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巧玲,庄巧瑜,郑盼秋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世界公认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潮汕地区肥胖儿童、青少年在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心理行为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将筛检出的汕头市肥胖中小学生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12个月的系统干预试验及随访,观察综合干预方案的效果及其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提高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对肥胖危害认知,更好地控制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减少肥胖并发症发生。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适宜的干预方案提供有力的证据,并为地方政府制定全民保健规划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为转化型医学打下基础。
1.1 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学校6岁~18岁肥胖儿童、青少年140例,根据自愿原则选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肥胖的判定标准为超过WHO身高标准体重的20%,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1]。
1.2 研究方法 干预前测量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脂厚度、血压等体检数据资料,并计算学生的体重指数(BMI)、腰身高比、腰臀比,每6个月测量1次,专人测量。对诊断超重及肥胖学生进行血糖、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的检测,以观察是否存在糖尿病、肾脏损害、肝脏损害、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等伴发病及并发症。在1年的干预试验结束后,使用同样的仪器、方法和标准,相同的测试人员对相同的试验对象进行以上各项测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管理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检测,但没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干预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肥胖超重儿童、青少年,先对该患儿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运动量、饮食习惯、肥胖知识等情况,获得关于肥胖知晓率及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现状的相关资料,再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家庭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指导、坚持有氧运动、心理行为干预、心理指导、学校监督教育等。
1.2.1 家庭健康教育 首先让家长了解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性,其次才让孩子了解。深入细致做好家长和患儿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肥胖的危害和减肥的必要性。肥胖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学习、性能力,而且到成年后容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1],教会家长一些营养学知识,每日进食要营养搭配,使孩子能坚定减肥信念,督促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1.2.2 合理饮食指导 这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严格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合理分配早、中、晚三餐的热量比例。进低热量饮食,严格控制脂肪类和糖类的摄入。考虑到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为减轻饥饿感可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饮食宜清淡,菜中食盐宜少,少加酸、辣等调料,这也易于达到减肥目的。通过饮食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避免晚餐过饱,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等。忌油炸、高脂、高糖食品,平衡膳食。实验中使患儿的体重均匀地减少,以每周减轻的体重控制在0.5kg左右为宜。
1.2.3 坚持有氧运动 肥胖儿童的肌肉有氧代谢弱,效率低,无氧代谢提前供能,酸性产物过早出现,机体不得不以增大肺活量来排除二氧化碳,清除过多的酸性产物,加快心率以增加氧供[2]。这就使患儿活动时心率加快,气短易累,以至不愿参加体育活动,使热能消耗减少,脂肪形成过多,造成恶性循环。我们提供的干预方法如下:①患儿坚持有氧运动以30min~60 min为限,以慢跑、踩单车及球类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患儿过于疲劳,增加食欲,难以坚持下去。②运动训练坚持个体化的原则,使患儿对其有兴趣,有利于坚持。在运动训练中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保持患儿对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1.2.4 心理行为干预 根据肥胖不同心理行为作出初步评估,通过访谈及观察分析,深入研究调查患儿心理损伤,找出致使肥胖危险因素,制定行为矫正方案,帮助患儿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方式、生活态度的改变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耐心细致的行为矫正方法,对偏离的饮食行为进行矫正,控制肥胖的发生。
1.2.5 心理指导 帮助患儿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意识地引导、鼓励患儿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们提供和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自信心,增强成就感。用心理环境的影响,促使患儿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达到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1.2.6 加强学校监督教育 肥胖和个人行为密不可分,但个人行为改变离不开所在学校、家庭的影响和支持,加强学校监督教育,重视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人群的管理,把健康食谱和运动方案的制订列入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将基本情况相似的肥胖者编成一组,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食谱和运动方案,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起到同伴相互督促,相互激励的作用,达到共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目的[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体格测量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体格测量指标比较(±s)
臀围cm干预前 干预组 70 156.26±3.46 70.13±3.40 26.72±1.65 87.49±时间 组别 例数 身高cm体重kg BMI kg/m2腰围cm 2.35 98.26±5.12对照组 70 156.25±3.42 70.33±2.21 26.53±1.47 87.28±2.34 99.01±4.58 t值 0.017 -0.413 0.719 0.530 -0.913 P>0.05 >0.05 >0.05 >0.05 >0.05干预后 干预组 70 159.67±4.381) 63.14±3.521) 24.10±2.301) 82.35±3.401) 93.23±5.651)对照组 70 158.33±3.45 72.14±3.40 27.13±3.02 89.28±2.94 102.21±7.65 t值 2.011 -15.386 -6.678 -12.900 -7.900 P<0.05 <0.05 <0.05 <0.05 <0.05 1)组内干预前后比较,P<0.05。
由于儿童、青少年为特殊群体,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一个敏感时期,而潮汕地区作为一个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地区,生活方式干预对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肥胖又是一个多病因综合导致的疾病,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及教育经验的团队。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当今影响患儿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对有肥胖症的患儿,成年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其身体、生活、工作均产生较大影响[4]。运动、饮食及教育联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改善效果较好[5]。因此,预防和控制患儿肥胖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快速增长的肥胖率[6],对于肥胖患儿,干预比治疗更有效。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家长对患儿肥胖的认知度,有效改善患儿的饮食行为,提高儿童的运动兴趣,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理想地控制体重。但在后续治疗中需加强对学校和家长的健康宣教,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才能提供给患儿正确、健康的行为环境。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有效地控制肥胖的发展。
[1] 陆碧梅,梁海华,陈敏华.护理干预对单纯肥胖症儿童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6,10(5):2-3.
[2]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9-141.
[3] 陈维婵,方苗,黄海滨.护理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减肥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491-1493.
[4] 张雯.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减肥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4C):1075-1076.
[5] 刘西韶,宁花兰,谢永银,等.运动、饮食、教育联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7C):1906-1907.
[6] 傅兰英,刘小兰,王小引.超重与肥胖青少年减肥现状及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