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焕杰 (汕头市潮剧团 515021)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
林焕杰 (汕头市潮剧团 515021)
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音乐的乐种之一,它的演奏形式有长行套锣鼓与牌子套锣鼓。
潮州大锣鼓;长行套锣鼓;牌子套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音乐乐种之一。它是潮汕地区最具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形式,素以潮州府城为盛,流传各地。清朝末年,潮州府城有十三个锣鼓馆,技艺高超,人才辈出。潮州大锣鼓由历代鼓吹乐演变而成, 史料可证有三:一是唐代韩愈在其祭神文中对祭乐时的描述,二是《潮州艺文志》附录中记载,三是1975年潮安出土明代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戏文《 刘希必金钗记》。明清两代戏曲繁荣昌盛,南戏、昆曲、弋阳、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流入潮州,潮州戏曲来源于南戏,锣鼓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凡科介表演必“鸣金节之”。潮州大锣鼓以锣鼓乐和管弦乐组合为演奏形式,演奏由大鼓指挥,打击乐器(称武畔)有大鼓、大锣(战锣)、大钹、小钹、亢锣、月锣、钦仔锣、苏锣、深波锣等;管弦乐器(称文畔)有大唢呐(称大吹)、小唢呐(称吹仔)、横笛、秦琴、琵琶、大三弦、小三弦、阮、扬琴、椰胡、大有、低胡等。潮州大锣鼓有两种演奏形式,一种是适应游行的大锣鼓,称为长行套锣鼓;一种是适应驻地台榭围奏的大锣鼓,称为牌子套曲锣鼓。
长行套锣鼓是潮州大锣鼓的演奏形式之一,称为游行大锣鼓。由官办仪仗吹鼓班和民间鼓手班发展而成,适用于传统节日游神赛会、巡游鼓吹演奏。长行套锣鼓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由二板锣鼓和二板乐曲组合成套,称为二板长行套,它的节奏中度,锣鼓雄壮,乐曲悠扬,有赞颂的韵味;另一种是由三板锣鼓和三板乐曲组合成套,称为三板长行套,它的节奏轻快,锣鼓热烈,乐曲紧凑,有欢腾的气势。常用乐器有:大鼓一个,大锣八面,大钹两付,小钹一付,并配以钦仔锣一面、月锣(俗称狗仔锣)一面、亢锣(称小锣或锣仔)一面、苏锣一面、深波锣一面等;管弦乐有大唢呐两支、小唢呐一支(吹奏者兼吹大唢呐)、横笛(用28节大笛)八支、秦琴两把、大三弦一把、小三弦一把、中阮两把、琵琶两把、扬琴一架、椰胡两把、提胡两把、大有一把、低胡一把等。长行套常用锣鼓经有[火炮鼓]、[洗马锣鼓]、[快慢拗捶锣鼓]、[相思锣鼓]、[ 舞狮锣鼓 ]等,常用乐曲有二板乐曲《南正宫》、《过江龙》、《登楼》,三板乐曲《双飞燕》、《柳青娘》《水底鱼》和唢呐曲牌《闹江洲》、《得胜令》《一江风》等。其结构形式是由若干首乐曲组成,乐曲的首、尾、中间用锣鼓连接。例如二板长行套:开头锣鼓[ 行锣 ]——乐曲《 小梁州 》—锣鼓 [ 行锣 ]——乐曲《福德祠》—锣鼓[行锣]——乐曲《 秋芙蓉 》—收尾锣鼓[ 细锣相思锣鼓 ]。三板长行套也由若干乐曲组成,两曲之间用锣鼓连接。例如三板长行套:开头锣鼓 [ 大锣相思锣鼓 ]——乐曲《 北山茶》——[锣鼓]——乐曲《 双飞燕 》——[锣鼓]——乐曲《大八板 》——[ 锣鼓 ]——乐曲《 柳青娘 》——[ 锣鼓段 ]——乐曲《 金毛狮 》——[ 锣鼓段 ]——乐曲《闹江洲》——[ 收尾锣鼓 ]。除了大锣鼓段之外,乐曲演奏中常衬以大、小锣鼓句,称为“感句”或鼓花,增加乐曲的锣鼓色彩。潮州大锣鼓长行套的特点是:(1)结构固定,演奏灵活,可快可慢,(2)乐曲内容可变,可长可短,随情景需要作多种变化。长行套锣鼓参加游行时,常列于整个游行队伍中间,成为游行队伍的音乐部分。以游神大锣鼓为例,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1)神灵(如潮州安济圣王),排列是一个马头锣引路、一对大红灯笼、出巡主神乘于八抬大轿,后随列神大轿,主神配有凉伞一把;(2)标旗,排列是一支五风旗在前,接着标旗若干面,旗中缀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一人扛旗,一人护旗;(3)游行大锣鼓,列队是打击乐在前,分为两行,先排八面大锣,后接大钹、小钹,亢锣、月锣,大鼓置于鼓亭,处于队伍中间,再接接钦仔锣、深波锣、苏锣;管弦乐队排列是八支横笛分成左右两行,中间小唢呐在前,大唢呐在后,接着是椰胡、秦琴、琵琶、三弦、扬琴、中阮、提胡、大有、低胡等。(4)锣鼓后棚,排列有挑花蓝担和扮土戏等,在游行时锣鼓乐和管弦乐曲交叉演奏,雄壮的大锣鼓声和优美的管弦乐声此起彼伏,气势磅礴,刚柔相济,震撼人心,展示了潮汕传统游神民俗文化的昧力。建国后,游行大锣鼓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多种多样的游行大锣鼓形式,如游花车大锣鼓、游行庆贺大
锣鼓、参加节日大游行等,成为一项群众性文娱活动。
牌子套锣鼓是潮州大锣鼓的另一种演奏形式,称为套曲锣鼓。适用于围奏或坐奏,有复杂的锣鼓演奏变化和丰富多彩的乐曲,富于叙事性。套曲锣鼓由民间鼓吹班搬演正字戏、西秦戏和外江戏的唱腔锣鼓,略去唱词,演化成为锣鼓和牌子的器乐演奏形式,代相传习。套曲锣鼓十分丰富,现存传统套曲锣鼓十六套,分文、武套类,文套以唢呐和小锣鼓为主要乐器,音乐表现文静柔美,善于描绘悲欢离合的儿女之情。文套曲锣鼓乐曲有《 抛鱼 》、《 掷钗 》、《洪迈追舟》、《天官赐福》、《六国封相》、《十仙蟠桃会》、《告官》、《薛丁山三休樊梨花》等;武套以大唢呐和大锣鼓为主要乐器,善于表现古战场格斗场面。武套曲锣鼓乐曲有《 秦琼倒铜旗 》、《 关公过三关 》、《薛刚祭坟》、《十八寡妇征西番》、《黄飞虎反朝歌》、《瓦岗起义》、《刘秀复中兴》、《岳飞大战牛头山》等。1953年以后,整理改编的套曲锣鼓有《抛网捕鱼》、《双咬鹅》、《关公过五关》等。创作的潮州大锣鼓有《 二万五千里长征 》、《 欢庆胜利 》、《 春满渔港 》等。套曲锣鼓在游行大锣鼓中用于广场台榭站定或坐定演奏,1956年以后搬上舞台,大鼓位于中间,打击乐和管弦乐分列两边成八字形(俗称蜈蚣鬏),以大鼓为指挥,唢呐为领奏,司鼓者除执鼓槌外,兼掌过山板(又称手板),以指挥文套科介。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和游行大锣鼓相同,但演奏武套曲时,有的增加吹管乐器,如号头和螺号。套曲锣鼓的特点是:(1)演奏带有叙事性;(2)锣鼓和牌子的先后次序是稳定的,(3)不适用于反复演奏。例如套曲锣鼓《掷钗》,它是由 [ 细锣相思锣鼓 ]—[ 洗钹锣鼓 ]—[ 细锣三脚介 ]—《万年欢》— [ 行小姐出场锣鼓 ]—[ 洗钹锣鼓 ]—[细锣三脚介 ]—《新水令》—[ 小姐上楼细锣相思锣鼓 ]—《步步娇》— [花花公子出场锣鼓 ]—《香柳娘》—[ 行锣起介 ]—《折桂令》(公子与小姐对诗)—[ 科介锣鼓 ](两花脸公子打斗科)—[ 细锣火炮 ]—《江儿水》(公子与小姐对诗)—[ 科介锣鼓 ]—《雁儿落》—《侥侥令》(小姐掷钗给公子)—《大登楼》—《收江南》—《越恁好》—《二板套柳青娘》—《估美酒》(拜堂成亲)—[ 细锣相思锣鼓 ]—[ 慢拗槌锣鼓 ]—[ 快拗槌锣鼓]。这一文套套曲锣鼓表演的是从小姐出场、上楼、对诗、打斗、相悦、掷钗到拜堂成亲的全过程情景,一共用十三支牌子和多种锣鼓科介组合而成。由于是用若干首不同内容的乐曲联缀表现一个故事,即由牌子和科介锣鼓连缀成套,故称为套曲锣鼓。
潮州大锣鼓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它是潮人喜庆活动首选的开场节目,深深扎根于潮汕地区,伴随潮人的足迹走向世界。它已成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林焕杰,汕头市潮剧团,三级演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