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寿州锣鼓

2014-12-18 06:51马晓源安徽省寿县文化馆232200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寿县楚文化锣鼓

马晓源 (安徽省寿县文化馆 232200)

一、寿州锣鼓的历史渊源

寿县古称寿春、寿州、寿阳,是楚国故都。楚人喜乐善舞,不仅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十分普及,从宫廷到市井、从文士到乡民,每逢宴享或佳节祭祀,每每乐舞并作。楚国的乐舞大致可分为祭祀乐舞和宫廷乐舞两类。祭祀乐舞以娱神为主要目的,带有十分浓厚的巫术色彩,所用的乐器以鼓为主,杂以箫、钟、竽、瑟等;而宫廷乐舞演奏的乐器除钟、竽、箫、瑟、磬外也离不开鼓。寿县从公元前622年起,先属楚,后属吴,再属蔡。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此地最终属楚所辖。《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在寿春历经四王,共十八年,至公元前223年为秦所亡。作为楚文化后期集中地的楚国都会寿春,楚文化深厚的积淀,当然也包括鼓乐,一直伴随着楚国后裔的生活,长盛不衰。祭祀时,为驱逐邪魔妖怪,为人们增添幸福平安;节庆时,为增添节日欢乐气氛,人们敲锣打鼓,自娱自乐,形式灵活多样。《寿县志》载:近代,“锣鼓为寿地盛行的打击器乐;旧时,寿县城关有王家锣鼓班,正阳关有邓家班、宋家班。名曲目有《十八番》《长流水》《凤凰三点头》《寿阳新春》等。建国初,正阳关的吴守林、朱茂森等拜宋家班的宋廷献为师,于60年代初组建成县建筑公司打击乐队,后又下传陈家礼、王春林等”。上世纪70年代,寿县地区的锣鼓演奏活动十分活跃,不仅城镇各单位,而且许多大一些的村庄都有各自的锣鼓队,尤其以城关、县水泥厂中青年为主的锣鼓队更为活跃。时至今日,寿县地区的锣鼓演奏活动已不像先前那样普及。然而,寿州锣鼓队高亢激越的鼓点一经响起,必定观者如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寿州锣鼓的基本内容

寿州锣鼓是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为沿淮群众所青睐的民间传统音乐。所用的打击乐器有“钢锣”、大筛锣、大腰鼓、大钹、小钹、小锣、云锣、狗锣等,主奏乐器为锣和鼓。寿州锣鼓的演奏乐谱,综合了沿淮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花鼓歌”“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等锣鼓谱的精华。“十八番”,节奏舒缓,如同一首叙事诗,娓娓道来,韵味十足。“凤凰三点头”“长流水”节奏明快,高亢激越,催人奋进。寿州锣鼓的传统节目《寿阳新春》,乐谱结构分为“龙虎斗”、“状元行”和“楚都风”三大部分,分别以寿县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民风民俗为素材,生动地表现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韵。寿州锣鼓的演奏,在沿淮习俗中只限于喜庆之事,无论逢年过节、婚嫁、升迁、开业等喜庆之事都不离开她,加上笙、簘、笛、管和正阳关“抬阁、肘阁”等民间艺术一起表演更是锦上添花,极富感染力。

三、寿州锣鼓的特点

(一)从演奏的器乐看

1.品种多。寿州锣鼓和北方(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西的锣鼓比,演奏的乐器不限于鼓、锣和钹,通常有大筛锣、大腰鼓、中鼓、大鼓、大钹、小钹、小锣、云锣、狗锣,因而表现力丰富;和南方闽浙的锣鼓比,除去大筛锣、大腰鼓、大钹、小钹、小锣、云锣外,还加进了大鼓、中鼓,使演奏效果更加雄浑。

2.主锣特别。所使用的主锣体积小,但厚重,音频与其他铜器有明显区别,打击时如同敲击空缸发出“缸、缸、缸”的声音,因而称之为“钢锣”。这种“钢锣“,演奏时声音十分洪亮、清脆,传播距离远长,数华里之外都能听得清楚,具有浓郁悠长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也独具特色。

(二)从演奏指挥的形式上看

1.指挥。北方(中原地区)的锣鼓多以旗手和人持手旗为指挥,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钢锣”、沙锣手轮流指挥,再辅以鼓手、锣手交替指挥。

2.鼓点,和沿淮地区的花鼓灯锣鼓也不一样。这样便避免了演奏时动作单调、格局僵化的现象,形成了动静交替、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素有“会说话的锣鼓”之美称。

四、寿州锣鼓的价值

寿州锣鼓堪称沿淮流域的艺术奇葩,在沿淮流域打击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掘、抢救、保护寿州锣鼓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寿州锣鼓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楚音乐的遗存。研究寿州锣鼓可以更好地研究楚文化、楚音乐史以及沿淮流域民风民俗的发展脉络和丰富内涵对沿淮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艺术价值

寿州锣鼓的演奏风格既不同北方(中原地区)的“威风锣鼓”、盘鼓,又不同于南方闽浙的“舟山锣鼓”“十番锣鼓”,兼容了南北锣鼓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演奏风格,是中国大地上打击乐的一朵奇葩。2007年以来,寿州锣鼓多次登上“国”字号舞台,尤其是2009年清明节期间,寿州锣鼓应邀参加在山西洪洞由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支持主办的“远中杯”全国“鼓王邀请赛”,一举夺得“最佳鼓王奖”。

(三)社会价值

由于其演奏方式灵活、方便,不受条件限制,宜于参加各种节日和喜庆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再加以规模的扩大、表演形式的变化、技巧的提高,参加重大庆典和文艺活动很有前景,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寿县楚文化锣鼓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