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霞,郑娟芬,郑娟丽,马海燕,黄碧芳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者费力、便次太少、排便不畅、粪便干结、量少,可分为功能性便秘、继发性便秘两类。本研究仅针对中风后遗症功能性便秘者进行干预,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功能性便秘病人3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研究前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院的中风后遗症功能性便秘病人,按照上述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最后纳入研究的有61例病人,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时间单日入对照组,双日入观察组。对照组30例,年龄39岁~89岁;观察组31例,年龄37岁~92岁;61例病人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个月。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诊断及纳入标准 根据诊断功能性便秘的2006年罗马Ⅲ标准[1],将其作为纳入标准:①症状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2条以上:a)排便费力;b)排便为块状或者硬便;c)有排便不尽感;d)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阻塞感;e)需要人工辅助(如手指抠肛、盆底支撑)以促进排便(以上各条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f)每周少于3次排便。②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便。③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条件不充分。④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最近3个月症状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1.1.2 排除标准 合并以下情况者予以排除:严重的心、肝、肺、肾等疾病;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治疗期间使用与中医适宜技术无关的缓泻药或灌肠剂等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观察组病人除服用麻仁润肠丸(北京同仁堂)以外还接受以下干预措施:①灸法。温灸箱温灸关元、天枢、神阙30min,艾灸双足三里15min。②穴位贴敷,将大黄、厚朴、枳实各2份,火麻仁3份,芒硝、番泻叶各1份共研末过筛,用鲜姜汁调成膏状,置于4cm×4cm的胶布中心位置内,贴敷于中脘、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双足三里7个穴位,每穴1片,贴敷4h,每日1次。③穴位按摩。腹部按摩:用一指禅推法,由中脘穴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来回5遍,时间约5min,然后以掌摩法摩腹5min。背部按摩:病人俯卧位,用推法沿脊柱两侧从脾俞到大肠俞推拿治疗,来回5遍,时间约5min,然后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穴,每穴1min。每日1次。④耳穴埋豆。主穴:肺、大肠、直肠、三焦。配穴:胃、脾、肝、肛门、肾。操作:常规消毒耳部,以探棒寻找出穴区的敏感点,用5mm×5mm小块胶布,中间粘1粒王不留行仔,对准穴位粘贴牢固,用食指、拇指循耳前后按压至酸麻或烧灼感,每次选5个~7个穴位,按压5min,每日5次。⑤闪罐疗法。主穴:水道、腹结、大横、天枢、神阙、大肠俞。操作:病人先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选用中号或大号玻璃火罐,采用闪罐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拔穴:右水道→右腹结→右大横→右天枢→神阙→左天枢→左大横→左腹结→左水道,每穴闪罐15次,留罐30s,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取俯卧位,大肠俞拔罐15 min。每日1次。对照组服用麻仁润肠丸(北京同仁堂)1丸,每天2次。其他心理、饮食指导两组均完全一致。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1个月后观察疗效。
1.2.2 疗效判定
1.2.2.1 症状积分 观察并记录每位病人治疗前、后的大便次数、排便用力情况、大便的性状等症状,按无症状、轻、中、重度分为4级。无症状:每日大便1次,排便顺畅,大便质软成形;轻度:1d~2d排便1次,排便尚顺畅,大便近似成形;中度:每周排便>3次,排便需稍用力,大便稍硬;重度:每周排便<3次,排便用力,大便质硬。按分级分别评为0分、1分、2分、3分,统计症状积分。
1.2.2.2 疗效评估 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显效:疗效指数≥70%;有效:疗效指数30%~69%。无效:疗效指数<30%。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
1.2.3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症状积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疗效以行×列表的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两组排便障碍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排便障碍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排便障碍症状积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8.20±0.76 4.97±1.871)观察组 31 8.19±0.75 3.10±2.071)t值 0.033 3.701 P>0.05 <0.05 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病例排便障碍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排便障碍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3.1 中风与便秘 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而便秘是中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在长期卧床的中风偏瘫病人中发生比例可达90%以上[2]。中风后遗症病人,因其长期卧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破坏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主导的兴奋,影响了正常的排便反射[3],常可引起便秘。从中医学角度讲,大肠的传导,须依赖于津液的濡润和阳气的推动,中风后遗症病人因气血亏虚,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致津液不布,气血瘀阻,致传导失常,腑气不通,形成便秘。便秘病人因腑气不通,气机逆乱,若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中风的治疗,不仅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而且易引起其他并发症,是脑血管病死亡的诱因之一。有报道称中风的中老年病人中死亡诱因为便秘的占10%~20%[4]。出现便秘后,毒素不仅不能及时排出,还被吸收入血,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甚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排便时由于过度用力,腹压增高,致血压、颅压升高,可造成脑血管再次破裂危及生命。所以,中风后遗症病人不仅要预防便秘,而且一旦出现便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中风后遗症病人便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2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便秘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与延迟排便、精神心理因素、饮食、生活习惯、泻药的滥用、支配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5]。目前临床上广泛存在滥用泻药现象,造成耐药性增加、胃肠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肛门括约肌松弛和结肠黑变病等不良反应[6]。便秘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排便排毒、解决便秘引起的不适,还应该包括恢复正常的胃肠运转,调节软化粪质,建立正常的排便规律等。有研究报道,阴阳行为生活施护可改善功能性便秘病人的便秘[7]。
本研究中,作者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功能性便秘。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灸法、穴位贴敷、穴位按摩及闪罐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经气,通经活络,调整脏腑之机能,扶正祛邪,达到润肠通便之功效。而穴位贴敷既刺激了穴位本身,同时也包含着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使其更好地发挥了营阴阳、行气血的效用。灸法通过温热刺激,按摩通过机械性的按压摩擦刺激,闪罐通过吸拔及温热刺激,按顺时针方向的闪罐使肠管按正常的蠕动方向接受了腹外刺激,有利于各种刺激循穴或直接渗透至腹内,刺激肠黏膜神经,提高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强胃肠蠕动,解除便秘[8]。中医全息律认为,耳是人体的缩影,人的五脏六腑均在其耳部有其相应的反应区,通过植物种子压迫刺激反应区,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排便障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情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减轻中风后遗症功能性便秘的排便障碍程度,但单独口服药物方法不如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显著。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适宜技术简、便、效、廉,病人易接受,不产生任何毒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 李延青,于岩波.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2):158-160.
[2] 黄艳华.脑卒中患者便秘训练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56-157.
[3] 杜静,陈丽丽,康萍,等.系统护理干预配合穴位刺激对中风便秘患者疗效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7):108.
[4] Harari D,Norton C,Lockwood L,etal.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and fecal incontinence in stroke patient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troke,2004,35(11):2549-2555.
[5] 刘谦民.功能性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33-338.
[6] Cardin F,Minicuci N,Droghi AT,etal.Constipation in the acutely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0,50(3):277-281.
[7] 陈凤鸣,屈玉华.阴阳行为生活施护对功能性便秘病人效果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3,11(1B):155-157.
[8] 蓝顺萍,江巧玲,蓝映兰.扩肛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