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背景差异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最大障碍之一,虽然从英语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母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但是学生如果拥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必然会在习语文化、语言结构、语言翻译方面提供有益的迁移。母语文化的迁移具有利弊两个方面,笔者在本文中对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母语文化正迁移对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母语文化 文化迁移 英语教学 现象分析 趋利避害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0-01
一、前言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母语文化当中的语言习惯或是语言结构来进行英语的学习,这便是母语文化迁移现象。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英语学习策略,母语文化迁移具有正负迁移两个方面。所谓的母语文化正迁移主要是指该种母语文化迁移现象有利于英语的学习,而所谓的母语文化负迁移主要是指该种母语文化迁移现象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并对英语学习发挥干扰等不利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开发程度的越来越深入化,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更加国际化的信息,能够模糊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对母语文化迁移发挥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母语迁移和母语文化迁移
在学习英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过程,母语是影响学生语言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迁移是心理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其主要内容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第二语言的习得必然受到第一语言(母语)的影响,或者是促进学习的进程,或者是干扰学习的进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母语迁移显现能够为学习者学习英语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我们便称之为正迁移;相应的,如果母语迁移显现为相反的作用,我们便称之为负迁移。正迁移能够推动学习者更加熟练地掌握,负迁移则不利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掌握。
简单而言,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囊括了人类社会所有文明成果,而语言则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的语言背景均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在日常的社会活动当中,语言成为了我们交往的必备工具,如果交往情况非常繁杂,那么不同语言的语言文化特征便会被凸显出来。人们与母语文化的长期接触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所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会自觉地将母语文化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思想的表达,忽略了第二语言的文化内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导致的。
三、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迁移现象
第一,价值观念。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在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而且有些差异是非常大的。举例而言,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对于“集体和个人”的辩证关系有着截然相反的认知,中国文化历来重视集体利益,鼓励人们办事,做事要有大局观,从全局着眼,甚至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也是能够被容忍的;但是英语文化则是非常重视个人利益,自从文艺复兴高度强调人的价值之后,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至上的理念已经被深深的烙印在欧美文化基因当中,不允许因为集体利益而损害个人利益。举例来说,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中国文化习惯于使用“国家”这个词汇,但是在英语中,“国”有着特定的词进行表达,即Country,而“家”则也有独立词汇进行表达,即Family。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先有“国”后有“家”,如果没有“国”,那么“家”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保障。当然,对于某些善世价值观念,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还是存在着类似甚至是相同的地方。例如,两者均追求“民主”、“和平”、“正义”、“真理”、“诚信”、“自由”等价值观念,共同反对“专制”、“战争”、“邪恶”、“虚假”、“欺骗”等丑恶的东西。
第二,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受到的负迁移比比皆是。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在表达“肯定”与“否定”的概念时,汉语和英语是有很大区别的。有时汉语用否定的地方,英语用肯定表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成英语应该是“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be done by.”有时汉语用肯定的地方, 英语却用否定表达,如“活到老, 学到老”用英语说是“No man is too old to learn.”然而,用汉语中习得的关于句子成分的知识来分析英语的句子成分,就可以产生正迁移。汉语中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司空见惯,英语中这一类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了解汉语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也有利于英语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学习。
第三,汉语文化与说英语的民族之间的区别也是巨大的。中国文化的具象思维和西方文化的抽象思维都深深地影响了各自的句法结构。这就决定了汉语语法结构不注重抽象形式,而注重具体语义和语境与语序的虚实结合,这三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一个表达功能场。在这个“场”中,语义抽象逻辑网络和语境的社会文化网络相互交织,使汉语语序受到了强大的文化心理影响。西方的抽象思维使得英语有很多的形态结构,其句法受到这些形态结构的影响而与语义、语境相对独立。句子语序是按逻辑形式,而非自然的干净主义原则。主客观的二元对立和个体中心的文化心理倾向反映在句法中。因此,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将这两种思维模式加以辨析,则很容易导致语言的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四、结束语
毕竟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根基不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文化迁移现象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较多误区,会采用一些纯中国式的英语表达,导致英语交流障碍;相应地,借助与母语文化,学生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逐渐明确两种语言及其文化氛围的差异,并逐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充分重视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因势利导,努力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 尽可能减少负迁移,是每一个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予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
[2]袁彩虹,郎红琴.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8):25-26
[3]王东霞,母语文化迁移对英语习语学习的启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4): 123-125
作者简介:
何彩(1991.2-),女,江西萍乡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美语言与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