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讨论的焦点。体验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最新发展,它强调身体经验对语言表达的基础作用,认为隐喻与人类思维、认知、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体验哲学视域中英汉词汇隐喻现象及其理据的异同,探讨了它对英汉语言交际的影响。英汉语言学习者应多接触目标语的民族文化,以增强对目标语词汇隐喻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哲学 体验哲学 词汇隐喻 英汉对比 语言交际
一、英汉词汇隐喻的体验哲学视域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语言与神话》中指出,隐喻是语言与神话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一方面肯定隐喻首先是一种心理机制,另一方面表明隐喻直接体现在语言文化领域,因为神话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文化形态。麦克格拉斯的定义言简意赅:“隐喻是一种言说方式,言此而意彼。”他还引用了纳尔逊·古德曼关于隐喻的一句名言:“教老词玩新把戏之事”。[1]在汉语中,没有与metaphor直接对应的概念,最接近的概念当属传统诗学批评领域的“比、兴”。“比、兴”是对诗歌话语策略的一种概括,也属于语言文化领域。因此,无论中外,学者们大多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以语言符号为表现媒介。体验哲学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成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指出,每个隐喻的两个部分(即来源域与目的域)只有通过人类的经验基础才能得到阐释,才能被人理解。隐喻提供了将人们的主观经验领域投射到客观世界领域的心智路径。体验哲学的这一论点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隐喻与哲学之间的重要关联。
二、相似的英汉词汇隐喻现象及其理据
1.相似的英汉词汇隐喻现象
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体验和生活经历,生活经历可能大相径庭,但是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是相同的,自然也会产生许多相同的感受。Lakoff对anger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认为在有关anger的不同的表达式背后有一个系统的结构。[2]例如,其中有一部分表达式是用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影响来代表这种情感。[3]Lakoff观察到anger产生高燥热、高内压,而这种体温和内压的升高经常表现为脸上和脖子部位颜色变红,由此就有了下列一些英语句子:
—She was scarlet with rage.
—He got red with anger.
—He was flushed with anger.
汉语中也经常用“脸红脖子粗”来说某人生气,和英语有类似之处。另外,英汉语中有用同样的动作来转喻“生气”的用法。例如:
—I was hopping mad.
——他暴跳如雷。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汉语中的“愤怒”在很大程度上与Lakoff 所描述的概念隐喻anger is heat(愤怒是热)相吻合。
除了在情感方面有相似的隐喻现象,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少。例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用“老狐狸”(Old fox)来隐喻狡猾的人的用法,也都有“人生是旅程”(Life is a journey)的概念隐喻,也都有“声音甜”(Voice is sweet)这样的通感隐喻等等。这些相似的隐喻现象一方面体现了相似的身体体验,更说明了不同民族有共同的认知思维模式。
2.英汉词汇隐喻的体验认知思维过程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三个隐喻后面蕴含的隐喻思维过程。
第一个隐喻在用“老狐狸”(Old fox)来比喻狡猾的人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心理活动过程中首先突出了老狐狸的狡猾,然后才再用老狐狸去比喻狡猾的人。这种隐喻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心理活动中。例如:
—He is a lion.
没有人会去想这个人像狮子一样用四肢走路和捕食动物,而会自然地认为这是说“他像狮子一样勇猛”(He is as brave as a lion)。
第二个隐喻“人生是旅程”(Life is a journey)是一个典型的概念隐喻。在这种隐喻中,源域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虽然两个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它们之间总有一些结构一致的地方,并且这些一致的结构建立起了一个交叉域,以至于在这个交叉域上,能够用来描写源域的词一般都能用来描写目标域。当我们形成一种新的概念隐喻时,经常自然会用描写源域的词汇去描写目标域。
第三个隐喻“声音甜”(Voice is sweet)属于通感隐喻。这种通感隐喻并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之间的联想,而是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4]一般来说,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较简单向较复杂。Ullmann曾经通过调查将六种感官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5]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用较低级的感觉来描绘较高级的感觉的表达式。例如:
锐利的视力(sharp eyesight):触觉→视觉
温暖的话语(warm words):温觉→听觉
上述隐喻思维过程实际上仅存在于一个新的隐喻形成之初,一旦一个隐喻被大家所接受,成了死喻,人们就不再留心隐喻思维过程的存在。
三、相异的英汉词汇隐喻现象及其理据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地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民族尽管有相同的身体体验、类似的生活经历和一致的认知思维模式,但语言中仍然产生了大量不同的隐喻。
1.视点和观察细致程度带来的词汇隐喻差异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中对“愤怒”的隐喻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存在大量差异。
英语中有用产仔动物的表现来形容人生气的表达方式:
— She was having kittens.
—My mother will have a cow when I tell her.endprint
汉语中则几乎见不到这样的表示愤怒的方式。
英语中有用make sbs blood boil表示“使……勃然大怒”的用法。例如:
—You make my blood boil.
而汉语中“热血沸腾”只用于比喻激情高涨,经常还用作褒义词,但从来不表示“生气”的意思。
汉语中常说“气得手脚冰凉”。小说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
——可馨气得手脚冰凉,大脑完全失去控制。
——傅恒见他如此无礼,顿时气得手脚冰凉。
而在英语中则没有这样表达anger的说法。类似这样的隐喻差异主要是由视点差异、观察细致程度不同造成的。对产仔的动物,英美人注意到的可能是动物不乐意人接近时所表示出的愤怒,而中国人可能过于关注产仔的动物所经历的痛苦,没去注意它的愤怒。对blood boil(血沸腾)这种隐喻,英美人认为它也是愤怒的表现,而中国人只认为它是激情高涨的表现,当然中国人并没有否定愤怒时心情激动,从“气冲牛斗”就可看出blood要如何boil才能表达那样的愤怒。但中国人同时也注意到人心情激动时,手足的温度会下降。愤怒时可能如此,受惊吓时也会如此,后者和英语中的make sbs blood run cold相近。是否英美人同样注意到了人愤怒时手足的温度会下降呢?似乎没有注意到,虽然英语中有cold anger这样的隐喻用法,但是它隐喻的是restrained anger(克制的愤怒),中国人要是从“气得手脚冰凉”的角度去理解cold anger就有偏差了。
在不同的语言中,视点差异、观察细致程度不同会产生隐喻差异。反过来,已经形成的隐喻又会影响人们的视点和观察细致程度。不去说中国传统文化对“松、竹、梅”的隐喻使中国人对这三种植物的认识与外国人对这三种植物的认识全然不同,就从上面关于blood boil(血沸腾)的隐喻分析也可见一斑,中国人倾向于忽视愤怒时的这种心理影响,而只认为产生这种心理影响是充满激情的表现。另外讲英语的人注意到受惊吓时会感觉冷——blood run cold,却不去注意愤怒所造成的心理激动也可能导致同样的现象。
这些隐喻差异一方面会带来理解的困难,另一方面也经常使得翻译时英汉两种语言不能直接对译。例如:“气冲牛斗”只能勉强译为be infuriated之类的词,cold anger绝不能译成“冷气/愤”。
2.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不同引起的词汇隐喻差异
文化习俗差异也会引起隐喻差异,并且给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增加麻烦。例如,中国人结婚时传统新娘穿红色礼服,门口挂红色灯笼,门上贴大红喜字;亲人去世了儿女要穿白色孝服,室外要悬挂白幡等。因此,中国人用“红白喜事”来隐喻婚礼和葬礼,不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自然难以理解“红白喜事”的涵义。英语中的breadwinner(养家糊口的人)、cry over spilt milk(作无益的后悔)、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生在富贵人家)等隐喻和英美人的饮食习惯和餐具有联系。汉语中的“割袍断义”、“铁饭碗”等隐喻和中国古代人穿长袍和中国人吃饭用碗的生活习俗有关。很多类似的隐喻其真实含义都不是十分明显,本民族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接触这些隐喻,理解它们没有障碍,但对外族人来说,理解从特殊的文化习俗中产生的隐喻有一定的困难,有时需要了解该民族的相关文化习俗才行。
另外,受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影响,英美人从圣经、希腊神话中产生的隐喻比较多。例如:go to heaven(指死去,不带贬义),in the (ones) seventh heaven (指在无上的幸福中),go through hell and high water(指忍受可怕的折磨),等等。而中国人有关佛教及相关神话的隐喻比较多。例如:上西天、泥菩萨过河、过鬼门关等。对这些隐喻,外族人需要有相关的宗教知识才能顺利理解。
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熏陶也留下了很多不同的隐喻。要理解这类隐喻,最好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故事。例如,同样是比喻失败,英语中用meet ones Waterloo指遭遇惨败。见下例:
—In geometry Anne met her Waterloo.而汉语中则常用“夜/败走麦城”隐喻遭遇惨败。
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使用的隐喻虽然形式可能不一样,但是所体现的认知思维模式却可能完全相同。拿上面两个关于“失败”的隐喻为例,尽管这两个隐喻一个是出自拿破仑军队在Waterloo遭到最后失败的历史事实,另一个是出自关云长夜走麦城被杀的历史故事,两者在外表上不相同,然而实际的隐喻思维还是一致的:都是借骁勇善战的猛将的失败来隐喻现实中的失败。
四、英汉词汇隐喻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各种语言中隐喻的实例不胜枚举。尽管人类身体体验相同,由于各种原因,不同民族所创造的隐喻会就有所不同。对于相同或相近的隐喻,各民族的人之间彼此能够很快接受,不存在问题。别的民族有而本民族没有或者用法不同的隐喻,初次接触时应该认真对待,不要望文生义。譬如说,中国初学英语的人如果看到pull someones leg(取笑某人),理解成“拖某人的后腿”那就出洋相了,反过来英美人也不能将中国话“拖某人的后腿”理解成pull someones leg。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隐喻,有的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猜测出含义,有的需要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深刻理解其涵义。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特别的隐喻应该多加关注,尤其是遇到与本族语的隐喻用法有差异的表达方式时更要注意分析清楚其差异,以免误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多接触目标语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这样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有关的隐喻用法,减少失误,促进语言交际。尽管如此,在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际中,隐喻的使用,难免会增加理解的困难甚至失误。在语言交际的时候,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互相了解,交换信息。来自不同民族的人进行语言交际时,持母语语言的一方应该有意识地避开民族特色强的隐喻,以方便对方理解,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使用非母语的一方,除非有充分的把握,应该避免使用晦涩的隐喻,以免错用,造成误解。
————————
参考文献
[1] 李醒民.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士.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
[2] 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 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现代外语,2002(1).
[4] 汪少华.通感·联想·认知.现代外语,2002(2).
[5] Ullmann,S.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Oxford: Basil Blackwell,1964.
[作者:胡富茂(1979-),男,河南洛阳人,河南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