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014-12-15 14:01:09曹志军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年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

曹志军

[摘 要] 目的:分析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患者127例,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给予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ODI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及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的有效手段,且创伤较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6-097-02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腿疼痛以及自主活动能力下降[1-2],目前外科手术疗效较为肯定,在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的同时保证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是每一个脊柱外科医师的追求[3]。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故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的临床效果,现简要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患者127例,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0.27±4.98)岁。通过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54例患者诊断为创伤性腰椎间盘突出,73例患者诊断为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依据Megerdin 法确定滑脱程度[2],其中I级97例,Ⅱ级28例,Ⅲ级 2 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给予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滑脱程度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清楚了解手术过程,自愿同意参与研究。

1.2 治疗方法[5]

施行麻醉。观察组于椎间盘正中线旁0.8cm左右处做切口,插入套管以建立手术通道。分离椎板下缘黄韧带附着部,将椎板开窗。细致清理椎板下缘、小关节、黄韧带等部位,确保硬脊膜及神经根充分暴露,将神经根牵移至脊柱内侧并加以保护,扩大纤维环裂口,以髓核钳夹除突出髓核。仔细观测神经根、神经管状态,恢复至生理状态后清洗创口并在神经根周围喷洒得宝松。常规止血处理后放置胶片引流条,逐层细致关闭切口。

对照组于患者椎间盘突出处旁0.8cm左右处插入克氏针直达椎板,通过C臂透视机观测位置,在位置良好的情况下取出克氏针并留取探针。以穿刺点为中心做2.5cm切口,使用器械扩张手术切口以便于MAST Quadrant撑开,连接设备并清理术野直至椎板间隙充分张开,后续处理同观察组。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包括手术疗效、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前及术后6个月VAS及ODI评分[6]。手术疗效分为优、良、可、差,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可正常工作,可: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且勉强可以工作,差: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无法正常工作且需服用镇痛药。临床有效包括优、良、可。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数据统计包进行统计,计量数据均采用(x±s)的形式表示,取α=0.05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比较

2.2 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中医推拿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较佳,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案[7]。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久。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及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均是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有效率高且患者预后情况良好,因而受到了广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患者和临床医师的青睐[8]。

椎间盘镜脊柱微创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外手术,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力造成的疼痛。手术采用局麻治疗,术前也不需要禁食禁水。手术中病人意识清醒,可以把手术中的感受与手术医生交流。另外,椎间盘镜系统从腰椎一旁进入,利用了人体骨骼结构的自然通道,所以不用切除骨骼、韧带,对病人腰椎的稳定结构没有损伤和破坏。椎间盘镜后路、侧路皆可操作,直达突出病灶,手术操作更简单灵活。微创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干扰椎管及神经根、咬除椎板、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进而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弊端,可在突出髓核摘除后完成止血及修复破损的纤维环,避免了因术中出血而不得不停止的弊端的同时有效预防了术后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及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的有效手段,且相较于传统手术,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

参 考 文 献

[1] 薛汉忠,徐良洲,连祖胜,等.“矢、冠状位定位法”重建在腰椎间盘突出中诊断价值[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3):30-32.

[2] 赵新建,谭家驹,廖绪强,等.腰椎滑脱的减压、内固定与融合术[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 (02) : 72-75.

[3] 任大江,李放.经椎间孔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03):267-269.

[4] Gokce N,Vita JA,Mc Donnell M,et al. Effect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weight loss on end othe lial va somotor fun ction in obese patients.[J] Am J Card iol,2011,95(2):266-268.

[5] Ahn Y,Lee HY,Lee SH. Dural tears i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J].European Spine Journal,2011,(01):58-64

[6] Kim M J,Lee SH,Jung ES. Target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in 295 patients:comparison with results of microscopic discectomy[J].Surgical Neurology,2007,(06):623-631.

[7] ZhangY,Li W,Yan T,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J],Huazhong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1,29(3):387-390.

[8] Foley RN,ParfreyPS,Sarnak MJ. 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 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 Am Soc Nephrol,2010,9(12Suppl):16-23.

[9] Malyszko J. Mechanism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Clin Chim Acta,2010,411(19/20):1412-1420.

[10] Izumi S,Muano T,Mori A,et 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2011,78(15):1696-1701.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08:16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32:07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01:20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