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果然
[摘 要] 目的:探讨MSCT和MRI对卵巢囊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3例卵巢囊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诊治资料,对比MSCT和MRI对不同类型卵巢囊腺癌的诊断率。结果:MRI和MSCT对浆液性卵巢囊性腺癌的诊断率分别为89.19%和9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黏液性卵巢囊性腺癌的诊断率方面,MRI和MSCT分别为68.75%和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对浆液性卵巢囊性腺癌的诊断率与MRI相似,但对黏液性卵巢囊性腺癌的诊断率高于MRI,必要时应考虑联合应用。
[关键词] 卵巢囊腺癌;MSCT;MRI;妇科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6-007-03
近年来,卵巢内肿瘤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认为可能与饮食结构、作息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衡有关,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卵巢囊腺瘤和卵巢囊腺癌作为临床高发的妇科肿瘤,分别占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40%与85%左右,且发病进程缓慢、临床症状较为隐匿[1]。相对于其他妇科肿瘤,早期卵巢囊腺癌无明显症状,中晚期的生长速度和扩散速度较快,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即进入晚期阶段。由于卵巢囊腺癌属于软组织癌,常规影像手段很难对其病理状况作出精确评价,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因性质差异对检查手段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2]。在本次研究中,将就MSCT和MRI对不同类型卵巢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3例卵巢囊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5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7~61岁,平均年龄(42.79±10.63)岁,经病理和手术证实为卵巢浆液性腺癌37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16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期腹部隐匿性胀痛、月经紊乱等,结合影像诊断、病理及手术资料等确诊为卵巢囊腺癌。(2)黏液性囊腺癌和浆液性囊腺癌的确诊及分类符合相关标准[3]。(3) 相继接受过MSCT和MRI的临床检查,临床资料齐全,可满足回顾研究的需要。(4)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相关检查,且本次研究中内容不涉及个人隐私及违背医学伦理。排除标准: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任何一条者均不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检查方法
MRI:西门子1.5T MRI。检查前1d,对患者行导泻和清肠准备,尽量消除肠道内容物对盆腔部位脏器检查效果影响。检查时,患者仰卧位,扫描由两侧髂骨上缘开始,终于耻骨联合下缘。除某矢状位和某些特殊病变部位扫描范围以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权衡标准以外,其余均行常规的轴位T1WI、冠状位扫描,必要时行增强对比扫描。检查时,矢状位扫描和子宫体长轴必须保持平行,对病变局部行斜轴位扫描时,检查平面需与病灶保持垂直。
MSCT: 西门子64排螺旋CT。行MSCT检查前禁食1d,仅可饮用少量水。行MSCT检查前4h,患者口服浓度为2%的泛影葡胺溶液1500mL,待膀胱完全充盈后行MSCT检查。取仰卧位,由腹部开始扫描,层厚5mm,随后经患者肘部静脉推注造影对比剂碘海醇90~100mL,以及生理盐水50mL,针对盆腔部位行增强扫描,扫描层间距为0.625mm,层厚3mm,操作电压120Kv,螺距0.99:1。检查期间患者需呼吸均匀,仪器操作时速度缓慢平稳,以保证检查质量。影像数据获得后,依据诊断需求对图像数据行重建处理,以为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性质等提供参考。
2.2 检查效果评价方法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MRI和MSCT对浆液性卵巢囊腺癌和黏液性卵巢囊腺癌的诊断率。
3 统计学分析
统计患者的相关资料,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以n(%)表示,计量数据则以mean±SD表示。计数数据组间对比行χ2检查,计量数据组间比较行t检验。两组间检验水平a=0.05,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表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5 讨论
卵巢囊腺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体积通常较大且与周围器官组织可发生较为严重粘连,以双侧高发。因卵巢腺癌属于卵巢内上皮性肿瘤,具有较强的分化潜能,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演化为浆液性卵巢囊腺癌、黏液性卵巢囊腺癌及子宫内透明细胞瘤等,其中前两者的比例可高达70%[4]。卵巢囊腺癌虽然外形似囊状,但无论是黏液性腺癌还是黏液性腺癌,其内部除有大量液体性物质以外,也可存在乳头或实质性肿瘤组织,临床影像表现较为复杂(如图1和图2)。孟令平等[5]关于卵巢囊腺癌的临床报道显示,浆液性卵巢囊腺良性肿瘤转归为恶性的比率约为30~50%左右,而黏液性囊腺瘤的恶性转归率则较低。本次研究中,53例患者中37例为浆液性囊腺癌,与既往临床较为一致。崔延安等[6]对浆液性囊腺瘤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类肿瘤经CT检查时多表现为囊液密度均匀的单层薄壁囊肿,出现钙化的比例约为10%,行增强扫描时可有强化表现,并且在肿瘤间质内或者乳头组织内可见明显的钙盐沉积(如图3)。彭峰等[7]对CT诊断卵巢囊性癌的临床价值进行的评价结果显示,常规CT扫描很难精确地实现对卵巢腺癌的定性检查,MSCT则可通过对比强化途径对腺癌肿瘤内浆液成分和黏液成分进行区分。胡爱妹等[8]使用MRI诊断卵巢囊腺癌报告指出,MRI对卵巢囊性病变的总检出率高达100%,对癌性病变的诊断率约为83.33%,提示MRI在卵巢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使用MSCT和MRI对卵巢囊性腺癌进行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本次研究中,MSCT和MRI对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率分别为89.19%, 94.59%,而在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率方面则分别为87.50%和68.75%,提示我们MSCT对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能力优于MRI。彭小星等[9]认为造成MRI对黏液性囊腺癌诊断率低于MSCT的原因与MRI检查时T1WI增强时黏液区域表现出的高信号和造影对比剂信号混杂有关。由于卵巢囊性癌的类型较多,且肿瘤内容物的性质和密度差异较大,MRI对不同类型卵巢囊性癌的诊断率有很大差异。在影像学表现方面,黏液性囊腺癌以T1WI和T2WI呈等信号为主要特征[10],浆液性囊腺癌则以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为典型影像特征,即提示我们依MRI影像信号的特点可对囊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初步诊断,但如果腺癌囊壁均匀且囊内实质及乳头突起不明显,依然很难实现对囊腺瘤的鉴别。金志发等[11]指出对卵巢囊腺癌行MSCT检查时,浆液性腺癌的病理特征以囊实混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囊壁乳头状突起等为典型特征,且动脉期肿瘤实质内可见明显强化,而静脉期时的分隔强化则明显增大,囊内密度也明显升高。整体而言,MSCT和MRI对卵巢囊腺癌均有较好临床诊断能力,但卵巢囊腺癌病理组织结构复杂,单独使用某一种影像手段均有其局限性,必要时将MSCT和MRI联用更为可取。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 张磊,黎昕,蓝博文,等.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 CT 诊断[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09,10(7):58-60.
[3] 成启华,李艳,杨永贵,等.卵巢恶性肿瘤的 MRI 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2,27(1):81-84.
[4] 吴春芳,朱勇.卵巢囊腺癌的 MRI 和 CT 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2):113-116.
[5] 孟令平,鹿彤,韩敏,等.卵巢囊腺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1):29-30.
[6] 崔延安,周钟衍,黄海青,等.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0):878-879.
[7] 彭峰,徐培红.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747-1748.
[8] 胡爱妹,李惠民,吴爱姣.卵巢恶性肿瘤的 MRI 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6):642-645.
[9] 彭小星. 螺旋CT和MRI 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9-310.
[10] 邓靖,王任国,李明柳. MRI在卵巢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海南医学,2009,20(2):88-89.
[11] 金志发,龙晚生,胡茂清,等.卵黄囊瘤64 层CT诊断及病理学基础[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262(31):690-691.
本次研究中,MSCT和MRI对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率分别为89.19%, 94.59%,而在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率方面则分别为87.50%和68.75%,提示我们MSCT对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能力优于MRI。彭小星等[9]认为造成MRI对黏液性囊腺癌诊断率低于MSCT的原因与MRI检查时T1WI增强时黏液区域表现出的高信号和造影对比剂信号混杂有关。由于卵巢囊性癌的类型较多,且肿瘤内容物的性质和密度差异较大,MRI对不同类型卵巢囊性癌的诊断率有很大差异。在影像学表现方面,黏液性囊腺癌以T1WI和T2WI呈等信号为主要特征[10],浆液性囊腺癌则以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为典型影像特征,即提示我们依MRI影像信号的特点可对囊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初步诊断,但如果腺癌囊壁均匀且囊内实质及乳头突起不明显,依然很难实现对囊腺瘤的鉴别。金志发等[11]指出对卵巢囊腺癌行MSCT检查时,浆液性腺癌的病理特征以囊实混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囊壁乳头状突起等为典型特征,且动脉期肿瘤实质内可见明显强化,而静脉期时的分隔强化则明显增大,囊内密度也明显升高。整体而言,MSCT和MRI对卵巢囊腺癌均有较好临床诊断能力,但卵巢囊腺癌病理组织结构复杂,单独使用某一种影像手段均有其局限性,必要时将MSCT和MRI联用更为可取。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 张磊,黎昕,蓝博文,等.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 CT 诊断[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09,10(7):58-60.
[3] 成启华,李艳,杨永贵,等.卵巢恶性肿瘤的 MRI 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2,27(1):81-84.
[4] 吴春芳,朱勇.卵巢囊腺癌的 MRI 和 CT 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2):113-116.
[5] 孟令平,鹿彤,韩敏,等.卵巢囊腺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1):29-30.
[6] 崔延安,周钟衍,黄海青,等.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0):878-879.
[7] 彭峰,徐培红.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747-1748.
[8] 胡爱妹,李惠民,吴爱姣.卵巢恶性肿瘤的 MRI 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6):642-645.
[9] 彭小星. 螺旋CT和MRI 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9-310.
[10] 邓靖,王任国,李明柳. MRI在卵巢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海南医学,2009,20(2):88-89.
[11] 金志发,龙晚生,胡茂清,等.卵黄囊瘤64 层CT诊断及病理学基础[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262(31):690-691.
本次研究中,MSCT和MRI对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率分别为89.19%, 94.59%,而在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率方面则分别为87.50%和68.75%,提示我们MSCT对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能力优于MRI。彭小星等[9]认为造成MRI对黏液性囊腺癌诊断率低于MSCT的原因与MRI检查时T1WI增强时黏液区域表现出的高信号和造影对比剂信号混杂有关。由于卵巢囊性癌的类型较多,且肿瘤内容物的性质和密度差异较大,MRI对不同类型卵巢囊性癌的诊断率有很大差异。在影像学表现方面,黏液性囊腺癌以T1WI和T2WI呈等信号为主要特征[10],浆液性囊腺癌则以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为典型影像特征,即提示我们依MRI影像信号的特点可对囊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初步诊断,但如果腺癌囊壁均匀且囊内实质及乳头突起不明显,依然很难实现对囊腺瘤的鉴别。金志发等[11]指出对卵巢囊腺癌行MSCT检查时,浆液性腺癌的病理特征以囊实混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囊壁乳头状突起等为典型特征,且动脉期肿瘤实质内可见明显强化,而静脉期时的分隔强化则明显增大,囊内密度也明显升高。整体而言,MSCT和MRI对卵巢囊腺癌均有较好临床诊断能力,但卵巢囊腺癌病理组织结构复杂,单独使用某一种影像手段均有其局限性,必要时将MSCT和MRI联用更为可取。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 张磊,黎昕,蓝博文,等.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 CT 诊断[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09,10(7):58-60.
[3] 成启华,李艳,杨永贵,等.卵巢恶性肿瘤的 MRI 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2,27(1):81-84.
[4] 吴春芳,朱勇.卵巢囊腺癌的 MRI 和 CT 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2):113-116.
[5] 孟令平,鹿彤,韩敏,等.卵巢囊腺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1):29-30.
[6] 崔延安,周钟衍,黄海青,等.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0):878-879.
[7] 彭峰,徐培红.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747-1748.
[8] 胡爱妹,李惠民,吴爱姣.卵巢恶性肿瘤的 MRI 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6):642-645.
[9] 彭小星. 螺旋CT和MRI 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9-310.
[10] 邓靖,王任国,李明柳. MRI在卵巢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海南医学,2009,20(2):88-89.
[11] 金志发,龙晚生,胡茂清,等.卵黄囊瘤64 层CT诊断及病理学基础[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262(31):69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