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静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课堂情境误区”,明确师生角色,进行多向互动,抓住课堂瞬间的动态,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教学的进程,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情境误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而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一、“课堂情境误区”——情境创设宁缺勿滥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贯穿整个课堂,甚至是整个数学模型。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是“互动”的,互动是“生成”的,如此不露痕迹的课堂情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并跃跃欲试、乐此不彼。于是,“情境误区”也应运而生。
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提出:带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的信息反而会扰乱人们的正常思维,增加对事物判断的不确定性。事实上,过于复杂的情境呈现的信息量过大,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影响教学的质量,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但也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不尽相同,他们所具备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知识背景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切不可凭着感觉走,忽视学生的“真实状态”,固执地认为学生“该有的状态”。
二、师生活动——多向互动,明确角色定位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其背后只是学生肤浅的思考和低效率的课堂教学。
然而,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是多向互动合作。
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包括生生互动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行多向互动合作,可以下面三个状态作为参照的标准。
(一)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
(二)学生的交流状态
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彼此分享、交流,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三)学生的达成状态
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同时要看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三、抓住瞬间的动态——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
“动态生成”是《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的创生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教学,而是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起开放的洋溢生命光彩的数学课堂。
首先,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动态生成”核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系。在教师和学生交往中,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生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可以说,师生关系的重塑是“动态生成”的前提保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时捕捉、分析、判断、重组和处理好来自课堂的生成性要素,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生成,真正享受课堂生成的精彩。毕竟只有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目标。对教师有感悟,对学生有启迪,为师生发挥创造性提供时空余地,使人产生不断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挥。endprint
其次,备课由“预设”走向“生成”。要转变传统的“备课”观念,使备课由“预设”走向“生成”,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在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的三个备课要素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而学生是生成的差异,教师备课时要洞悉时代精神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把学生的“尽可能”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用在钻研教材上,分析学生知道了什么,推测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可设计多种策略,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把课堂由“执行教案”走向“生成”。1. 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满足学生的探求欲望: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2. 学习方法的动态生成,凸现学生的个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学习方法正是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而不是可以独立于意义建构过程之外由教师传授而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内涵和拓展文本外延中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要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逐渐生成学习方法;3. 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体现课堂的主体性: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课本不是数学教学中固定的不容变更的唯一课程资源;4.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当课堂要素都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特征时,教学效果也必然随之走向动态生成。而这一切,不会到下课铃响才突然形成,不可能在步步为营的预设和训练中产生,只有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双方都以平等的生命体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教学的进程。
我们可以在教学前做种种预设,可是“只有你才是我不曾预约的精彩”,“我并一直期待这种不能预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