而折射自己那温婉细腻的内心的。第三步是“感悟意境”,首先围绕《故都的秋》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这一问题探究,得出结论——《故都的秋》实则是一曲悲凉的颂歌!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之后通过仿写的形式进行评论,让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郁达夫语)的这一特点,体味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当然,由整体而局部的思路决定了大体的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环节却无法统一。事实上,教学无模式,教学流程也是“大体有之,具体则无”,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变化,也许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例如讲《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就从整体出发,主要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以“说”(“写”)与“不说”(“不写”)为切入点,鲁迅始终在“说话”(“写一点东西”)与“不说”(“写”)间犹豫徘徊……我们可以把这贯穿全文的“说”(“写”)与“不说”(“不写”)的往返起伏看做一个情感(心理)的内在线索,找到文中三次提到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句话。之后,以这三次重复的前后对比作为着眼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触摸复杂的感情。第二步由面及点,寻找文中关于刘和珍的情况的语句,了解刘和珍的性格特点、处世态度及其精神世界。第三步则是锁定集中描写对刘和珍被反动派杀害的段落品味语言,通过与上一步内容提到的刘和珍的追求真理、勇于斗争、侠骨柔情、平稳和善、舍身为国对比,真切感受反动派非人性的暴行,认识烈士的可贵精神,进一步体味先生的复杂情感——这是教学的重点。如此,通过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段落,就能逼近先生的灵魂世界,透视先生的心路历程,挖掘文章的精神内涵,体味文章高超的语言魅力!
这样,语文课看似一课一个样,变幻无穷,让人捉摸不透,但实际上无非是“抓两件事”:“一是把握思路”,“二是品味语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