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2014-12-19 15:58乔君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隐性外语

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在现有的师资和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体化特征使得共享因各种利益冲突而难以顺利实现。博弈论是分析利益主体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有效方法。在对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理论探讨。

博弈论 外语教学 隐性知识资源 共享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是各级相关学校关注的教学重点之一。相比较而言,外语是一门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外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引入、优质教材的选用、基于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各类现代化教学工具(电脑和网络等)的介入等。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学校类型(重点和普通等)以及所处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使得上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条件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满足。只有将目光转向教师队伍,通过发掘教师自身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资源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隐性知识的特殊性质导致了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处于非活跃状态。知识尤其是内化为主体能力的隐性知识不但隐、显转化难度大,并且又是一种竞争性资源。在没有很强的个人动机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不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而教师是否愿意共享知识则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还是冲突。从这一角度出发,隐性知识共享是教师个体在提供或保留知识的选择中一个博弈过程。因此,从博弈的角度来探索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问题对于增加教师的知识积累和促进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非活跃现状的原因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以及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由迈克尔·波兰尼所区分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最为大家所认可。知识的隐性特征被定义为一系列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1]。隐性知识由于具有不易用语言表达、不易衡量其价值和不易被他人所理解的特点成为各种以知识为工具的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也是知识主体在组织中保持竞争活力的支柱。然而,就目前而言,外语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仍处于非活跃状态。这主要是由来自教师的内在因素和教学单位的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

1.隐性知识共享的内在障碍

(1)隐、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难度大

在隐性知识共享中,教师首先面对的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各种困难。隐性知识一般潜隐在主体的头脑和行为中具有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外语教师在学习和教授第二外语的过程中积累了包括学习心得、依据不同的教材和教授对象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试手段以及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课外活动等丰富的隐性知识。一方面,教师作为知识的施予者只有将自己的心得体验通过分析和整理,并将其进行系统化、载体化处理后,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知识创新的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对于知识的接受者而言,由于受主观经验、成见以及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施予者所提供的知识价值难以客观评价,而加以排斥。即使愿意接受,也因外语教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整体素质、外语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对施予者的知识经验需要反复实践才能灵活运用,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隐性知识共享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或者理解和接受,所以外语教师在共享隐性知识方面缺乏主动性。

(2)隐性知识共享的利益冲突

外语教师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技能等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在长期的刻苦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自身专业优势。这种优势是教师在单位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没有很强的个人动机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教师通常不愿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然而,外语教师又有很强的向他人学习的愿望。因为,对于外语教师个体而言,由于受到时代、经济条件、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是依据自身的经历、经验和实践总结的心得或诀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所以教师个体在有意隐藏自己隐性知识的同时,又希望从同事那里获得不同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样,教师个体都在是否共享之间犹豫不决,既想从同事身上获得知识和经验,又担心自身利益的损失。这种主体利益关系的不协调成为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另一内在障碍。

2.隐性知识共享的外部障碍

首先,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外语教学单位往往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与之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上。一般认为外语教师求学时所学的内容和工作后的教学工作大致相同,教师个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有限,所以对教师隐性知识不太重视。第二,许多外语教学单位因相关政策、所处地区以及是否重点等原因造成外语教师短缺,引起师生比例不协调。从而导致教学压力过大,使教师难以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隐性知识共享中来。第三,相对于竞争激烈的企业而言,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竞争则相对缓和,所以隐性知识共享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建立在自愿和互惠的基础上。相互之间是选择共享还是不共享的关键是利益问题——利益的一致或冲突决定了选择的结果。基于这一视角,隐性知识共享是教师在提供或隐藏知识选择中的一个博弈过程。

二、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和竞赛论,是用数学方法来分析竞争形式的学科,也叫冲突分析[2]。博弈论是分析人们之间竞争与合作行为的有效方法。从本质上看,外语教师选择是否共享隐性知识也就是对合作和竞争的选择,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其特征如下。

1.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动态重复博弈特征

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先行动者的选择,并据此调整自己的选择。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的一个重要类型[3]。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参与者只关心眼前利益,极有可能产生“囚徒困境”。而当博弈重复多次时,参与者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来选择不同的均衡战略,从而打破“囚徒困境”。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而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也是无限连续的过程。同时,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各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再者,在教学实践中,新的经验和技能不断涌现。这一切使得隐性知识共享是无限延续的过程。这就促使教师着眼于长远利益,愿意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这种动态重复博弈的特征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得以实现的理论前提。因此,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可能的、必要的和长期的。

2.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特征

博弈论是关于各决策主体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和达到均衡状态的有效方法。博弈包含三个基本元素:参与者、策略和收益。在每一次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有一组可选择的策略,最后每个参与人都将得到各自由双方共同选择的那个结果所决定的收益。由于隐性知识的抽象性难以量化,在知识共享前,教师个体对于他人是否提供知识以及提供的知识价值等是难以准确判断,所以在教学单位内的知识共享博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4]。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知识共享博弈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现以两名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博弈过程进行分析。二者都有保留知识和提供知识两种选择,对应于其不同选择,该博弈有四种可能的结果:(1)共享,并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2)共享,但不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3)不共享,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4)不共享,不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由于在知识共享中,个体通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选择(1)在未知对方是否愿意合作,是否愿意提供自己的知识并未知对方的知识价值的情况下,这样做无疑是一种冒险,很有可能会造成自身知识专有价值的降低;如果选择(2)和(3)必然导致共享失败。因此对单个教师而言无论对方是否选择共享,其最优策略都是不共享。因此不共享——不提供知识的策略组合便成为该博弈占优势的策略均衡。由分析可知,“囚徒困境”反映的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结果。这种选择不仅不能使个体利益最大化,更不能实现单位利益最大化。所以,要避免隐性知识共享中的这种“囚徒困境”,变不共享为共享的均衡,就需要外语教学单位的介入,变不完全信息博弈为完全信息博弈,从而使隐性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

三、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1.营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外语教学单位的管理者应改变以往轻视隐性知识共享的思想,着力营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外部环境。首先,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隐性知识共享存在障碍的原因是其中牵涉了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和教师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各利益主体虽然都意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但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博弈中的“囚徒困境”而使隐性知识共享不能开展。因此,教学单位应从信息的公开化入手制定并推行相关策略,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知识的获得和创新需要主体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具有高成本性。相比较而言,提供知识后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主体会有意垄断知识。所以,外语教学单位在承认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的同时,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以及奖励办法合理满足提供隐性知识教师的利益要求,激发他们分享知识的愿望[5]。第三,有计划地将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教学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比如集体备课、讲课大赛、导师制等给教师提供知识共享的机会和平台。第四,建立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数据库。各教学单位几乎每年都有老教师退休,新教师的加入,还有邀请外校优秀教师交流经验等的人员变化。外语教学单位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适当显化后制成文档、视频、音频等的形式存储起来使之成为隐性知识共享的源泉。

2.激发教师的主观积极性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外语教师的主观意向决定了共享的成败。因此,激发教师个体的主观积极性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应加强宣传。让全体教师认识到个人经验、专业知识等隐性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认识到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性。知识只有在不断的交流运用之中才能产生创新。鼓励教师积极挖掘自身所隐藏着的知识资源,积极参与隐性知识共享活动。其次,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建构学习型单位。外语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隐性知识共享是教师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学单位应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建构学习型单位。教学单位安排教师参加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组织方便教师知识和经验交流和共享的互相听课等丰富多彩的各种学习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顺利共享。再者,激发教师自身的优秀品质,使其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的活动中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每位教师更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从道德修养方面入手,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优秀品质,诸如以集体利益为重、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等可以解决隐性知识共享的诸多问题。

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外在物质条件的依赖性。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物质条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满足。发掘教师自身的隐性知识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特征又使共享遇到各种障碍。本文从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非活跃现状实际出发,运用博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所特有的两种博弈类型,即具有无限连续性特征的动态重复博弈和在当前非活跃状态下出现的导致“囚徒困境”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前者是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前提,后者则需要外语教学单位管理者的介入才能改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当然,这只是基于理论的分析探讨,现实中外语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会更加复杂,文中所提出的策略还需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

————————

参考文献

[1] Polany M.The tacit dimension.London,UK: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6.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3]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作凤.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一个博弈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4(2).

[5] 何占磊.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应用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作者:乔君梅(1973-),女,河南荥阳人,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隐性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