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和墨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2014-12-15 06:13杨圆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12期
关键词:礼治墨家德治

杨圆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因子。“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先哲们的这些治国思想虽时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治理;儒家;道家;墨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B222-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13-03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无论是儒家、道家,抑或是墨家,都内蕴着大量有关国家治理的思想因子。尽管时过境迁,但先哲们提出的这些治国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探索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治·德治·礼治:儒家的治国思想

(一)儒家的仁治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恐怕就是“仁”了。“仁政爱民”是儒家一项重要的治国思想。儒家主张仁心爱民,保民而王,最终实现“大同”社会。不论是孔子“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的思想观点,还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无不体现了儒家治国重民、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孟子有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还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君王应当让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受教育,懂礼义,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于君王了。不妨再举几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讽喻齐王虚心纳谏,争取民心,方可“战胜于朝廷”。《种树郭橐驼传》则以“养树”喻“养人”,提出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扰民”,“不虐民”,“顺天致性”。孟子还以“禾苗雨露”和“水之就下”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不嗜杀”、“行仁政”所能产生的巨大效果。此外,荀子也这样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唐代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亦有类似的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等,无不体现了“仁政爱民”这一治国理念,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笔者认为,“仁政爱民”便是“王道”的基础,是治国安民的重要法宝,亦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二)儒家的德治思想。儒家除了强调“仁政爱民”之外,还特别强调“为政以德”,将“德政”视为治世良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第二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能够实施“德治”,群臣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围绕在其周围,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德治”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道德教化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并不主张严刑峻法,而是推崇以德服人的“德治”,目标乃是修己安人、树德化民,最终实现天下大治。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说,如果以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实施统治,这样的君王就是“仁君”。在“仁君”的治理之下,无需等待,王国自然就会昌盛。孟子还说过:“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即是说,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孔子亦说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为政者首先要做到自身品行端正,这样才具有人格魅力,才能够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唐朝宰相魏征在千古名篇《谏太宗十思疏》中亦劝谏人君“知足自戒,谦冲自牧”,对子民要布德施惠,礼仁诚信,这样方可达到“垂拱而治”的效果。《勾践灭吴》中记载勾践战败后深刻反省,“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内修德性,外抚子民,最终赢得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共雪国耻。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

(三)儒家的礼治思想。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以礼治国”(或曰“齐之以礼”)往往具有序人伦、善民心、经国家、定社稷的功能。而“以礼治国”恰恰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例如,《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第十二章)在这里,孔子告诉齐景公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风范,做儿子的就应该有“儿子”的准则,要恢复这样的礼节和伦理秩序,国家才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理,达到所谓的“善治”。《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话,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第十六章)孔子一向推崇礼仪,强调仁义,认为以礼治天下,则民易敬服。《论语》中还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第十二章)孔子告诉颜回说,要努力约束自己,尽量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当然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具体而言,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儒家的礼治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论语·为政》里面还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第二章》)即是说,礼治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它可以使人心良善,长幼有序,忠君爱国,在此基础上,人际关系才能真正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安定有序。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儒学中的“仁治”、“德治”、“礼治”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仁治”、“德治”、“礼治”均是儒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所谓仁内礼外、互为表里,德治为先、礼刑并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国效果。

二、从老子到庄子:道家的治国思想探析

(一)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该思想首先是由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笔者需要澄明的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绝不是消极意义上的“什么也不做”,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见,“无为”的真正目的乃是“无不为”,是要靠万民的“自化”来实现“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来实现“无不治”。

老子还高屋建瓴地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等治国理念。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老子认为,侯王如果能够按照“道”的原则来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而当产生贪欲时,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和“朴”来镇服它,这样就不再产生贪欲之心了。倘若万事万物没有了贪欲之心,天下安宁与稳定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老子“非战”的思想。“非战”的主张亦是老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认为,臣子应当依照“道”的原则来辅佐君主,一国不应以兵力逞强于天下。老子这样说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在老子看来,穷兵黩武之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在此基础上,老子还进一步阐释了靠战争和杀人根本不能够“得天下”的道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天下矣。”(《老子·三十一章》)老子认为,“兵”是一种不祥之器,只有到了万不得已时才可以一用,否则即便打了胜仗也是“胜而不美”,以杀人为美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在天下得志的。不难看出,这些论述实际上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老子“非战”的思想主张。

(三)庄子的治国思想。庄子充分继承了老子的治国思想,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庄子认为,“人道”和“天道”是不可分的,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既然“天道”是“无为”的,那么“人道”也应当是“无为”的,从而进一步将“天道的无为”和“人道的无为”有机地联系起来。庄子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大有者也。”(《庄子·应帝王》)可见,庄子治国理念的出发点是“不失其性命之情”,其归宿点则是“顺乎道”的自然之治。这与老子的思想具有内在的相通性,是对老子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总之,无论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还是其有关“非战”的政治主张,抑或是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思想在中国道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三、墨家学派的治国思想探微

墨家学派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同样非常丰富,包括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非乐等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兼爱”、“非攻”、“尚贤”三大方面。

(一)“兼爱”思想。“兼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爱所有的人。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在墨子看来,“兼爱”是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普遍的爱,讲究“爱无差等”,要求不分等级、不分贵贱,无差别地爱所有人。这与儒家“爱有差等”的主张显然是非常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墨家的这一思想主张实际上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等级制的特点。

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子不孝,父不慈,“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互不相爱的结果。墨子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互怨互损必将引发社会矛盾,而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利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倘若天下人均能够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那么天下自然而然也就太平了。

尽管后人对墨家的“兼爱”思想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但我们应当承认的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墨家的“兼爱”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确实实起到过重要作用。

(二)“非攻”思想。“非攻”即反对攻战,具体而言就是“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非攻”思想旗帜鲜明地反映出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这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社会生产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尚贤”思想。《墨子》全书关于“尚贤”有上、中、下三篇,这三篇文章都是讲选官用人之道的。墨子在“尚贤”开篇即说:“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墨子·尚贤上》)墨子接着说道:“是在王公大臣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尚贤上》)可见,墨子认为,国家兴亡成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二字。

所谓“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墨翟认为,国家施政的根本大计亦在于“用人”。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可用”,什么样的人“该用”,这就涉及到用人的“标准”问题。墨子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这里说的其实就是用人标准:要有良好的道德和品行,做事要有利于人民,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能明辨事理,并且通晓治国的道理和方略。

墨子认为,选拔人才应不分贫富、贵贱、远近、亲疏,就以贤能为标准,唯才是举,让真正贤能的人参与国家政治。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墨子还举例说道:“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宫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日月之所照,丹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得此莫不劝誉。”(《墨子·尚贤下》)墨子对选贤举能、唯才是举的推崇可见一斑!

墨子还主张,选用贤人要量能而用。墨子说:“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治邑。”(《墨子·尚贤中》)为此,墨子批评了当时存在的用人不合理现象,“故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墨子·尚贤中》)墨子认为,无论是“大能小任”,还是“小能大任”,对国家而言都是不利的。

作者单位:贵州铜仁学院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礼治墨家德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荷叶礼赞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浅谈先秦墨家哲学观念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