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黄连生产加工器具研究

2014-12-18 06:51马玉峰汪代明余继平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石柱黄连器具

马玉峰 汪代明 余继平

(1.2.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610041;3.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研究中心 408100)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石柱县志记载:“山场广阔,土地肥沃,植被茂密,雨量充沛气候冷凉,日照少,无霜期短,具有黄连生长的最佳自然条件”。1正是该地区天然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勤劳的石柱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因地制宜发展黄连生产,石柱黄连品质卓越而影响深远。

石柱黄连种植历史悠久,唐天宝元年(742)年石柱就曾“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2随着黄连生产技术的发展,黄连生产加工器具也必然随之产生。该地区植被丰富,《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林之璝者有桃支、灵寿……”3这里提到的桃支、灵寿就是竹材。《石砫厅志》也记载:“竹数种,且易生。为笋为纸,大利民用……”4这为黄连生产加工器具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黄连生产周期长,从采种育苗、搭棚栽连、连棚管理到起连加工至少要历经5~7年之久,七十几道工序。复杂的生产加工工序除需要常见的农具外,连农为适应其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明创造了一些特制的设施和器具,如炕灶、槽笼、黄连剪刀、铁耙(2齿、4齿、6齿)、竹撬、木锨、丁字凳等,它们朴素、自然、环保。勤劳智慧的土家人创造的这些设施和器具不仅显示出土家族人民的生产智慧和技能,更彰显着该地区人民的审美观念,蕴涵着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正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共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5

一、工艺之美,彰显文化内涵

(一)炕灶(图1)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平地上修建而成,此类炕灶一般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材料以石头居多,较大(长480cm,宽200cm,高155cm),两边有宽1米多的操作台,有的侧面留有小门,人蹲身可以进入,以便炕完黄连后能进入炕灶清理泥灰。此类炕灶上大多建有框架结构的简易木房,用于遮阳蔽雨,和土家族建筑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种则是在高低土地上挖坑而成,多为近年所建,相对较小(长260cm,宽140cm,深90cm)。两种形式的炕灶结构原理一样,炕灶前端低处加柴的火塘,深约1米,称为“火沉”。由此挖一通道(火道),以约40度坡度连接炕坑底端中部,便于火力能够由此通入炕灶,上盖炕簾,黄连置于上面即可进行干燥加工。

早期的炕簾一般都是用大小相等的竹条编排而成,竹制炕簾有它的优越性。炕连过程中火力不能太大,否则会致使炕簾燃烧烧坏黄连。小火慢炕出来的黄连干燥、品相好,不足之处在于竹条编制的炕簾不耐用,需经常更换。近年逐渐被钢条炕簾所取代,但这增加了火候的把握难度。

图1

炕灶作为因地制宜设计建造的配套设施,古朴、粗犷、自然,呈中轴线对称,具有稳定感,与土家族建筑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和民居相配相得益彰,统一和谐,显示出一种特殊而丰富的质朴之美。

(二)槽笼(图2)

竹编器具,梭形,造型优美,大小不一,有的长达3m,最大直径约60cm;有的长2m多,直径40cm左右。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工艺包括选材、剖竹、劈篾、编织、留门、绑扶手等。

1.选材。槽笼制作对材料的物理属性有较高要求,故土家人民在选材上有一定的讲究,多选用2~3年向阳生长、直径在5cm左右,且韧性较好的金竹、斑竹为主要材料,这样的竹材坚实耐用、大小适宜。

图2

2.剖竹。剖竹有两种形式:一是选两根大小、长度相当的竹子,其一端分别均匀破为8片,留两个竹节,大约30cm不剖开,为的是相对编织;二是把整根竹子中段平均破成8片,两头约25cm不剖开。

3.劈篾。劈篾则是把竹材劈成均匀篾丝供编织用,不需要精细加工的称为“粗篾”,反之称“精篾”。

4.编织。两种形式的槽笼编织方法基本一致,都是从未剖开的一端向中间编织,先用单篾编织,称平编。岔开角度根据槽笼长度来定,织约20cm左右时,开始用“三数篾”编织一小段后,把另一根剖开的竹片(经篾)相对插入编制好的一端(单根竹子的编织则没有这一步骤),中部用一篾圈支撑经篾供确定大小用,再依次从两端向中间编织。较大槽笼需要再加经篾,同样用“三数篾”的编织手法将其编织。编织到槽笼形状基本成型之后,就可去除篾圈。

5.留门。槽笼编织快到中部时要留长约30cm,宽20cm左右的一小门,另再编织一个稍大的门盖。

6.绑扶手。采用两根竹子相对编制的槽笼较多,形制比单根竹子的略大,也更为结实耐用。较大槽笼编好后还需在两旁和底端加上扶手,粗细以适合手握为宜,竹子和杂树条均可,用“螃蟹脚”固定于槽笼外侧,两端比槽笼各短15cm左右。靠近手握处用“精篾”或藤蔓编织,为的是避免刮伤手掌。这个细节反映出土家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充分考虑到功能与人的关系。

图4

使用时把炕干的黄连趁热装进槽笼,盖好门盖,两人、四人或八人,各抓一边(图3),顺着槽笼方向来回猛摇抖动(打槽),边摇边检查,借助黄连相互冲撞和槽笼凹凸纹理的摩擦功能,直到黄连光滑无须根为止。抖摇过程中,连农还会不约而同地喊起号子,节奏一般由慢到快再逐渐缓和。号子起到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解疲劳的功能,其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号子有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两种方式,很多为即兴填词,和该地区的劳动歌、啰儿调一脉相承。

槽笼多为连农自己制作,造型美观大方、浑厚朴实、轻便合理、没有过多装饰,一切形式美都服从于功能的需要,显示出连农的智慧。

(三)簸箕、撮箕、筛子、背篓等(图4)

均为竹编器具。此类器具在黄连生产的播种、薅草、施肥、收获以及装运、加工、贮藏等环节,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箕,《王祯农书》曰:“北人用柳,南人用箕,其制不同,用则一也。”6簸箕形制多样,基本形状虽然差不多,但尺寸大小、制作方式等则有很大区别,其花样繁多的编织手法,增加了器具的美观性。这些至今仍是该地区黄连生产加工的常用器具,依旧焕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四)黄连剪刀、铁耙(2齿、4齿、6齿)(图5)

此类工具大都由该地区铁匠制作,铁耙其齿尖锐,微向里钩曲,后留有圆銎。制作好的铁耙还需按照功能的不同装上合适的木质手把,多为质地坚硬的杂树,其长短、粗细各异。在当地,4齿的称为“耙梳”,齿长约25cm;6齿的俗称“山耙”,齿相对较短,长10cm左右。“耙梳”和“山耙”多用于搭棚时清理杂草、炕连时搓揉黄连,也可当锄头使用。2齿的称为“抓抓”,齿长约12cm,手把较短,总长1米左右,主要用于起连和薅草,起连时能够轻松的将黄连抓起,可说是智巧胜于拙力。

黄连剪刀比常用剪刀要大(图6),长约为35cm,宽28cm左右。剪刀手握处大多被连农缠有布条或塑料,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伤手。起连时利用黄连剪刀的重量敲击黄连坨子,使附着的泥沙脱落,再剪去黄连须根、叶柄等,得到黄连“坨子”,用背篓装运回家待干燥加工。剪刀历史悠久,但在黄连生产过程中为适应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改良。

图5

图6

图7

图8

(五)木锨、丁字凳

此类农具同样是黄连生产加工的特制工具。木锨形似船桨,上端为圆柱状,粗细以便于手握为宜,叫握杆,约长80cm;下端呈板状,名锨板,约长60cm、宽15cm,用于黄连干燥过程中翻动黄连。炕连时两人各站炕灶两边,木锨相对,两人同时从两边向中间翻动黄连(图7),从左到右,循复往返,尤其是在黄连快要干燥出炕时,需勤加翻动。

丁字凳常用于“扯”黄连秧子、薅草劳作中,由于这类劳作工序时间漫长,连农又须蹲于连地,非常辛劳,用此凳其减轻劳动强度,称为薅草凳。形似“丁字”,上端为平面,“凳脚”底端呈尖状,插入连地作凳,稳定且方便移动,不会伤黄连。由于连地土质松软,故在“凳脚”适当高度绑以粗绳或粗皮筋,以防凳子受力全部陷入土内,其高度因人而异。(图8)

石柱黄连生产加工设施及器具,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可贵之处在于它们平实、朴素、色泽自然、材质温润、清新朴实、线条流畅、手法多样、造型各异。“一定的器具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造型,一定的造型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美之法则。”7其美学原则更接近于本质意义上的艺术,彰显着朴实无华的文化内涵,也是土家人民纯朴之美的表现,蕴涵着工艺之美,体现出土家人民的造物智慧。

二、以人为本,体现设计理念

土家人根据不同的需要,就地取材创造了功能不一的器具。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工的、自然的、实用的大众化器具不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更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观念的物化形式。

“我们不能把与生活无关的美叫做美,美必须是生活的产物,这样才能够逐渐达到完美的境地。”8这些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实用性的、包含着材质、形制、工艺的器具之美,反过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有着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在实用与欣赏之间,可谓功能与装饰的和谐,这就是生活之美直观地从造物过程中反映出来,即美之法则。

连农在制作器物过程中均采用天然原材料,并未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正如现代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同时注重各技术之间的和谐,以人为本,尤其考虑使用者是否便利,应验了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这正是人与器物、社会、自然的和谐,也传达着土家族人民的设计理念。比如簸箕的图案多为方格、菱形、或连续图案等,这种内方外圆的造型结构,反映出“万物之有形者,离不开一方一圆的变化。”9“方能制圆,方能助圆;圆不离方,圆能补方;方圆互成,阴阳互藏,蕴含着‘合阴阳之气、含天地之道’的文化思想。”10

三、民俗禁忌,透视思想观念

土家族人在刀耕火种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在土家人看来山石土地、风雨雷电、动植物都是有灵性的。朴素的自然崇拜导致了土家人的多神信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禁忌和经验习俗。

炕灶在修建过程中(俗称打炕)是有一定讲究的。首先是地点的确定,不能破坏风水,一般选择在房屋左前方,遵循“打前不打后,打左不打右”的习俗;何时开始修建也有规矩(称为动土),大多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土老师测定吉日之后,吉时动工,这是对土地神的尊重。采集时,坟前屋后的“风水树”一般不能轻易砍伐,认为较大的古树有神灵的庇护,不但不能砍伐,还需怀着敬畏之心祈求保佑。竹材的砍伐时间也很有讲究,多在夏至以后立春之前逢金、火的日子进行,要避开逢土、逢水的日子,以防竹材被虫蛀。该地区如遇冰雹、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之时,人们会认为是人间做了错事惹怒了神灵,便从家里拿出大米、玉米、花生等粮食洒向空中,同时口念吉语,以此祭祀神灵,祈求天神、龙王不要发怒,反映出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祈求风调雨顺、丰产富足的实际需要。

四、协作精神,凸显淳朴民风

黄连生产加工是一件非常艰辛之事,虽然如此,但连农们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土家人豁达的乐观精神在黄连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得以完美体现。该地区自古以来都有互帮互助的换工传统,一般栽连、薅草、起连、炕连等季节性强、劳动量大的农活,换工便是常有的事,集体协作的方式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彼此的感情。这种团结互助、相互关照、邻里和睦的关系,正是“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的真实写照。生产过程中,连农唱着山歌,喊着号子,说着趣话(玩笑话),乃辛苦劳作里的休闲,真所谓苦中求乐,轻松但不轻浮。该地区连农精心耕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正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结语

黄连生产配套设施和传统手工艺器具是黄连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民族文化、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道德和精神文明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历史的、艺术的、民间的、生态的、民俗的器具和承载的文化如何得以传承、保护和利用,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首先,应发展黄连产业,提升黄连附加值,增加连农收入,使文化保护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其次,建立黄连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蕴涵着黄连文化的生产器具,加以收藏性保护。再次,结合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好黄连生态旅游,彰显复杂的加工工艺和独具特色的黄连民俗文化。最后,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合理巧妙利用像槽笼这样的加工器具,开发具有黄连文化、民族风格的旅游产品。这无疑将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意义。

注释:

1.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00.

2.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85.

3.(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M]汪启明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07:5.

4.石柱古代地方文献整理课题组.《石砫厅志》.(内部资料),2009:93.

5.《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

6.(元)王祯.《东鲁王氏农书译注》[M]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95.

7.(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3.

8.(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9.祁毓麟:《结构中的形式美因素分析——书法形式构成之二》《美术大观》[J],1994(8):47.

10.余继平,马玉峰:《渝东南木礧子及其文化蕴涵》《装饰》[J],2011(9):105.

猜你喜欢
石柱黄连器具
石柱迷宫
不一样的“双黄连”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蘑菇石柱
古代器具灌农田
“小矮子”黄连
巴勒贝克发现第三根超巨大石柱
黄连最清胃火,但体寒者慎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