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西部省域经济发展中一城独大现象

2014-12-16 22:56:16赵磊余家凤陈元芳
企业导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破解

赵磊 余家凤 陈元芳

摘  要: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当前,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存在着省内各城市发展不均衡现象,即二级城市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心城市(一般为省会城市),出现“一城独大”现象。中西部省份要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省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城市间发展关系破解一城独大。

关键词:省域经济;一城独大;破解

一、中西部省域经济中一城独大的现实存在

一城独大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城市GDP占省域经济总量比重较高。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湖北省GDP为15806.09亿元,同比增长13.8%。武汉市为5515亿元,占近30%。然而,除了宜昌和襄樊超过1000亿之外,其余14个地市(州)GDP均在千亿以下。武汉市:5515.76亿元,增长14.7%;宜昌市:1547.32亿元,增长15.8%;襄阳市:1538.3亿元,增长16.2%;黄冈市:862.3亿元,增长14.1%;荆州市:837.1亿元,增长13.2%;孝感市:800.67亿元,增长15.1%;十堰市:736.8亿元,增长19.5%;荆门市:730.07亿元,增长15.6%;黄石市:687亿元,增长15.5%;咸宁市:520.33亿元,增长15.9%;随州市:401.66亿元,增长15.2%;鄂州市:395.29亿元,增长15.3%;仙桃市:290.97亿元,增长15.9%;潜江市:290.67亿元,增长16.2%;天门市:219.48亿元,增长14.8%;恩施州78.21亿元,增长7.7%;神龙架林区2.59亿元,增长12.9%。

调查中西部省份的统计数据还会发现许多省份GDP“一城独大”的现象(见表1)。例如,四川省2010年GDP为16898.6亿元,成都达到5551.3亿元,占全省近1/3,省内其他20个地市州GDP竟然没有一个超过千亿规模。湖南省2010年GDP为15902.12亿元,长沙市2010年GDP为4547.06亿元。占全省近1/3.其它地市州超过1500亿元的只有岳阳市。江西省2009年GDP为9451.3亿元。南昌市2207亿元,占全省1/4多。

表1  2010年中西部四个中心城市占省域经济总量比重一览表

单位:亿元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局网站或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规模以上企业很大比重集中在中心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是规模以上企业,中西部一些省份的规模以上企业很大比重都集中在中心城市。譬如,在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湖北省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011年-2012 年版)中,近期推进上市类企业共计34家,其中武汉15家。重点扶持类企业共计54家,其中武汉市22家。储备培育类企业共计302家,其中武汉市141家。

(三)各类社会资源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因中心城市产业聚集能力强,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基础相对比较雄厚,近些年,位于二级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纷纷迁往中心城市,造成各类社会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以湖北省为例,近年迁至武汉的较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有东风汽车集团、中国水产科學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国土资源学院等一批。此外还有许多地市州的企事业单位将研发中心、新产品生产线迁至武汉,如荆州市的沙市钢管厂、第四石油机械厂等。

(四)其它方面的表现。此外,从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人才聚集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中西部地区省份中心城市都在全省占较大份额。

二、一城独大现象的破解难题

(一)一城独大现象引发的问题。对省域经济整体发展不利。现代经济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区域经济竞争也由城市与城市的竞争演化成了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一城独大,显然会使省域经济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

对中心城市发展不利。一城独大带来的是资源的过度集中,使一些中心城市还在发展初中期就面临大城市病,产生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造成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等现象。在面临土地政策限制、资源承载量等生产要素约束时,中心城市的产业转型和提升受到限制。

对二级城市发展不利。中心城市的一城独大挤占了二级城市的生存空间,中西部地区省份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心城市因为产业基础较好,处于天然的优势地位,必然得到转移产业的青睐。

对新农村建设不利。现行行政区划的实际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归属二级城市管辖,国家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主战场必然集中在二级城市,二级城市经济上的缺位让“以工哺农”政策为主调的新农村建设缺少输血渠道。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以中小城市作为主要渠道,但在一城独大的现实面前二级城市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破解一城独大现象面临的困境。中西部地区省份城市密度小,中心城市在区域内的首位度高,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原因,中心城市要素分散到其他城市的难度大,效果不好,中心城市普遍还未产生扩散效应。

现在,省与省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要想改变一城独大状况,短期很难达到目标。譬如湖北省的武汉市长期以来是整个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是湖北省的经济增长极。无论是从中部崛起的需要还是从市场规律来看,都不可能限制武汉的发展。而二级城市又面临自身发展乏力,政策支持力度弱的困境。

三、实现省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一城独大现象产生的原因。历史原因。晚晴及民国时期,中西部地区工业布局基本选在沿江沿铁路的城市,计划经济时代在产业布局方面,侧重也在中心城市;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因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中小城市的国有企业面临衰退,在二十一世纪初,外资在产业基础较差的中西部地区选择的绝大部分都是进入中心城市。

经济发展规律的支配。产业集群效应,也使得在产业条件成熟的大城市更容易诞生新企业,其对外来企业的吸引也比中小城市大。现在,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要素仍然是以集聚为主,还未达到扩散效应为主的阶段。例如,一城独大在中西部地区很明显,在东部地区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东部省会城市与二级地市差距不大,甚至落后于二级地市。以江苏为例,无锡、苏州GDP都远远超过南京的规模。

政策因素。国家一直在扶持中心城市,虽然在三线建设时期,在二三线城市安排了一些工业项目,但是安排项目时没有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规律,导致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三线建设的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搬迁至大城市,譬如湖北原来最大纺织厂蒲圻纺织总厂、东风汽车。在二十世纪末的国企改制的过程中,抓大放小政策,让中小城市的企业哀鸿遍地。现今,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当中,各地政府将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到中心城市,依托它参与区域竞争。

(二)推进省域经济区内的产业合理布局。中西部省份要根据各城市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支持中心城市跨越发展,加大县域经济、开发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所在的城市。

2001年,湖北省提出了“一主两副”发展战略,即确定襄阳、宜昌两市为省域副中心,以求破解汉“一城独大”的尴尬。 在湖北省着力发展的七个千亿产业中,武汉市以前主要发展汽车产业、冶金工业、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等重工业,“十一五”期间,涌现出了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走向产业升级;襄阳市则在原有东风汽车配套产业的基础上,扩大并升级自身汽车及配套产业;宜昌则在电力、旅游、化工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了城市间的“错位发展”,相互之间经过良性互动竞争。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2010年,襄阳GDP达到1538.3亿元,宜昌GDP则达到1547.3亿元,虽然和武汉经济总量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但三个城市已然形成了湖北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大大提升了湖北省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三)优先支持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中心城市产业集聚能力,把中心城市打造成省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湖北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建设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将其建设成为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支持襄阳建设成为鄂西北及汉江流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支持宜昌建设成为鄂西南及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沿江经济走廊,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

虽然湖北省域经济发展中“一城独大”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武汉已对周边其他城市产生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如汉正街改造之后,当地的服装加工企业纷纷搬迁至邻近的汉川,形成了“生产在外地,销售在武汉”的格局。而在东湖开发区内,不少大企业也开始把制造基地转移至相邻的鄂州市葛店开发区,而仅仅把研发中心设在武汉。湖北省统计局的报告也显示,除武汉市外,武汉周边城市GDP增长速度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还有黄石市(13.9%)、鄂州市(14.6%)、咸宁市(13.6%)、天门市(13.5%)等。

(四)加快二线城市的发展步伐,扶持贫困地区城市发展。利用国家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策加大二级城市建设,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城市的的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湖北省除了实施“一主两副”战略外,还实施了覆盖鄂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覆盖长江沿岸城市的沿长江经济带建设等。

调查显示,近些年中西部省域经济发展逐步呈现由“单极”向“多极”转变的趋势。如湖北省两个“省域副中心”近年来实力明显增强。江西省近些年经济发展主要由南昌、九江、赣州“三架马车”共同拉动。湖南省形成“长株潭”城市群抱團发展的模式。这说明前些年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二级城市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得到缓解, “一城独大”现象有望破解。

参考文献:

[1] 刘盛和,陈田,蔡建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J]. 地理学报, 2004,(S1) .

[2] 周一星. 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06,(S1)

猜你喜欢
破解
擒拿秘籍《九重天》破解探析
破解落实难,关键在干部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0:38
论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技信息不对称缘由研究与破解
乡村观光农业存在哪些法治难点
人民论坛(2016年31期)2016-12-06 11:18:33
民事、仲裁案件执行难的内因、外因及破解之道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5:10:18
如何破解县域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5:45:43
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信任障碍和破解思路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9:32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自我调节及破解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58期)2016-08-23 07:37:37
破解女教师幸福指数低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