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及通过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提出应采取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并阐述具体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学生 团队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28-03
目前,由于地域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的学生或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地区或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素质,他们与人交流的机会不多,见识不广,视野不够开阔,心理素质偏弱,更缺少团队精神。这严重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对此,可通过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或者欠发达地区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肯定会对民族学生个性的形成有影响。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大多数学生来自西部民族地区或者是欠发达地区,受所处地域位置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具备了独特的心理素质。与发达地区或者汉族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素质偏弱,遇见意见不相同时,有部分学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的则是固执己见或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学习、生活的范围狭窄,交通、信息闭塞,见识不广,视野不开阔,与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则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团队精神。这与现在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除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外,还不难发现这样的素质要求,如综合素质较强,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善于与人交流等。
民族地区高职学生这些独特的心理素质这严重制约了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毕业后他们要走上工作岗位,如果还是这种情况,就很难与人相处,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所以大学阶段培养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尤为重要。而学生的这些素质的培养,除通过院级、班级的活动外,合作学习也是一条较为理想的培养途径。院级、班级的活动参加的人数毕竟有限,很难达到人人参与。而合作学习这一模式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它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不仅可以开展英语学习,而且还可以参加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通过这样的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支持与帮助,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生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队精神。
二、通过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David Koonts 首先创新并使用的一种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
国外学者Smith和MacGregor(1992)相信“合作学习”这一词有着丰富的含义。他们十分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认为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就是团队工作,每个小组至少应有两名学生,这两名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课程材料,共同工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一些创新。Smith和MacGregor还认为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教师的讲解或陈述只在合作学习中占一小部分。
(二)通过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被许多英语教师采用,是因为它能把学习效果提高到最佳状态,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学生间的合作为基本动力,这一特征弥补了西部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机会、知识面不广、视野不开阔的不足。使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民族地区学生交往交流的机会,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责任心,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以下是大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部分内容)
1.你来自哪里?( 省 地区 县,你的民族是 )
2.你是否常与别人讨论、交流一些问题 ?
A.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 B.有时能讨论一些问题 C. 喜欢自己思考,不与别人讨论
3. 你经常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吗?
A. 从未参加 B. 一学期3-5次 C.其他
4. 你经常接触的合作形式是什么?
A.讨论 对话练习 C. 角色扮演 D.其他
5. 你认为合作学习几人最好?
A. 2-3人 B. 4-5人 C.6-8人 D.8人以上
6.你更希望跟哪种英语水平的同学合作?
A. 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 B. 比自己好的 C. 比自己差的
7. 老师在上英语课时经常会采用合作学习法吗?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8. 你希望老师依据什么来分组?
A. 随机分组 B. 按学生意愿分组 C..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组
总共调查69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结果见表1。
表1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第二题“你是否经常与别人讨论、交流一些问题?”可以看出,25%的学生喜欢与别人讨论、交流一些问题,66.7%的学生有时能够讨论一些问题,这说明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不多。因此,我们要提供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平台给学生,让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第三题“你经常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吗?”41.7%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小组合作学习,33.3%的学生一学期参加过3~5次,这说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这一十分有利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学模式运用得相当少。第四题“你最常接触的合作学习形式是什么?”56.7%的学生选A(讨论),这说明只有通过“讨论”这一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所以我们要提供“讨论”的平台,即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三、采取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分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模式是否成功,分组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通过问卷调查的第五题“你认为合作学习几人最好”,我们可以看出,45%的同学认为要分学习小组,并且是2~3人,31.7%的同学认为4~5人比较合适,两项合计占76.7%。第六题,“你更希望和哪种英语水平的同学合作”有66.7%的同学希望与比自己学习好是同学分在一个小组。只有25%的同学希望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说明多数同学还是希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与比自己各方面好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相互帮助,培养合作的精神,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当然,在具体的分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能力、特长、兴趣、性别等,采用自愿与指定相结合的混合搭配的原则,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还要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这样,在进行小组互评的时候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的竞争。调查问卷的第八题“你希望老师依据什么来分组?”有53.3%的学生选C(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这说明“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能力、特长、兴趣、性别等,采用“自愿与指定相结合的混合搭配的原则”是可行的。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在小组成员和老师之间进行联络,并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不同特点合理分配任务,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且必须是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完成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实践去完成任务。组内成员合理分配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不断探索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二)确定主题,分配任务。分组之后,就要分配任务。比如,在进行某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之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确定主题,给合作学习小组分派所要完成的任务。组长又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的特点,分派相关的任务,然后小组成员通过各种办法去完成各自的任务。以《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七单元Sports为例,该书每个单元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Section 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ection B Text Learning ,Section C Skills Development,导入Section A 时,老师提出几个有关Sports的问题:(1)What is sports ?(2) Do you like sports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s ?(3)Why do you like this sports ?然后要学生回答。在第一部分的Part 6 Pair Work or Group Work and Presentation ,教师给出一定的情景,如情景1:Mr.Wang and Mr. Lin are talking about a sport event they like best(for example, basketball, sailing, jogging, skiing, etc) .Make a conversation and present it to the class. 情景2:Tom and Jack are football fans. They often chat together about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during the World Cup and their favorite football players.Make a conversation and present it to the class.每个小组安排两个组员完成一个对话,每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要了解,了解所要用到的句型,如谈论体育爱好的句型,问句以及回答等,小组成员查找资料,然后交流合作,把信息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对话,并在班上表演出来。
第二部分是阅读。阅读要解决生词的问题,首先要会读生词。每组成员之间相互督促,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学生之间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教师先用一些图片导入课文,接着要小组讨论并回答几个问题:(1)What is Nordic walking?(2)Where did Nordic walking originate from ?(3)Why does Nordic walking attract people? (4)What are two roots for Nordic walking ?(5)What is another background for Nordic waling ? (6)Why did the sports profession also become interested in the effects of poles used in walking ?(7)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Nordic walking to middle-aged people ?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得出一致的答案,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接着是对课文的理解,首先全班通读课文,然后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语言点、句型,这部分内容多,面较广,要求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其中,而且要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氛围,各个成员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归纳、总结,得出本段落要求完成的任务,再派一个成员向全班同学展示。
(三)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在完成分配的任务之后,可以在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起探索,共同切磋,把各自所得到的信息通过交流综合起来,最终达成共识,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他们可以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他们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素质,又使他们善于发现并吸取别人的优点。仍然以第七单元为例,单元的第三部分是Section C Skills Development, 这一部分由三个小部分组成,即 Part1 Word Formation,Part2 Grammar,Part3 Writing,这三部分的内容也可以先分派任务到各个小组,如Part I Word Formation,是后缀(a)tion, sion, ion 结尾的词,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后缀,列举所学过的以这些后缀结尾的词,然后汇总,再看课文上所给的例子,有哪些是新增加的,哪些是原来学过的,然后又把这些词用到的课文的练习中。在Part 2 Grammar 中,课文列举了五种时态,每个小组要完成五种时态的结构、用法、例子。这个工作量也不少,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收集资料,然后在组内交流,各抒己见,并制作成PPT 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每名同学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都了解五种时态的结构、用法、例子,并且还可以吸收其他组成员所给的例子。这样,既拓宽了知识面,相互之间又增强了交流与合作,增进了感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延伸到课外文娱活动中。合作学习小组除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外,还可以把这样的小组学习模式延伸课外的文娱活动之中,让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延伸到更广的空间和领域。比如,班里或学校组织的有益的文娱活动,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这样就可以做到人人参与。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特别是通过这样有益的文娱活动,更能使学生的交际活动的能力得到锻炼,组织能力得到锻炼,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都得到锻炼。
总之,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要靠学校教育的多方面,课堂教学却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主战场。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生,使他们与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了磨炼,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将为他们将来的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尓玺.大学生和谐精神与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6)
[2]吴文亮.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2)
【基金项目】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课题(201308)
【作者简介】周书秋(1965- ),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研究生,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