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伟 范子莲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运动员流动属于社会人员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运动员流动是通过跨地区、跨国界的竞技体育人才交流活动,以确保地区的竞技优势地位,也促进人才的成长、开发与使用。当今国际社会人员流动主要呈现出两大态势:人才外流和人才循环。随着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和完善,运动员的流动将成为普遍现象。篮球运动的发展与篮球运动员的不断流动密切相关,也正是运动员的不断流动加速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的流动不仅促进了俱乐部的发展,也使各俱乐部之间的实力逐渐实现均衡。主要以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流动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运动员流动的规律、特征和影响,并提出适应当今职业俱乐部发展的运动员流动对策。
CBA运动员在我国国内的流动是以各CBA职业篮球俱乐部之间形成的运动员流动网络为范围,以赛季为周期进行。运动员的流动是职业体育运作的一种手段,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运动员流动,其更像是商品交换,通过CBA运动员市场来实现人才交流,其更突出各俱乐部之间双边和多边的合作。通过研究发现我国CBA运动员国内流动的特点,表现为:第一,运动员流动发生在所有职业运动员身上,并且是在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遵照合同进行的;第二,优秀运动员的流动会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与约束;第三,运动员流动的前提是双方俱乐部之间与运动员均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但随着国内职业联赛的发展,俱乐部之间的利益纷争不均匀,而造成了优秀运动员无法正常的在球员市场中产生流动,并造成运动员市场的冷淡。
国内与国外俱乐部之间的运动员流动主要是指一位运动员的代表资格流动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篮球俱乐部的行为,这是以世界为范围的活动。由于我国国内运动员流动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促使了部分球员和俱乐部产生了国际间的流动。这类流动主要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形式,表现为引进外籍运动员和输送国内运动员至国(境)外俱乐部。中国篮协对于国内运动员申请流动至国外俱乐部服役设有相关规定,如:在中国篮协注册并已年满22周岁(女子20周岁);地方体育主管部门推荐,未经中国篮协审核批准,国内任何俱乐部、篮球经纪人和运动员本人与国(或地区)外俱乐部签订的涉外交流协议均为无效等。由于我国本土运动员培养的投资大且见效慢等特点,CBA大多俱乐部引进高水平外籍运动员成为了首选。中国篮协对于引进外籍运动员也设有相关的规定,如:各CBA俱乐部每赛季年度可以引进若干名外籍运动员(根据竞赛规程定),引进的外籍运动员在一个年度内只允许代表一个俱乐部参加比赛,外籍运动员协议期满后,该俱乐部拥有该运动员一年的注册优先权期限,一年内该外籍运动员欲至国内其它俱乐部服役,须经该俱乐部同意等。
当今世界职业体坛已迈进全球化,有一条特殊的运动员流动渠道,对于我国职业篮球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职业运动员被“归化”,并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由于我国国内的政策制度和运动员间竞争激烈,导致部分本土优秀运动员在国内未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经济保障,推动了一些运动员出走。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归化”流程,由中间人推荐并接触我国运动员,并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和利益保障,以至于形成我国优秀运动员被“归化”的现象。由于举国体制的背景和法律政策的制约,我国并未出现“归化”别国运动员的现象。由于亚洲范围内归化球员政策的强力实施,直接构成对我国国家篮球队的威胁与挑战。
通过对中国篮协、各CBA俱乐部和各省(市)球类管理中心相关领导以及篮球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调查,得出CBA运动员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租借、互换、买断、共同培养、签约代培与被归化(表1)。虽然运动员流动形式较多,但是从流动性质上可将其分为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等,主动流动是运动员自身与所在俱乐部主动产生的顺流现象,使其到达自身向往的地方;而被动流动则是运动员与俱乐部之间被动的产生逆流的现象,使其到达不喜欢的地方。从目前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的情况看已初见体系,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及梳理,发现运动员流动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的冲突。但是,运动员的流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和规律性。运动员流动的共同性包括:第一,运动员向自己向往的地方流动,这种向往产生了流动的拉力;第二,运动员与原俱乐部产生一定的排斥力,这种排斥产生了流动的推力;第三,运动员与俱乐部达成共识,并谋求双方的发展,这种共识产生了流动的合力。研究对运动员流动动因的概括为两方面:运动员流动的个人动机和运动员流动的外在环境。
表1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形式一览表
通过对有流动经历的53位CBA现役和已退役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运动员的流动动机包括:49.1%被访对象是更多的经济收入、35.8%的被访对象是更好的个人发展、11.3%的被访对象是向往的生活方式、3.8%的被访对象是与原俱乐部出现矛盾等。对所得出的流动动机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得出运动员流动的个人动机因素: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成功、追求工作环境等。
3.1.1 追求经济收益因素
专家学者研究发现,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的根本因素。每一项流动都取决于流动主体对利益的衡量。追求高额的收入是运动员流动的一个根本的动力。但是,运动员流动除了高额的经济收入以外,还考虑流动成本、当地的生活成本和风险等综合因素。当收益大于原来生活的时,运动员便会选择流动。
3.1.2 追求成功因素
除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以外,追求成功也是运动员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CBA运动员也是会为了自身价值的体现,而选择有利于自身事业发展的地方。良好的俱乐部资源和环境对于CBA运动员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并且引起许多运动员流动,这种资源和环境更容易促成运动员的成功。
3.1.3 追求工作环境因素
CBA运动员对于自身向往的工作环境是影响自身流动的直接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向往的工作状态等对于CBA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等因素是运动员成长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许多运动员竞相前往自己向往的俱乐部,以求生活的满足。
3.2.1 俱乐部间环境差异因素
俱乐部之间的环境差异是导致运动员流动较显著的宏观因素。生存环境的不稳定是导致人才流动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CBA运动员来说,自身俱乐部竞争压力大、俱乐部管理层忽视对自己的培养等原因,都是导致运动员流动的显著因素。所以,良好的待遇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吸引运动员流动的关键优势。
3.2.2 俱乐部政策差异因素
运动员流动会受到各俱乐部政策的影响。运动员流动是人力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所以,会引起各俱乐部相关政策对运动员的控制。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到来,许多地区的篮球俱乐部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高水平运动员。而有些发展较好的俱乐部则是限制运动员的流动,并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3.2.3 俱乐部扩展因素
运动员流动与俱乐部扩展密切相关。许多俱乐部与国、内外篮球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所以,引起了俱乐部之间人才的流动,这种人才流动结果不是运动员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俱乐部为了自身的扩展而做出的决策。国、内外篮球俱乐部之间的交流发展促进了运动员的大量流动,而运动员国际化的流动也逐渐成为普遍的现象。
运动员流动是篮球市场中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其能较好的形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篮球市场来说,运动员的流动是篮球市场自然调节的结果,也是篮球运动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运动员流动作为生产因素的自由流动,对于运动员流出或流入的俱乐部都存在利弊关系。运动员的流动可以使俱乐部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可以有效的将运动员自身的资源发挥到最大化。反之,运动员自身的资源则会浪费。
运动员流动对于流出俱乐部来说,可以促进俱乐部之间的多方面的交流,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运动员回流带来的效益。运动员通过外出交流,拓宽了自身的视野以及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但是,对于流出俱乐部来说,运动员的流出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流失。所以,对于一些俱乐部来说,运动员的外流会造成一定的利益损失。运动员是俱乐部发展的战略资源,运动员的流失会造成其发展领域的竞争优势的流失。据调查,一些俱乐部在积极的争取运动员的回流现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运动员流动对于流入俱乐部来说,可以促进其俱乐部人才的有效供给,并缓解俱乐部后备运动员匮乏的困境。优秀运动员的流入会大大降低其俱乐部对于运动员培养的经费支出,并且可以迅速提高该俱乐部的竞争能力。但是,运动员的流入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运动员的流入会对其流入俱乐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会产生一定的“代替效应”和“挤出效应”,从而影响俱乐部相关人员的工作。
运动员流动对于俱乐部之间的竞技布局而言,将能促使俱乐部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呈现多极化发展。随着运动员流动,相应的篮球技术特征与战术流派也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俱乐部之间的竞技布局也随着逐渐转变。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各俱乐部运用有效的运动员流动手段优化自身的竞争力,以打造自身的竞技优势,便于其俱乐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保持竞争平衡。反之,随着运动员流动,一些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俱乐部将逐渐会被其他俱乐部超越。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流动是职业篮球俱乐部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篮球运动员的流动以改变俱乐部的运动员配置,以增加运动员自身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及俱乐部的竞技实力。运动员流动有利于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但流出或许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流入也不一定能带来利益。各篮球俱乐部应随着市场的发展制定运动员战略,通过运动员的流进和流出提升俱乐部的效益,并且调动各方资源,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各篮球俱乐部应合理的配置自身的竞争力,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运动员激励机制,加大向优秀运动员和关键位置的运动员的吸收;应不断完善运动员的合同制度,建设以市场为主题的俱乐部运作体系;健全运动员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运动员流动的环境。
[1]罗普磷,崔文惠,张彩琴,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交流现状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3):9-11.
[2]马冰心,李会明.人才国际流动的动因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7):111-114.
[3]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涉外转会管理暂行办法[Z].北京:中国篮球协会,2004.
[4]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孙娟,陈志凌.CBA运动员转会机制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7-31.
[6]李亚伟,冯甜.NBA明星运动员的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