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霞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生本理念指导教学。首先教师要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要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要与学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现学生主体化参与教学,要将学生引向前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理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27-02
生本理念的核心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创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快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能力设计教学方式,确保小学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的语文课堂。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學中以学定教
1.以生为本,创新性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下一步教学目标。对小学生而言,语文能力的提升是螺旋性的,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提升,就必须针对现有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检测掌握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小学语文期末复习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生字测试,了解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生字掌握能力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而在语文课文新授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设计教学环节。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欠佳的时候,就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时段进行朗读训练。
2.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进行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创新学习语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在简单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教学的成功与喜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形成学生的个性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依靠学生,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语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在阅读欣赏中感悟语感,在创新中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双边互动,实现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学习本能,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西门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整合,并思考小组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二、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以读引读,读写结合。生本理念的特征是引领学生自觉投入语文的学习当中,学会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学会在品味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智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认知水平,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化以及迁移,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以读引读,以读促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让学生在知识内化中提升语文能力。如在六年级课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文言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教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丰富的言论;而在五年级《永远的童年》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本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拓展童年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读中感悟,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积累写作语言,力求得到全面的提升。
2.大量阅读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写相辅,从小广泛地读书,这是学生从读书中学习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从阅读文本中总结写作方法,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让学生能够将真情凝聚笔下,让习作流泻着学习生活的情趣,让学生在童年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着抒发情怀的文字从笔下流泻的快乐。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三、与学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现学生主体化参与教学
1.与学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是一个牧者,不但要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还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燃烧激情的舞台。教师不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完善。教师不但要做好一个引导者,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一个旁观者,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来。如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电脑使用能力强的学生和教师一起设计教学课件,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搜集课堂教学资料,和教师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起学生教学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参与中与文本共鸣。
2.多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不但要营造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静等花开,要善于点拨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语文特点自主完成语文知识的建构。教师要在同一堂课上进行多种层次的教学设计,力求让每一类学生都能在同一堂语文课上有所提升。花开花败自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特有的语文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走向成功的彼岸。如在六年级读读写写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基础测试教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字词听写,而还有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字词,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有所收获,不会觉得课堂无聊。
四、将学生引向前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自我价值。教师要舍得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去讲解自己的看法,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教师还要扬长避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东方之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课前预设学问卡让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合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互动,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要创设平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喜欢上语文的学习。
总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教师只有运用生本理念指导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讲明白的知识尽量自己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友良.给孩子一个“说”的舞台[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07).
[2]金雪燕.在经典中分享诗意的温暖[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3]黄成.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2011,(30).
[4]凌瑞飞.小学语文教学探微[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5]宋维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