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进一步明确今秋至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和工作重点,落实保障措施,全面开展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特制定2014-2015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按照水利部关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组织发动举措更实,政策支持体系更全,资金投入力度更大,建设质量效益更高,建管体制机制更新,群众得到实惠更多,为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
计划投入资金62亿元,投工1 065万个,完成土石方2亿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2 192处,新修加固堤防1 002公里,疏浚河道165公里,清淤沟渠5 730公里,新修改造泵站115座,水库除险加固136座,建设村镇供水工程2 006处,堰塘整治55处,新增蓄水能力2 632万方,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4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0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27万亩,改善除涝面积62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96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19 149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721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50万人。
1.抓紧修复灾毁水利工程。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周密部署,倒排工期,节点控制,充分调动力量,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抢抓时间,抓紧修复水毁堤防、护岸、水闸、塘坝等水利工程,确保明年春播春种和安全度汛。
2.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照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明确目标,加强督导,抢抓进度,确保质量,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期完成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150万人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详细部署、提前开展明年建设任务前期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提高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和水质合格率。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
3.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泵站更新改造。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保障明年春灌和后续农业生产工作。积极开展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用水协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建设、改造和维护田间农田水利工程。
4.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依据区域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秋后至明春这段有效时间,抢抓工期,集中力量,加快完成节水增粮、规模化节水示范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确保明年春种前全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0万亩。
5.加快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田间终端用水设施配套、水源与输配水系“卡脖子”工程疏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河塘沟渠清淤整治和灌区配套改造,加大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建设力度,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建设和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造中低产田,让灌溉用水走完“最后一公里”。
6.加强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年度建设任务,加快实施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加快重点水源、应急备用水源、引调提水工程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7.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推进节水、供水、防洪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大江大河治理和主要支流治理,推进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工程建设和胖头泡蓄滞洪区建设。
8.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突出抓好坡耕地水土流失和侵蚀沟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地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做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河塘整治和引排水工程建设、水污染防治等农村水生态环境建设内容。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提高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地方重要工作,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力度,广泛动员各界力量,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各级水利部门要为政府领导当好参谋,研究、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积极组织开展秋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针对我省情况,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突出水毁工程修复、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几个重点。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和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突破制约因素,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各地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把今秋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重点明确下来,把具体工作措施确定下来,马上启动各项工作。
三要健全机制,多元投入。要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入;二是加大省、市、县财政投入;三是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四是整合各部门、各渠道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五是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激励机制;六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七是引导农民筹资投劳。
四要加强服务,确保质量。水利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强技术服务,明确质量标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施工监理制等管理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检查、监督、考核、奖罚制度,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各地也要通过建设各类项目样板工程,做好示范,带动面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体上台阶。
五要抢抓时间,完成任务。今秋明春可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时间宝贵,各地要抓紧有限时间,科学安排,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掀起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
六要搞好宣传,营造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简报、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重要意义、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营造各界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参与水利建设的氛围,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