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强
〔关键词〕 语文教学;开放式阅读;导读;练习;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121—01
一、开放式阅读导读设计
目的:设计开放式导读提纲,提出具体阅读要求,介绍有关参考资料,揭示阅读重点、目标,指导阅读步骤和方法,引导辩议、体验、批判、比较,多元解读文本,彰显阅读个性。
设计:
1.辩议式导读。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抓住教材主要内容突破点。设置辩因、引导辩程、分析辩果,以求得对课文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如《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就可设计如下提纲:
①关于小说的主题有“金钱说”、“同情说”、“势力说”、“爱慕虚荣说”等等,你赞成哪一种?
②你觉得于勒、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你认为课文主人公应该是谁?
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可设计如下提纲:
①有人建议重修圆明园,再现昔日风采,你怎么看?
②根据课文描述,你想象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借助媒体资料说一说,谈一谈。
2.体验式导读。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文字需要学生亲自去品读、去咀嚼、去揣摩、去感悟,感受文字的律动,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碰撞。《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描述了父亲的形象,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父亲的爱。伴随着这种爱,英子告别了她的童年,走向了成熟。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想起了美好的小学生活、同窗好友、慈爱的老师;有的学生记起了犯错时爸爸的惩戒;有的学生认为事物都有第一次的闯练;有的学生非常喜欢文章题目,父亲的形象在毕业骊歌和庭院花落的背景中凸显出来,契合了本文的主题——爸爸生命和英子童年的终结。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出了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通过阅读文章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文本真实平等地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情感体验是独特的,也是可贵的,闪耀着灵性的光芒。
3.批判式导读。《斑羚飞渡》一文作者的主观意图是赞扬“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道路”的精神。但是,客观上,这个故事却有一种与作者主观意愿不同的副作用:斑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者描述的实际上是一个猎杀野生动物的事实,而作者笔触中又偏偏没有丝毫谴责。假如你是狩猎队员,读过本文你将如何?“斑羚飞渡”是真实的,还是作者虚构的?借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批判式解读文本。
4.比较式导读。即指导学生阅读形式相近的文章、段落,而设计的导读提纲。如学习《伤仲永》这一课后再学《孙权劝学》,就可以设计如下导读提纲:
①从课文主旨看,两者有何异同?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②两篇课文在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二、开放式阅读练习设计
目的: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开放式阅读练习。把学生从封闭的学习系统中解放出来,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巩固并综合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
设计:
1. 根据学生学业特长,设计特色性练习。如学完《小石潭记》,喜欢画画的,可用画笔画一画小石潭的奇丽风光;喜欢朗读的,可以配乐读一读,品味欣赏;喜欢写一写的,可以改写扩写到日记本上;喜欢写诗的,可以吟诵一首小诗给大家听;这些特色作业,投“生”所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体验性练习。比如写写“成长日记”、“道德周记”,写一写替父母洗脚的感受,尝试为父母撰写小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模仿商人介绍商品、草拟商品广告;根据课文内容,撰写自然、社会公益广告、解说词;根据新闻时事或某一社会现象,阐述心得、谈天说地;充当家庭“秘书”,写家信,写春联,撰写自家大事记。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3. 根据课文学习内容,设计活动性练习。比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建议学生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评论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体验哈尔威船长的献身精神;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可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并搜集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体验、思考和收获。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