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荣斌
【摘 要】电视画面的造型表现一方面受到表现运动的内容制约,一方面也产生了运动表现的形式特点。运动,使得电视画面成为一种动态构成,电视摄像成为一种动态造型艺术。
【关键词】新闻摄像 造型元素 动静结合
电视摄像看似简单,就是将当时当地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记录下来,但如何记录,怎样展现,这里有太多的学问需要研究,可以说这是一门纯粹的艺术。一个新闻事件可能有上万种拍摄手法,如何选取一种适合的记录方法需要多次实践去尝试。
作为摄像的初学者应该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掌握好运动摄像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万变不离其宗,再复杂的机位变化,再多变的运动摄像,都是从基本的摄像机运动演化、组合和发展的。摄像初学者经常拿着摄像机不停地拍摄,怕记录得不够多,不够全。一般拍摄的时候脑海中会想用什么镜头作为开场,这个画面必须打动人心,比如说拍摄自然风光,一般都选取一个大远景作为开篇,攀登到顶峰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这个开场是最有张力的。
构图是将各种造型元素加以组织以构成画面表现形式的过程,无论拍摄什么,构图是最重要的环节。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求处理好主体与陪体、背景、环境等的关系,选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
拍摄的主体站在画面正中,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在设计画面时注意主体和陪衬的关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一幅照片如果只有主体,画面显得呆板,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毫无生气和美感。陪体也不能喧宾夺主,主体在画面上显著突出,必要时可改变拍摄位置和角度,或是搬动不必要的东西,以达到画面简洁,突出主体。可以采取黄金分割的方法,将摄影主体放画面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这种方法又称三分法则,这样拍摄起来画面就活了。
拍摄新闻除了构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被拍摄物体和人物,静态的物体是最易拍摄的,只要选取好角度比如带些前景,明暗变化都可以拍摄好。但笔者想要探讨的是人物或者是运动的物体。举个例子来说,拍摄一大群孩子上学,你需要提前找好一个最佳的拍摄点位,等待孩子们下山上学,最好的情况是他们并没有发现有人在拍摄他们,因为这样拍摄出来是最自然的表情,但如果发现了,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看到摄像机时很惊讶,这时候就需要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消除顾虑,等到对镜头没有多少紧张感了,表现得才能轻松自如,拍摄效果也才是最佳的。
拍摄的重要一环是画面不仅要干净好看,更重要的是画面要有主题。还是拿孩子举例,比如说学校的硬件条件很差,操场就是土场,一个宿舍内挤了三四十名孩子,最要紧的就是当地没有电,也没有通讯,这样的学校环境要如何表现呢,拍摄什么样的画面最直观,最能达到效果呢?我们必须要从画面上表现虽然学校的硬件条件很差,但是学生们非常积极乐观向上。可以抓拍他们对着我们微笑的镜头,还有他们在操场上奔跑的那种快乐自由,孩子的笑容和眼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笔者尽力去多拍摄到这样的画面,好有足够的空镜特写去展现,去更好的表达主题。
电视剧中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演决定了摄像的调度,新闻摄像中对可能出现的事态变化的预测影响了摄像师的取位和选景。能否抢拍到突如其来的运动场面,是摄像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反映。尤其是在体育比赛转播时,摄像造型必须建立在运动员的各种比赛的运动基础上,如果观众想看的运动镜头你没有拍到,或者镜头的画面表现不够理想,那么就会影响观众对比赛的理解和认识。
相对于电视剧、音乐电视等艺术性电视摄像来说,新闻纪实类节目的运动造型表现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更好的运用。人们通常对艺术性摄像的运动摄像和场面调度谈论较多,其实在新闻纪实类节目的拍摄中,运动摄像所构成的种种画面外部运动形式,对于新闻事件具体内容的再现和表现,具有与固定摄像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观众随着镜头的运动好象也“走进”了新闻现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度是戏剧专业用语。舞台导演是根据剧本提供的情节和人物情绪组织安排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上场行动路线、交流姿态等。电视艺术是互通的,调度就可以派上大用场,关键是让人看了不突兀,觉得很自然。它不像舞台的空间局限性很强,电视摄像的场面调度更具时间性空间性的扩展。
镜头调度,说的更加具体就是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角度和景别的变化。每一个好的摄像都是漫画家,脑海里需要有脚本,分镜头要心中有数。比如说拍摄一个老人的思乡之情,那么这个如何展现?具体需要几个步骤。第一个就是大远景,选取清晨太阳若隐若现,表示这个地方正在苏醒,上来一组镜头不用被摄主体,摄像机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固定的摄像方法,拍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然后组接起来,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山海云的大景,画面分为三层上层云,中层山,下层海。这个全景镜头要起定向作用,使观众明确情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基本关系。这个全景镜头一定放在开篇,这样画面构图严谨,画面均衡、和谐。第二个镜头太阳云彩的近景,在纪实节目中镜头调度很重要。尤其是电视新闻、纪录片,不允许摆拍,所以需要多机位,一气呵成,纪实性节目的第一原则是真实性。电视的场面调度,镜头调度是场面调度的主要形式。第三个镜头海水拍打岸边礁石的特写,形成时近、时中、时全、时远的景别变化。或靠变焦距镜头的焦距的改变,形成不同的景别,这种调度大多用小光圈大景深,使前后景均清晰可见。用这一组镜头开篇就非常有味道。再接一位老人独自漫步在海边的全景,老人眺望远方近景,大海的全景,这样拍摄就更大气。
许多人觉得新闻是事实的还原,拍摄者不需要带着情感,只是尽量把现场还原的更真实一些就好,对于这样的说法,笔者并不认可。因为如果一个新闻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何以感动别人。绝对不能像拍摄机器一样,脑子里没有内容,文字记者要你拍摄什么你就拍摄什么,这样肯定不行。文字记者需要和摄像记者勤于沟通,多交流。摄像记者拍摄像一些主题报道的时候,必须带着情感去拍摄,用心去拍摄才能拍摄出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新闻报道。除了镜头调度还有现场环境的捕捉,由于新闻现场稍纵即逝,非常珍贵,所以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选取最好的拍摄点位,还有在脑海中展现分镜头,需要的是摄像记者在现场把握,这个很难,只有通过大量的拍摄经验的积累才能完成,只有多拍素材才能知道怎么拍才最快最好,只有经历过的场景,才能预判需要拍什么样的素材,拍摄的画面才是最有效的。
现在的受众口味越来越高,一条新闻光靠信息量的累积已经不能留住观众了,他们要求获得信息量的方式也由以往的填鸭罗列式变为不经意的渗透式,现在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条新闻不仅要求时效性,就是我们所谓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求温度和深度。在海量信息中要有感人的故事挖掘,更要有厚重的背景依托,思辨性要强,不仅要经得起推敲,而且还要有前瞻性,你要先行一步,要做有独特观点的媒体,才能在现在这个精神快餐盛行,同质化媒体严重的阶段脱颖而出,才能有自己的特色,保住收视率,留住观众的心。
(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新闻部)
责编: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