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公开课的反思

2014-12-20 20:01朱华英
江西教育C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意公开课鸟儿

朱华英

目前,很多小学都推崇公开课。但在我看来,授课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公开课甚至可以称为“作课”,在其中有太多的作秀成分。有的教师甚至像一位演员,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幕后的编导预设好了的。这种课,大都不注意动态生成,缺少学生的主动质疑,因为“演员”怕出现“教学事故”,驾驭不了课堂,说到底,就是不会变通。

教师A:激发了好一阵子,好不容易让一潭死水般的沉闷课堂荡起了涟漪:一名同学站起来问:“孔子东游,他是去哪儿?”显然,这在授课教师预设之外,教师无奈地笑了笑,把那位同学双手按下之后说:“请提问课文中的疑问句。”其实,此时把后面介绍孔子、交流资料的环节挪移到这里,让孩子展现查询的资料同时解疑答难,这节课也更加流畅紧凑了,偏偏这节课在该拐弯的时候没有及时拐弯!

教师B:也许是因为没把握住陌生学生的真实水平,以至于他教学《乡村四月》就用去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之后,这位教师及时把闲人少的“忙碌”过渡到到第二首《四时田园杂兴》,一下子节省了很多时间,最后竟把第三首的《渔歌子》也完整地教完了。这节课不仅完成了既定目标,也给听课的教师整合课程资源之感。这种变通,就归功于教师本人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机智。

教师C:满满一节课只学了首《清平乐·村居》。课容量太小是其一,最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在课件里穿插了许多不及课本插图直观形象的图片,实在是事倍功半。课堂上,他还与学生对话理解“相媚好”的意思,许多不当的语言引来阵阵哄笑……

课,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最好。教师,因学情、文本及时变换教法更妙。可要真的做到并不容易,“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要讲好一节清爽简约的课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现在,我们都较注重文本解读,在备课之前都会进入文本,深入钻研。往往就一篇课文,我们能解读出许多内容,而且体会得较深入,较多元化。但问题就是如何在众多的解读中提炼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即如何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入”与“出”。如果“出”这个环节做得不好,可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使教学目标散而凌乱,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负增长。我在解读《去年的树》一课时,发现该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易懂,但却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如鸟儿与树的相处的情景、鸟儿一路的坎坷经历、鸟儿的心情变化、鸟儿的内心活动等。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围绕文中四组对话,通过想象补白,有感情的诵读等手段,体会鸟儿与树之间那份真挚、感人、永恒的友情。结果课程内容中对提示语的想象补白太多且把学生引得较远,教学目标不集中,课堂设计处理得较复杂,且不易操作。

其次,课要上得简单而有效。曾有教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所谓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要集中,一般做到一课一得;教学过程要简洁,没有什么细枝末节,干干净净。但老师们真正要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还是有很多的困难。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老师的意识问题,在教学预案的设计时总觉得这也好那也好,这个得讲得透一些,这些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好处……一句话就是“不会舍”,不“舍”哪来“得”呢?

我在教学时,讲《桂林山水》,就引领学生探讨作者是怎样把山和水写美的;讲《鱼游到了纸上》,就引领学生聚焦第七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聋哑青年精湛的技法、高超的画技及作者的表达手法;讲《文成公主进藏》,就通过读读、练练、说说,引领学生感受文成公主一路进藏的艰辛和对藏族的贡献。

最后,课要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教出新意。合理解读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能简单教语文后,我们还得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学习想奇招,出新意。这一步应常出现在公开教学中,因为每一位听课教师去听课前都有种念头:希望这堂课能给自己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在《去年的树》教学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时,可以把文本分成几个部分通过PPT逐步展现(化整为零),引导学生逐步读懂课文(逐个击破),帮助学生借助板书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这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再如结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鸟儿失去了朋友。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伐”让学生们明白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将课的内涵提升到一定的人文高度。想奇招、出新意也非得根据文本特点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阅读教学规律不可,如违背了这些,再好的“招”也是废招,带来的只会是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低下。

要想一堂课上得轻灵生动,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把文本的解读读“厚”,还得学会在文本的众多解读中提炼出适合该年段学生学习规律的能力训练点、知识点,更得学会把课文上简单,有新意。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大柏地乡院溪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意公开课鸟儿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鸟儿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第一次公开课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新意
让鸟儿把烦恼叼去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