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靖峰,郭晓凤,刘 欢,邢培川,于文功,路新枝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糖科学与糖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
壳寡糖是由2~10个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糖,主要由壳聚糖通过生物或物理化学方法降解获得。壳寡糖具有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生物活性多样等优点[1-2],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农业上,壳寡糖既可以作为新型农药防止病虫害[3]、又可以作为生物肥提高农副产品品质[4-5];在医药领域,壳寡糖有抗肿瘤[6]、抗炎[7]、增强免疫[8]、调节肠道微生态[9]以及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等作用[10];在食品领域,壳寡糖是良好的食品增稠、稳定剂,此外还具有保鲜防腐功能[11]。随着壳寡糖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掘,市场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大,开发高效、专一的新型壳聚糖酶制剂用于制备壳寡糖已成为一种趋势[12-14]。
海洋菌株Renibacterium sp.QD1是本实验室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到的一株高产壳聚糖酶菌株,菌株QD1仅能产生一种胞外壳聚糖酶Csn-A,该酶具有活性高、pH适应范围广、酶解速率快等优点。邢培川等人对QD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了最适发酵温度,筛选了能影响酶产量的因素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pH、诱导剂[15]。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包括Plackett-Burman实验、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进一步对上述各因素进行系统优化,以期确定一种适合菌株Renibacterium sp.QD1大规模发酵产壳聚糖酶的培养基。
菌株:Renibacterium sp.QD1,由本实验室保存;3,5-二硝基水杨酸、琼脂糖、酵母粉、蛋白胨 购自青岛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壳聚糖粉末 购自桓台县金湖甲壳制品有限公司;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购自Sigma公司;其它常规的试剂均为国产的分析纯试剂。
高速冷冻离心机J2-MC 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台式往复振荡培养箱TB-12R-3F 日本高崎(TAKASAKI)科学仪器公司;酶标分析仪 深圳雷杜生命科学学院股份有限公司。
种子培养基:壳聚糖5.00g/L、酵母粉0.50g/L、KH2PO41.00g/L、K2HPO44.00g/L、MgSO40.70g/L、NaCl 1.00g/L、初始 pH6.00。
1.3.1 种子培养 挑取固体平板上单菌落接种于50mL尖底离心管中,尖底离心管装液量为5mL种子培养基,在28℃和转速170r/min条件下培养24h,再按1%(v/v)接种量转接至装液量为50mL的500mL锥形瓶,培养24h的菌液作为种子液。
1.3.2 摇瓶发酵培养 500mL锥形瓶装50mL发酵培养基,种子液以1%(v/v)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中,在28℃和转速170r/min条件下培养40h。
发酵上清液,在 12000r/min、4℃条件下离心10min获得的上清液作为粗酶液。
参照文献[15]的方法。
1.6.1 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 根据前期邢培川等人的实验结果[15],选择了能够影响Renibacterium sp.QD1发酵产壳聚糖酶的8个因素进行考察,以期筛选出能够显著影响壳聚糖酶产量的因素。实验中以壳聚糖酶活力单位作响应值,各实验组设三个平行,每个因素取高、低2个水平,实验次数n=12,实验设计见表1。
1.6.2 最陡爬坡实验 根据PB实验的结果确定影响酶产量的显著因素,以实验值变化的梯度方向为爬坡方向,并根据效应值大小确定各显著性因素的步长,利用最陡爬坡实验以最快速度逼近壳聚糖酶产量的最大响应区[16],并确定响应面分析的中心点。
1.6.3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 根据最陡爬坡实验结果,利用 Design-Expert.V8.0.6软件设计 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实验,三个因素及其水平见表2。进行响应面分析,进而确定三个因素最佳水平,最后依据回归方程建立响应面立体分析图。
表1 Plackett-Burman Design设计中各因素水平安排Table 1 Range of different variables in the Plackett-Burman Design
表2 CCD设计中各因素水平安排Table 2 Level and code variables screened for CCD
1.6.4 验证实验 选择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3次独立重复实验,取平均值,验证模型是否可靠,进一步确定最终优化结果。
实验数据使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自动进行处理并给出统计结果。
通过PB实验对壳聚糖含量(A)、起始pH(B)、淀粉含量(C)、酵母粉含量(D)、K2HPO4含量(E)、KH2PO4含量(F)、MgSO4·7H2O 含量(G)、NaCl含量(H),8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壳聚糖酶活力为响应值Y,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结果的方差分析见表4。
表3 Plackett-Burman Design设计及结果Table 3 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 design and results
表4 Plackett-Burman Design对酶活的方差分析Table 4 ANOVA for Plackett-Burman Design on enzyme activity
根据PB实验结果得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是壳聚糖、酵母粉、pH,且均为正效应,因此选择浓度水平由低水平开始递增,根据各因子效应值及经验值确定三个因素的步长,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5。
表5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及结果Table 5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path of steepest ascent
由表5可知,在第3组实验条件下,壳聚糖酶活力最高,故以第3组培养条件作为响应面设计因素水平的中心点,即壳聚糖含量、酵母粉含量、pH分别为 11.00g/L、3.00g/L、6.50。
表6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及结果Table 6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表7 CCD实验对酶活的方差分析Table 7 ANOVA for CCD design on enzyme activity
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绘制了三维响应曲面图,各因素对酶活的影响可由模拟的响应面曲面图直观反映,其中酵母粉和pH交互作用显著,而酵母粉与壳聚糖、壳聚糖与pH交互作用不显著,如图1。
图1 两因素对酶活的响应面曲面图。Fig.1 Response surface plot for the effect of two various factors on chitosanase activity production
对Design Expert(version8.0)软件预测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每组设3个平行,独立重复3次实验,结果见表8,实测值608.11U/mL与预测值626.46U/mL比较接近,较好的重现了预测结果,说明优化的结果是可靠的。
表8 优化结果的验证Table 8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optimum
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从8个因素中快速筛选出对Renibacterium sp.QD1发酵产壳聚糖酶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分别是壳聚糖、酵母粉、起始pH,以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然后利用CCD实验对筛选出的3个显著性因子进一步优化,拟合了壳聚糖、酵母粉、起始pH,3个因素对壳聚糖酶酶活力的回归模型,由该模型预测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壳聚糖14.23g/L、酵母粉4.72g/L、起始pH6.42,以预测的最优培养基进行3次独立的重复实验,壳聚糖酶酶活力达到608.11U/mL,与预测值626.46U/mL比较接近,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Renibacterium sp.QD1发酵产壳聚糖酶是合理可靠的。至此,我们开发出一种适合大规模发酵的新型培养基:壳聚糖14.23g/L、淀粉3.00g/L、酵母粉 4.72g/L、KH2PO41.00g/L、K2HPO44.00g/L、MgSO40.70g/L,初始 pH6.42,优化结果与前期的实验结果400.00U/mL比较,经优化酶活力单位提高了52.03%。
[1]Yin H,Du Y,Zhang J.Low molecular weight and oligomeric chitosans and their bioactivities.[J].Curr Top Med Chem,2009,9(16):1546-1559.
[2]Se-Kwon Kima,Niranjan Rajapakse.Enzymatic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COS):A review[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5,62(4):357-368.
[3]Yin Heng,Zhao Xiaoming,Du Yuguang.Oligochitosan:A plant diseases vaccine-A review[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0,82(1):1-8.
[4]包子娴,范晓阳,王星华,等.壳寡糖防止苹果果汁褐变的机理[J].食品科学,2012,33(19):102-107.
[5]朱璇,李娜,王梓怡,等.采前喷施壳寡糖对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9):103-108.
[6]官杰,罗晓庆,王琪,等.壳寡糖抑制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5):421-426.
[7]李昱,许青松,彭强,等.壳寡糖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3):326-328.
[8]张沛,韩宝芹,陈列欢,等.用酶解法制备壳寡糖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2):191-197.
[9]蔡雪峰,罗琳,战文斌,等.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606-610.
[10]张姣,戴雪伶,姜招峰,等.生物活性物质壳寡糖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3,34(11):316-321.
[11]夏文水,魏新林.甲壳低聚糖制备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04,21(1):332-337.
[12]韩永萍,林强.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6,7:35-39.
[13]谭天伟,王炳武,陈鹏.生物法生产壳聚糖[J].化工进展,2001(9):4-5.
[14]张立彦,曾庆孝.酶法在低聚壳聚糖制备上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0,20(4):72-77.
[15]邢培川,刘丹,于文功,等.一株海洋高产壳聚糖酶菌株Renibacterium sp.QD1筛选鉴定及产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8):165-170.
[16]Davies OL,George EP,Lewis RC.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industrial experiments[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78: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