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2014-12-15 22:35:18付萌理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0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摘 要:迅猛发展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更是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然而,中小企业的机遇与危机并存,其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其财务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以期完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1.资金短缺严重,筹资渠道受限

第一,原始资金投入不足,资金难以积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或民间融资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90%以上的原始资金来自企业主、当初的合伙人以及家庭成员,外源性融资所占比重极小,融资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第二,生产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较弱,一般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从银行获得及时贷款的难度大,而贷款利率较高将会导致融资成本高。第三,筹资渠道受限。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资金的支持,但中小企业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又因为我国债券市场薄弱,企业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并且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又不能大量发行股票或债券。

2.盲目投资跟风,缺乏科学性

主要表现为盲目追求多元化的经营项目以及盲目跟风的企业行为。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做大企业规模,不仅扩大了本行業的投资,还涉及多行业、多项目的投资。其只重视多元化经营能够分散风险,却忽略了企业的扩张带来了与自身资金实力、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内部管理能力不相符的矛盾,最终不仅没有分散风险,反而加大了企业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盲目跟风,投机心理重,在没有经过一系列市场调研和风险预测的情况下,就投资新项目。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很容易导致企业资本结构比例失调。

3.外部环境不完善,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大力扶持

首先,金融市场不完善,政府对利率的过度管制造成资金大量流向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企业。另外,金融工具单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金融体系也不完备,企业的融资投资环境不佳,渠道受限等都对中小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缺乏相关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属于弱势群体,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信用担保体制不完善和民间贷款缺乏保障等。另外,一些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不仅税收负担较重还承担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不合理的负担,使其合法财产和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1.外部经济环境方面

(1)国家宏观政策。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地价必然成为企业选址办厂的考虑重点。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土地供应量急剧减少,中小企业获取开发用地艰难。另外,土地价格高涨、设置较高的竞买条件同样使其获取土地难度增加。再者,中小企业还受到金融、税收等宏观政策的影响,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信较低,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足够的资金支持。

(2)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其融资成本提高,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实际运转困难,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如此,金融危机之下,许多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即使是在职人员收入也下降,民众消费需求不足,使得在国内的销售业绩惨淡。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也不断萎缩,海外订单大幅下降,外贸出口严重受挫。

(3)金融市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直接融资发展速度缓慢,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融资方式占很小比重,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来源中占较高比重。但是,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经营风险的有效规避,在提供贷款时,大多数会要求企业将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而中小企业的抵押资产匮乏,负债能力较低,以至无法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另外,由于银行自身信贷观念落后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风险管理理念不够到位,对企业以及行业、产品的发展前景无法做出科学评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自身安全而放弃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使其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3.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1)财务人员不重视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不够重视风险,常常因忽略财务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个方面而承担企业经济损失的风险。同时,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缺乏客观性认识,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导致企业易陷入财务风险的危机中。

(2)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我国中小企业是以个人独资或者合伙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决策往往依靠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容易导致失误,产生财务风险。

(3)内控管理乏力。由于内控管理乏力,使得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往往存在会计机构明确,但分工不明确或不设置会计岗位的现象。为了节省开支而少设机构、少聘人员,其结果是相关管理缺失,人员缺位,从而导致权责不清,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资金管理及使用方面,由于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障,资金周转率不高,利润降低,又因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收款责任,容易导致坏账发生。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从宏观方面着手,强化外部环境治理

(1)完善法律制度,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国家应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不但要从法律上为中小企业提供合法的地位,建立公平的财产保护制度,还应完善司法环境,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犯企业财产的行为。同时,应建立法律法规来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使其有序化、法制化。

(2)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当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推进发展进程,国家要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尤其是商业银行要更新观念,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下,平等对待各种经济实体,消除偏见,有针对性地与中小企业建立银企关系。

(3)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信用关系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中小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必须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建立信用体系,完善信用制度。另外,也要加强企业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让企业懂得没有信用,将难以顺利实施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稳定发展,企业自身也会寸步难行。

2.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抵御能力。企业应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抵御能力。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时刻保持风险意识,为规避财务风险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其次,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已适应市场的变化,努力将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合理规避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务运作的管理水平。首先,企业必须重视与其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现金流量的信息,运用现金流量预算来发现和控制财务风险。其次,企业要结合各项财务分析指标,定期计算和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来监控财务风险,及时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险。

(3)建全企业财务制度,优化财务结构。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以及依法建立账目,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从而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另外,优化财务结构也是保持企业稳健发展、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一是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确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二是优化负债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的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债务到期结构。

(4)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会计控制有助于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管理控制能够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中小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多层次内部控制制度,使其能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职能的调整以及管理要求的提高及时作出信息反馈,从而形成动态的内部控制系统,促进企业的发展。

5.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分散风险

当外部环境负面干扰较大时,转变企业经营模式,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能够分散企业风险。在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外适当的发展其它副业,实现以业主为依托的多元化经营,在成本最小的前提下,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小燕.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改进策略研究.中国商贸,2011年第25期.

[2]张怀洋,葛若愚.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风险管理创新.现代商业,2013年第20期.

[3]张轶红.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7期.

作者简介:付萌理(1978- ),女,浙江嘉兴人,浙江省杭州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试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52:29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