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临床护理类课程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1)

2014-12-16 08:23陈向韵李淑兰王艳玲
护理研究 2014年34期
关键词:护理学维度老师

肖 倩,陈向韵,李淑兰,王艳玲,吴 瑛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医院和病人对临床护理人员日益增长的能力需求,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核心胜任力,我校护理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护理本科课程教学的改革,改革后的临床护理类课程主要有两门,即《成人护理学》与《母儿护理学》。这两门课程采用一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具有相似性,教学安排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和运用性。临床见习是这两门临床护理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核心胜任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旨在基于学生的视角,了解这两门临床护理类课程临床见习的现状及效果,以期为进一步改进临床见习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已完成临床护理类课程《成人护理学》《母儿护理学》学习的2008级和2009级护理本科生共60人,年龄20岁~24岁(22.8岁±1.0岁),男生7人,女生53人。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2],结合我院教改课程《成人护理学》和《母儿护理学》的临床见习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组成:①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对临床护理类课程的总体学习兴趣。②学生对临床护理类课程临床见习现状及效果的评价,包括4个方面:老师维度(15小题)、学生维度(11小题)、组织维度(11小题)、见习效果维度(20小题)。每题按“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计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越满意。每个维度的均分≤2分为较差,2分~4分为中等,>4分为较好。本研究中该部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

1.3 调查方法 本问卷在学生完成所有见习任务,对临床见习整体情况及效果有充分体验的基础上,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学生对临床见习各维度的评分 学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均分为3.51分±0.24分,为中等水平,各维度评分见表1。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和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见表2。

表1 学生对临床见习各维度的评分(n=60) 分

表2 临床见习各维度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n=60)

2.2 临床见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临床见习效果评分与老师维度、学生维度评分及组织维度评分均具有中度正相关(P<0.01)。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临床见习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学生临床见习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表4。

表3 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学生维度和组织维度的相关性

表4 不同性别、学习兴趣的学生临床见习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设立明确、具体、可衡量的见习目标为关键环节之一 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教老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临床带教,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因教学内容不符合大纲要求或带教内容的随意性而影响见习质量。在目标教学指导下,一方面通过学生直接的体验和亲身的实践活动及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目标测评具有双向的评价功能,既可以检验学生的达标程度,又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任务落实情况[3],有助于实现临床见习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另外,有研究建议组织编写《见习指导手册》[4],使临床见习课更加规范、更加具有可操作和可衡量性,使临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习的目标趋于最大程度的一致。

3.2 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为关键环节之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好的老师不仅在于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具有良好的带教水平和能力,同时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老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2]。因此,有学者提出学生进入临床时第一位带教老师的选择很关键。充分考虑各科室的特点和护理特色,选择具备稳定专业思想、扎实理论基础、娴熟技术操作、丰富临床经验等条件[5]的临床护士,做好带教老师的选拔工作。通过竞争或护士长推荐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带教,定期组织带教老师培训、召开带教总结交流会议,不断提高临床带教的师资水平,使临床见习带教工作更科学化、合理化[6]。

3.3 使用合理的见习教学方法或模式为关键环节之三 根据见习内容和临床科室特点,可借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见习重点,提高临床见习质量,达成见习目标。如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能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的培养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7];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实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采用微格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自评、互评,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真正实现学、教、做三者有机结合,加速学生见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培养[9]。抛锚式教学使学生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成目标的全过程[10]。

3.4 做好见习的组织管理为关键环节之四 组织维度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以外的因素,包括见习课时、人数安排、学习过程与方式、学院老师是否同时参与带教、病人配合情况以及典型案例的准备等。它包括构建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境因素,提示在当前见习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大环境下,学校和见习医院对见习课的组织安排、质量监控很重要。带教老师应及时观察和反馈护生见习情况及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引导,更好地完成本科护生见习的教学目标。临床带教老师往往同时肩负大量临床工作,时间和精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见习带教质量。建议在科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协调好带教老师的临床工作与带教工作,相对固定带教老师,确保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3.5 使学生正确定位、提升学习兴趣为关键环节之五 护理见习以看为主,通过观摩带教老师对病人进行的整体护理,护生可了解护理工作的内容和重点,深化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但长期的观摩而没有实际的操作常使得部分本科生产生失落感。学生不再满足于观摩,而是迫切希望进行护理操作。在内心渴望与实现结果的较大落差下,部分学生会产生消极感,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临床见习[11]。应引导学生明确见习的任务和目标,正确对待操作与观摩之间的关系,合理定位。此外,学生的主动性是影响见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老师的引导作用还是学校、医院及老师的科学、严谨的组织安排,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使之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意义构建的关键环节。

临床见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见习,学生真正与病人接触,通过与病人交流、评估病情、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印证并丰富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基本技能,培养护理工作思维,形成职业认同感。应针对临床见习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不断提升临床见习质量。

[1] 宋秋香,马玉萍,梁芳,等.护理专业课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11C):3085-3086.

[2] 李蓓蓓.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护理本科生见习现状调查[D].青岛:青岛大学,2010:3-5;38-41.

[3] 杨益,王理瑛,代亚丽,等.《示教指导手册》在临床护理本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0A):2619-2620.

[4] 杨益,林素兰,王理瑛.《内科护理学见习指导手册》的组织编写与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1):15-17.

[5] 阎红,刘书文.《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0C):2751-2752.

[6] 蒋华,刘涛,李爱玉,等.护理专业两种临床见习模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1C):3087-3089.

[7] 张晓云,周兰姝,朱大乔,等.基于临床的模块化PBL教学模式在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B):621-623.

[8] 佘巍巍,陈峰.启发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教学的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84-1185.

[9] 肖爱芹,周丽,张志瑢,等.见习医生临床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84-85.

[10] 毛荣,王琪,刘晨.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1):3-5.

[11] 王秋琴,陈丽霞.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难点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2B):3183-3185.

猜你喜欢
护理学维度老师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